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4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4-04-27 14:4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4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篇1

历史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课件:教学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 导入:非洲起源论

教师讲解:曾有一部分欧洲人认为,亚洲人并没有自己的本土祖先,而是非洲古猿移民的后代,并以此作为侵略亚洲的借口。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早在170万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人类的足迹。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我们本国的祖先——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从牙齿→元谋人)

幻灯片:元谋人的牙齿

引出元谋人的概念,着重指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170万年前)。

过渡性提问:是不是在几十乃至几百万年前中国境内只生活着元谋人这一种远古人类呢?

挂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引导学生看图:请数一数,我国有多少处原始人类主要遗址?

从图上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我国境内分布着很多的远古人类遗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多元化概念)。

提问:从图上来看,这些原始人类都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教师总结: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黄河、长江、珠江,可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土地肥沃的地方。

过渡性提问:在远古,既没有发达的交通,又没有可口的美食佳肴,更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那么他们是怎样打发一天的时光的呢?下面我们选择一处最

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引出北京人的概念。

2北京人(时间、地点)

①相貌特征:看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学生回答。(猿的特征)

提问:从外部特征来看,北京人似乎更象猿,但为什么称他为人呢?(学生讨论)

②直立行走(人的特征)

提问:为什么要直立行走?(环境改变,解放双手→劳动→手、下肢及脑的发展)

提问:手、下肢及脑的发展是同步的吗?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强调劳动的决定性作用)

③使用并制造工具(人的特征)

提问:大自然给原始人类提供了哪些天然工具呢?

提问:有一天,十几个北京人围追一头鹿,请问,从他们获得这头鹿到吃掉这头鹿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

可是有些工具自然界没有,怎么办?(制造:打制)

④使用火(天然火)(人的特征)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会使用火的?你知道火的来源吗?火给他们提供了哪些方便?他们是怎么知道吃熟食的(可想象具体情景)?熟食与生食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既然火对他们如此重要,那如何保存这珍贵的火种?

过渡性提问:北京人使用简单粗糙的工具,却要面临恶劣的环境,还要和猛兽搏斗,怎样才能增强生存的能力?能否个体生活?

⑤生活方式:群居

过渡性提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一起,劳动的分工会一样吗?怎样分工才是最合理最能发挥集体力量的?

情景设置:

请你当一回北京人的首领,①给你的成员具体的劳动分工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况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是不够的,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猎的人一无所获,只有采集的人带回为数很少的野果,请你合理分配这些有限的食物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提示:

劳动分工

食物分配

成年男子

成年女子

〖布置作业〗1根据所学内容,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从日出到日落)

自学“山顶洞人”这一部分。

自学提示:①为什么称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②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③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改进?(骨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他们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摩擦生热,来源于生活经验)

④山顶洞人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原始的对美的追求)

⑤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最近?谁是更人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 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知识零碎,学生在学习上解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用一条主线—农业的产生和影响来串成知识项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二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展示了从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教材所讲述的半坡、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其中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而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教材通过介绍半坡、河姆渡聚落的生产生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三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了解和掌握有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所代表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活状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作出的特有贡献。

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从预习入手,让学生养成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的习惯,并思考相应问题。什么是氏族呢?(学生答: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对不对。那么我们想,到底这个氏族中是爷爷在领导地位,还是姥姥在领导地位呢?(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是男人!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女人。)为什么呢?同意女人占领导地位的举手,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呢?我看看还有谁从来没有举手过???(举手回答一定要鼓动,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你来说说。(因为女人的传宗接代的作用!)哦!那为什么若干年后女人虽然还是有这个作用却屈居男人之下呢???(因为当时生活条件的恶劣,使得当时延续种族的事情更重要。)那么除了女人的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们再想想?(启发,我们想,一个种族的繁衍,吃是不是最重要的呢?那么,在吃的来源上,是女人的贡献大?还是男人呢?在启发下,学生们知道了是女人的采集业是食物的稳定而可靠的来源。)讲授新课:(关于这两个氏族部落,还是用学生自己归纳的方法,然后用问题导学。第一个班我用学生来讲的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耽误的时间太多。学生归纳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举手回答问题。一定要把半坡和河姆渡氏族的时间地点概括等要素在书中勾画出来,说全!如果一个同学说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总结之后,我就要提问了。1 联系地图册来找准两个氏族的地理位置---一个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是长江流域的。2 我们看这两个氏族使用石器那句话都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字,大家发现了是什么字么?一定要强调“普遍”—普遍使用才是“新石器时代”。3 我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粟呢?(学生们真不知道,于是我说,是小米。这回大家知道了。)从这节课看,北方和南方从吃的食物上看就有了不同了。这个粟其实是从野生的狗尾草演变而来的。从种植粟和水稻看,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农业了!对不对?大家想想,农业是怎么产生的呢?(以前想人们为什么用火就合理的想象,这回学生还是想的特好。就是从采集业而来的。发现吃的野果的核掉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长了新芽了。于是人们发现可以种植了!)好,这个农业一产生,可了不得啊。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我们看看,书上这些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是和农业密不可分的?(工具---全是农具,石镰石斧等。陶器---放种子粮食的。定居生活有房子---农业就不能总迁徙了,需要住上至少一年来等收成。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部落的生存条件改善了。有了剩余的粮食。)那我们看,书上还说他们养些家畜,大家想想这又是从什么业转化而来的呢?(狩猎转化,打的东西吃不完。或者打的是幼小的动物。)好,看看,这些知识都是由农业而来,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对不?4,我们看这两种房屋的构成,为什么南北方的房子构造完全不同呢?(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个干栏式的,但对于半地穴式的要讨论才行。但是学生还是解决了。尽管用的是精英解答,但是学生们还是能理解的)5,我们再想,这两种房屋在今天我们还能不能看到?(学生对干栏式的还是挺熟悉的,纷纷举南方的吊脚楼或者少数民族的房子。但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就说不出了。但是还是有同学知道,在今天陕西延安的窑洞还是和他有渊源的。一个班的同学还把地图册上的河姆渡之谜念了,思路很开阔的。)

对于大汶口文化,强调一下,地点在山东,重点是有了贫富分化。问,这种贫富分化考古工作者是怎么得出的结论?这种贫富分化是如何出现的?贫富分化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农业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一些上层人把剩余的产品据为己有,于是产生了阶级分化。那么这是,由于农业的普及,男人的优势逐渐显现,于是,氏族的首领开始变为男性,社会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板书:一 半坡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

二 河姆渡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

三 大汶口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课后反思:1学生的自己的理解有时能给老师更多的启发,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归纳的习惯,这点很重要。

2让学生自己讲课,其实可以做的很好,时间掌握更好些,总之就是书上的那些内容。但是是不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呢?我力求让学生找到这里面的线,那就是农业,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农业,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就能把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历史的因果关系就在这里。学生课后的反应也证明了我的正确,只有这样讲,才不是照本宣科。

3 学生爱上这样的课,他们有无数的举手机会,每个同学都在老师的鼓动下积极思考积极举手,老师需要这样的课堂,学生也需要。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照明、防寒、吓跑野兽”和“烧烤食物”。用火“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有更重要一点是人用火烧熟食物,可以增进人类体质本身的变化。指导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因为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相对较多,所以我们还能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况。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和“这就是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过群居生活?是由于生活环境太险恶,只有靠集体力量,才能适应自然。2.为什么要分享劳动成果?由于环境迫使他们群居,共同劳动,自然也分享劳动果实,这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三、山顶洞人

展示自拍照片“山顶洞人遗址”。我们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了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以前的北京人,又在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距今约年的山顶洞人,应当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永远不会见面的邻居,可是有一天,恶劣的天气使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强大的引力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子被带到了北京人的时空,于是一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对话开始了。

现在,我需要两位有非凡表演才能的同学来即兴表演这场科幻历史剧,在表演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形象生动地了解山顶洞人相比于北京人的进步之处,呆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分清哪些内容是虚构的,哪些又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

山顶洞人(简称山)(女)北京人

(简称北)(男)山(环顾四周):我奶奶的奶奶的奶奶??说过,我们这很早以前生活过一种人,叫什么北京人,难道这是他们住的地方吗?(看见一北京人蹲着发愁)山:喂,你蹲着干什么,你是不是北京人啦!北(站起来,还未说话)山(尖叫起来):哎呀你怎么没穿衣服? 北(红着脸,着急地说):你别诽谤人,谁说我没穿衣服,我这不裹着树叶吗? 山:树叶也能叫衣服,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你看我,穿的名贵的兽皮,是我妈妈用骨针缝的呢!漂亮吧。

北(自惭形秽,极难为情地地点了点头)

山(走到北的跟前,仔细看了看北京人)叹道:你脾气很好,也很温柔,但是你的确很丑,你看看你,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怎么象孙悟空?

北(更加无地自容)山(伶牙利齿,继续道):其实,人嘛,“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戴个项链什么的不就好多了吗?

北(一脸的茫然,不知项链为何物)山:好了好了,项链就是脖子上戴的,(取下项链),好了我做一个好人,把它送给你了,(说着,给北京人戴上)

北(心想,原来是送我这么希奇的东西,他看了看,就只有手上的一个石块,和一根石棒)就慷慨地说:“这是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敲打而成的工具,可以挖植物的根、茎、果物,割动物肉”。

山(接过来,心里道:送也送好一点的,这么粗糙,原来还处在旧石器时代,根本不懂磨制)突然,刮起狂风,电闪雷鸣,地动山摇

北(非常高兴,要打闪电了,马上就有火了,对山道):我去取一点火,你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陪你玩。

山:这么落后,取火还要等闪电,我们早就会人工取火了。

突然,山消失不见了,回到了她的时空。回来,不见了山,非常迷茫?失望地说:曾

北:曾经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说,让我做一个山顶洞人吧,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十五年。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回过神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刚才的表演中分析出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正的历史事实并填写下表。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外貌 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 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穿着

有了兽皮制作的衣服

劳动工具 用石块敲打而成的石器,把树支砍成木棒 用有还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的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 火 使用天然火 已懂得人工取火 其它 群居生活 会做装饰品 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课文的小字部分介绍了山顶洞人的情况。包括:1.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和距今年代:北京龙骨山山顶洞,距今约18 000年。2.讲清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他们制造工具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插图为证明山顶洞人已掌握新技术的遗物:骨针和钻孔的装饰品。3.强调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这是说明山顶洞人生产水平比以前进步的又一重要特征。本目的两幅插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前者说明山顶洞人已经同现代人“基本相同”,后者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小结:刚才我们在相当诙谐轻松的气氛中学完了这节课,但实际上,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课堂练习:课文后的材料阅读 课后作业:活动建议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以及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能力目标

以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进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思想目标: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教学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教学设计:学习本课正文前,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提要,明确聚落、氏族的含义。接着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自学要点:三个专题(半坡聚落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河姆渡氏族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并汇报自学所得,并鼓励学生画一幅想象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提示,指导学生看书上“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并指出继山顶洞人之后,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很多氏族聚落。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由于这些氏族聚落的居民的辛勤劳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种植什么作物?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等等。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学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

氏族聚落 位置 生活状况 生产状况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原始居民

注意讲解:

1、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居民都是中华大地上距今六七千年出现的典型氏族聚落,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2、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带有钻孔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3、关于农耕文化的出现可以结合每课一得的内容讲解,并指出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

4、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ɑ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

5、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6、强调指出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7、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居民生活状况 :可补充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已经的到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而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成了家禽、家畜。

8、陶器的烧制,重点讲半坡彩陶,彩图《半坡人面网纹盆》要求学生记忆。

9、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讲清它们的结构。结合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10、“大汶口原始居民”一目,课文用小字叙述,在学生自学总结的基础上补充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并强调此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里补充《大汶口墓葬贫富对比图》。为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大汶口坟墓中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少者一两个,多者有14个猪头。此外,这一时期随葬的物品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各种装饰品等。这些东西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第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课内活动:按照书上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画一幅原始居民定居生活想象图。并请画好的同学用投影仪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评价。

课后活动: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讲一讲中国远古时代都有哪些传说,下节课开一个小型的远古时代历史传说故事会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讲故事和短评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以及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思想目标:

通过学生讲述的历史传说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黄帝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以及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崇敬,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尧舜禹和禅让制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教学设计:

本课可通过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和教师讲解深化知识形式,使学生形成某些正确的历史观点。板书: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会

几个主要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远古时代的历史,除了考古发掘材料是可靠的以外,古书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与传说也是值得注意的。它虽不完全真实可信,但和可靠的材料相对照,却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我们中国人,无论在祖国还是在海外,每当提到炎黄子孙这个充满感情的词的时候,总是心情激动。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尧舜禅让又是怎么一回事?远古时代的一个个传说将帮助我们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远古时代的一些传说故事。学生讲故事之后,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运用问答法。

注意讲解:

1、“炎帝与黄帝”一目,叙述了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这部分内容属于古史传说。由于这些传说见之于古代历史记载,并且经常为人们所引用,教师在这里应引导学生将这部分材料与大汶口文化后期的考古材料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的历史感。炎帝、黄帝、蚩尤是约四千多年前分别居住在我国西方、北方和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在向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发生了冲突,也产生了联系。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以及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适应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发展趋势,奠定了日后华夏族形成的基础,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在这里结合书上的想一想和材料阅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2、尧舜禹的禅让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清它的关键在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第二,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三,禹治水成功,说明为群众办事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3、大禹治水的传说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可贵的工作精神。还要指出禹身分转变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建立。

补充资料:

1、炎帝与黄帝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结果是九黎最先进入。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黄帝在共同打败九黎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地方发生了大冲突,这就是“阪泉之战”。最后炎帝被打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成了新的联盟。炎帝、黄帝和部分九黎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尧、舜、禹的禅让

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兜(Huān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做书上的自我测评题。

小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黄帝算起的。尧舜的禅让、大禹治水等传说让我们得以窥视我们祖先逐渐走向文明的一幕幕,好象那个时候是一个很理想的社会了,被选举为首领的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我们祖先当中的这些英雄都具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那么,是不是现在世风日下,反而不如远古时代了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这一问题,但不要忙于回答,通过我们以后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得到正确的答案的。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迷

教学目标:

知识点:彩陶文化分布的区域、种类、特点、功能;彩陶刻画的符号的功能

能力培养: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直观地感受历史;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思想培养目标:通过了解彩陶文化,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感知远古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彩陶文化的特点、陶器的功能作用以及彩陶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彩陶艺术的内涵与先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为主,课堂讨论、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幻灯片、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那些在半坡和河姆渡氏族聚落中出土的彩陶吗?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接触到了它们,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形状、它们的作用以及那些刻画在它们身上的神秘的符号,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彩陶对于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地亲切,围绕着它们,至今还有很多未知之迷困惑着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揭开彩陶之迷,做一次不舞刀弄枪的印第安那?琼斯!(板书)破解彩陶之迷 活动准备: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我们以前课文中有关彩陶的内容。边阅读书本上的资料,边看看我给大家提供的有关彩陶文化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展示幻灯片,并作简要的讲解)

1、人形陶罐,陕西黄陵出土。

2、小口尖底瓶,陕西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3、舞蹈纹彩陶盆,青海省出土。

4、人面鱼纹陶盆,陕西半坡遗址出土。 活动方法:

一、根据资料学习,展开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四——八个小组,对彩陶文化进行讨论,讨论之前,提出问题

1、师:说说彩陶文化分布的区域和出现的年代?

2、师:你们觉得陶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3、师:陶器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呢?

二、进入个案研究阶段:

1、观察人形陶罐,想一想:这个小女孩面目如此可爱,你们觉得什么事情使她有这样的表情呢?

2、看看小口尖底瓶,它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 子?

3、舞蹈纹彩陶盆,想想看,人们手拉手的图案,体现了当时人们怎么的生活情景呢?

4、面鱼纹陶盆,这些神秘的图案,象征着什么呢?彩陶上刻画的 许多符号和几何图形,你能破解它们的秘密吗?

三、整理思想,形成文字材料。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编演历史剧或制作简单的课件,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学生活动

由科代表组织,划分夏、商、西周三个小组。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表现方式,整理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

采用活动法教学,将常规课活动化。板书设计

时间:公元前2070年

时间:公元前1600年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

建立者:汤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阳城

都城:亳殷

都城:镐京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学生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师:很好!这些传说时代人类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新课

师:夏、商、西周距离我们今天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它们呢?在课前,我们全班同学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条时间隧道。现在,就让科代表充当一次导游,让他带着我们穿过时间隧道去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参观。有请科代表。

(课代表在上课过程中将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串连起来,主要是把夏、商、西周三部分内容进行衔接,并引导学生对各组小导游的讲解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己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派出代表先后出场为同学们做介绍)夏朝

负责夏朝这个小组的同学将派出三名代表,分别以禹、启、夏朝奴隶的身份出现。“禹”除了介绍他治水的功绩外,重点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

“启”主要介绍:(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经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或鼓励学生提问,理解“家天下”的含义,是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2)讲解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构成和作用。(3)讲解夏朝的疆域。注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启”的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夏朝奴隶”主要讲解夏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如石铲、石斧、《桀驾人车》图等,力图使学生对夏朝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夏朝社会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加深对夏朝的了解。

在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夏朝奴隶制初步形成的表现。

商朝

商朝这一小组的同学可分别以商汤以及平民的身份出现,介绍商朝的基本情况。“商汤”主要负责介绍商朝建立的经过。教师也可配合他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各组同学讨论“商汤灭夏的原因”。根据学生的讨论,可出示一些历史图片说明夏桀的残暴,通过夏桀与商汤的对比,帮助学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同时,“商汤”还应简单地介绍商朝前期社会政局的特点,如盘庚迁都、商朝的疆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等等,使学生对商朝的政治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位“商朝的平民”主要介绍商朝的农业生产情况。他可提供一个考古信息:在一个商王宫殿遗址里,曾一次出土上千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出示图片资料(“商朝的石刀、石镰”),说明当时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提问:“为什么当时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还是笨重的石器和木器?”(学生讨论,从中初步认识奴隶的生活状况)在总结商朝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介绍畜牧业发展的情况。另一位“商朝的平民”介绍手工业发展的情况。通过展示商朝精美的手工业作品,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说明商朝手工业中最突出的是青铜的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它是商朝文明的标志。以司母戊鼎为例介绍青铜器的制造过程,司母戊鼎发现和保存的经过,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位“平民”介绍甲骨文的形成及特点。(由于这一内容在第九课将详细学习,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最后一位“平民”介绍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说明,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他们却一贫如洗,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从而归纳出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

教师帮助学生在听讲解的基础上认识:(1)商朝奴隶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迸一步的发展和巩固;(2)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 周西周这一小组的同学以周武王的身份首先讲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说明周武王能火商的一个原因是他能求贤若渴,拢络民心。其次介绍牧野之战,讲清西周建立的时间、开国君主和都城。最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说明奴隶制的强盛。在政治方面强调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经济上可出示图片资料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说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学生表演小品《烽火戏诸侯》,科代表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从中找到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问:“从刚才表演的小品中同学们能找到西周灭亡的原因吗?”(学生活动)教师简单介绍东周建立的情况。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学生活动)提问:“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教训?”(学生活动)

总 结

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行生活。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夏代的同学讲述得很有条理,商代的同学解说得非常形象,而西周同学的表演则惟妙惟肖,同学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谢谢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旅行,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与学生共同画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提问:大家看黑板,你们发现这节课所列出的时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这节课出现了具体的历史年代)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公元来纪年吗?请同学们课后看“每课一得”,并完成自我测评。

最后,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

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 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略)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恩格斯说:“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按照课前准备夏、商、西周材料的方法去寻找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贴在历史留言板上,以此锻炼我们查找资料、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奴隶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手段来统治人民的。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提高识图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简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看西周分封制的模拟表演,学习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丰富的历史想象力。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封制”和“礼仪教化”,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和德行”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

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周初分封略图”,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历史短剧演出法,小组竞争与合作法。

板书设计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实行目的2、主要内容

3、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军队和刑法

2、礼仪教化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生答,教师板书)统治者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夏、商、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当时的统治者究竟是如何管理广大的疆域、统治众多的臣民的呢?今天这堂历史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第6课课题)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夏商西周时期??”一段楷体字,然后悬挂“周初分封略图”。引导学生看图并指出西周的疆域非常广大,但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又极其落后,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如此广大的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地区,就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制度。周正在总结夏、商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统治制度——分封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 (板书)师:在西周初年,周王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一个能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的控制网。那么,分封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实行目的(板书)学生回答略

主要内容(板书)师:下面,我们请六位同学为大家模拟表演周王分封时的情景,其他同学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两个问题:“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投影)学生课本剧表演2分钟。场景1:周王分封嫡长子;场景2:周王分封其余诸子;场景3:周王分封功臣;场景4:周王分封异姓贵族。对话主要内容:周王分封;受封者表示效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周王对自己的儿子、亲属、功臣和异姓贵族进行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同时还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就是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治理好自己的侯国和保卫周王;不仅周王能进行分封,诸侯也可以在侯国内进行分封;周王、诸侯等的地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周王进行分封和受对者必须履行义务。(板书)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分封制是逐级进行的。投影“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适当讲解。

周天子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引导学生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找出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而且这些诸侯国国名同今天的一些地名也有联系。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 学生回答略。作用(板书)请学生齐读“通过分封制??文化发展”一段,并用一句话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板书)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与奴隶,他们组成了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想像一下,贵族、平民与奴隶各包括哪些人?他们在当时各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分成四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第一至三组分别想像贵族、平民、奴隶的生活:第四组主要谈对这样的社会有何感想。时间2分钟,可以讨论,想像要合理,语言要精炼。(在学生发言时,注意用平和的语气纠正学生想像不合理处)“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属于贵族。贵族管理国家和人民,可以对人民判刑甚至处死他们,但人民却不能这样对贵族。全国的土地和财富都是贵族的,贵族根本不用于体力活,这些都是平民和奴隶在做。“平民”:被大大小小的贵族统治着、剥削着,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绝大多数都很贫困。但他们属于自由人,多少还有一点政治权利和私人财产,比起奴隶还是好一些。“奴隶”:来源于战俘或犯罪的人,完全属于他们的主人,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丝毫财产,干的是最苦最累的话,吃的是最差又少得可怜的食物,所有劳动成果都归主人,是“会说话的工具”。被主人任意买卖、打骂,即便被随意处死了,主人也没罪。“感受”:奴隶社会中,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平民和奴隶,贵族是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也正是平民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了解了贵族、平民、奴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后,下面我们一起来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具体要求请看屏幕。(投影“设计要求”:(1)包括所有阶级;(2)区分出阶级地位;(3)各阶级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4)简明、美观)四个组集中讨论和设计,3分钟后展示各组的成果。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组设计的示意图,并根据设计要求加以简单点评:各组设计得都不错,只是还有些粗糙,请课后各组认真加以修改,我们将把它贴在教室里。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示意图供学生参考。

师: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也必然要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又怎么办呢?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板书)在本目中,主要用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军队和刑法(板书)师(提问):建立军队的目的是什么?夏商西周统治者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目的就是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平民、奴隶的反抗。当时,周王的常备军队就在14万人以上,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从夏到西周,都制订了非常严酷的刑法,而且越来越严密。那么,刑法主要是处罚哪些人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从夏至西周,统治者制定的刑法主要是针对平民和奴隶的,而贵族犯法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这就叫“刑不上大夫”(副板书)。还有一句话叫做“礼不下庶人”(副板书),什么叫“礼”呢? 礼仪教化(板书)师:大家还记得商朝灭亡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略。

师:因此,西周统治者非常注意吸取商代的教训,一方面通过军队、刑法对人民进行暴力镇压,但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教化民心,进行“礼”的教育,让人民驯服地接受统治。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请一个同学为我们读一下课文中的有关楷体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礼”指的是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由此可见,所谓“礼”,就是每个人只能做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也就是下级顺从上级、人民顺从统治者的统治。(副板书:顺从)这和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礼”的含义一样吗?(学生举例说明古今“礼”的不同)这种礼仪教化在当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礼仪教化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教师可进一步小结:西周的统治者吸取商亡的教训,注意治民之道,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治民之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礼”和“刑”。西周的礼仪制度和暴力镇压互相配合,共同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在西周,“礼”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刑”则专门对付和镇压平民、奴隶,所以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这堂历史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时,教师在黑板上作简单的记录,如了解了分封制,学习了用示意图的方法表达观点,知道了一些今天地名的历史渊源等)课后要求学生重点复习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各组把“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认真设计、修改,第二天进行展示。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并采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

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板书设计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夏

西周东周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七七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

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

(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

(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

(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编辑在大屏幕上;(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纪设计的汇报思路;(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4)其他组质疑;

(5)展示本纪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论语》

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于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4、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教师可小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必由之路,“尊王攘夷”——讲究策略,重用人才等)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不是。当周朝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之久时,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它是一个新兴的力量)

2、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旨在联系旧知识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其他诸侯国能否去“问鼎”?(旨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还是周王室的分封国,因此不能去“问鼎”)

4、你知道“九鼎”的去向吗?(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三百年后的纪元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在位,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姬延靠着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等周王国被秦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精光)

5、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轻松五分钟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合、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

给你一个挑战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居中央)

精彩回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并充分发挥互评的作用)教师对同学们的回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引导补充。例如发言最积极的是谁?问题提得最多、最好的是谁?哪个小组组织的汇报最精彩?谁的“战国七雄歌谣”设计得最有创意?等等。

布置作业

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教师多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计入个人档案。

第8课

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在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收集相关的生产工具资料,整理后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比较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继而分析、归纳出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变革;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耕作,是农耕史上的一次变革。

编演历史剧。指导学生收集商鞅变法的资料,通过自编自演历史剧,懂得编演历史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编演、观看历史剧,了解商鞅变法的艰辛史实,体会商鞅的创新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辩论。教学生辩论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通过积极辩论产生知识的火花。学习了商鞅变法的新知识以后,让学生通过广泛的辩论,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了解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除使用讲述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外,注重采用比较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

板书设计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2、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三、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告诉学生查资料的途径 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从已学内容(第1—7课)中或博物馆去寻找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或者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学习网址,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网址,让学生到网上去检索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

分工合作 将学生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确定各组召集人。各组分头去查找资料,了解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信息。将检索的材料写成小文章或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

编演历史剧 将有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寻找资料、自己编写脚本、排演商鞅舌战顽固大臣的历史剧。

收集资料 查找有关商鞅的资料,全方位的了解商鞅,为课堂辩论做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所搜集的资料,分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情况。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准备得最充分,介绍得最好。

在学生介绍完了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图表。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

制作材料 代表性生产工具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耒耜、蚌镰等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

铁 耙、镰、锸、锄、铲等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叫做“干耦其耘”。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谁知道商鞅?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商鞅的生平吗?

(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木,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商鞅的变法主张虽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但是顽固派大臣却极力阻挠,双方在朝廷上进行了唇枪舌战。他们是怎样进行激烈辩论的呢?请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商鞅舌战顽固大臣》。

商鞅舌战的情况:甘龙首先反对变法,他说:“圣人教导百姓,不改变旧的习俗;聪明的人治理国家,不改变旧的法制。用老办法教民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安心。”商鞅驳斥道:“治理国家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用不着去学习古代。从前,商场和周武王并没有按照古法办事,却都打下了天下。夏桀和商纣王并没有改革旧法,却都亡掉了国家。所以,反对古法不一定就错,遵守古法不一定就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富?”商鞅答:“奖励耕织。”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强?”商鞅答:“奖励军功。” 看完刚才的历史剧,同学们对商鞅的变法主张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招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秦国怎样才能富,怎样才能强,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秦国要实现长久的富强,在战国七雄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得到谁的支持?(人民)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于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使秦国的变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秦国为什么时有旧贵族的叛乱?(分封制使地方权力过大)如何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任命)怎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人民?(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如何解决经济混乱的状况?(统一度、量、衡)

经过上述启发,完成下表: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目的 变法措施 富国 奖励生产 承认土地私有 强兵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县制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同学们讨论一下,商鞅为变法而死,值得吗?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商鞅死后秦国的变法会不会失败?请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学们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

写一篇有关商鞅和商鞅变法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定。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的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

(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

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

(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板书设计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龟甲、兽骨

甲骨文

汉字

铸刻在青铜器

金文

(闻名于世——司母戊铜方鼎)

设计说明 采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展现出来,在设计上重在把握知识的线索。本课板书设计在设计时把握住三条线索:(1)“文字”线索,从线索上可以明确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及我国文字的发展趋势;(2)以“文字刻在什么地方”为线索;(3)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

导入新课设计1 通过一则游戏导入新课,游戏的名称为“简单任务的传递”。

具体操作过程:老师将一项简单任务(譬如原地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告诉学生甲,要求同学甲在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的情况下,将任务内容告诉学生乙,并最终由学生乙完成此任务。

破解方式:学生甲只要将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在纸上,就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疑: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旨在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快乐教学”的理念。在游戏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师生间互动式的交流,共同配合完成,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导入新课设计2 通过游戏导入,游戏名称为“比比划划”。

游戏规则:教师准备部分汉字的图片,由两名同学组成一组,竞猜者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猜出图片上的汉字。

注意事项:表演者不能发出声音,时间是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数目最多的一组将成为本轮游戏的获胜者。教师在此基础上同样进一步设疑,由此导入新课。设计说明:相比“导入新课设计1”,本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意识,更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猜字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含义的理解。

此上两种导入形式都将切入点放到了“文字——甲骨文”上,游戏的形式将“甲骨文”这个相对学生来讲陈旧、遥远、古板的事物,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急切找寻答案,细读一番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充分体现“寓教于学”的教学原则,形象的展现了“文字”这种特殊的传递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按照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本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第二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需要讲清“甲骨文的含义”“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三个知识点,具体操作建议:

1、播放F4的《流星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流星而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设计说明:(1)检验学生自然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种并不局限狭隘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适应了综合学科体系的理念;(2)F4的《流星雨》在全国非常流行,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流星雨》的播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学习兴趣。音乐的穿插舒缓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温馨的教学氛围。

2、设疑: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远古,人们遇到例如流星雨这些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会怎样做呢?由此导入“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含义

1、“模拟案情分析——侦缉档案”。教师设计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以刑警的身份进行模拟、想像,获胜者将赢得“神探福尔摩斯”的称号。此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什么是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都是哪些人?(3)他们都向谁占卜?

(4)王室贵族通常遇到什么事情,才会去占卜?(5)占卜人是如何进行占卜的?

2、小循环反馈。多媒体展台展示《商朝龟甲》,引导学生观察龟甲或兽骨上的裂纹呈什么形状,由(1)—(5)分析得出占卜的含义,并进一步推出“甲骨文”的含义。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相互呼应,这种紧密问题的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初步掌握收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联系时事,分析鬼神迷信思想的产生根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甲骨文的意义

本环节设计了由“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通过双向的推理论证,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手脑协调能力。

1、甲骨文——汉字。

(1)通过甲骨文十二生肖单字寻找自己属相。此设计使甲骨文以近距离的形式与学生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通过甲骨文——汉字的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分析得出“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转化而来的”。这种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教师归纳总结: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马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总结实际上是对甲骨文世界意义的阐述。

2、汉字——甲骨文。

(1)造字游戏:要求学生由“日”“月”“水”等简单的汉字想像甲骨文的书写,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2)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我国在破释甲骨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是谁? 他一共破译出多少个甲骨文单字?

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中己经破译的甲骨文单字有多少?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郭沫若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完全破译甲骨文,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明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3)设疑:“为什么说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种教学设计有“承上”“启下”两方面的作用,“承上”在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甲骨文意义”,“启下”的功能在于导人下一框题“甲骨文的出土地点”,这种设计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在结构上趋于紧密性,更显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3、小循环反馈。

(1)讨论: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结论。(2)游戏——“挑刺先生”。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句话,由学生找出错误,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句话的错误。

设计说明:两个活动的设计,前者是在于结论式的小结,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后者是在于检测式的小节,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以这种特殊的小节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由商朝开始”的理解。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由上一框题导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1、设疑:为什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就一定是反映了商朝的历史呢?此设计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回答,学生提高把握历史脉络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归纳、综合的能力。

2、进一步设疑:“千里马虽好,也要有伯乐来识”,发现甲骨文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甲骨文的?由此导出“王懿荣与甲骨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设计一个教学失误,教师似无意间将讲台上的课本碰到地上,借此提出六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书本为什么要落到地上,而不是往上面掉呢?”“牛顿是怎样发现地心引力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曾经坐在苹果树下,又有多少人曾经被苹果砸到,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同样在王懿荣之前又有多少人也见到过‘龙骨’,为什么也只有王懿荣发现了‘龙骨’的奥秘呢?”这个似乎有些“歪打误撞”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恰恰是以一种非正式的、轻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4、多媒体展示《金文》:(1)要求学生能够区分甲骨文与金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并初步把握我国文字演变的发展趋势,起到承上的作用;(2)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单了解,导入下一框题“闻名于性的青铜器”,起到启下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于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呵成一体,使得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线索。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首先从框题上分析本目需要讲清三方面内容:“青铜”“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遵循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原则,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铜

1、观察:教师要求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制品,观察铜的特性。 考虑到学生要了解青铜,首先要了解铜,而且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此环节设计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这种生活式的教学设计,也容易与学生形成近距离的交流。

2、设疑:金属铜有哪些缺点?

3、模拟空间想像:“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这种设计从语言上较具亲和力,容易与学生形成沟通,假设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想像能力,使学生自己分析得出青铜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设计的巧妙性在于教师在各个问题、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意相互的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把握住线索,逐层推进。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

本目的重点应放在两个词上,即“发展”与“高度”。

1、发展。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复述商朝铸造业的发展。通过这种设计锻炼学生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自己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脉络。

2、高度发展。

设疑: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1)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2)你们有什么证据呢?

设计说明:首先,两个问题的设计,前一个重在承上,以形成内容的上下连接性,后一个重在启下,以体现“高度”两个字,采用反问的形式加大强调的语气;其次,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资料,从种类、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对商朝的青铜器进行阐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搜集材料效果的检测,培养学生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综合的能力,及系统化、条理性的表述能力。(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设计说明:此问题设置是在总结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司母戊铜方鼎、四羊方尊的图片展示,即是对商朝青铜器高度发展的最形象的证明,也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1)评选活动——“最佳评论员”:引导学生观察司母戊鼎的造型并进行描述,并解释司母戊鼎名称的由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评论员”。

设计说明:评选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增加了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学生的描述过程实际上是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力,此外在描述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现场实验:为了使学生形成对“世界上最大的”形象认识,设计一个现场实验环节,事先准备体重称,将学生的体重数逐一相加,计算司母戊鼎相当于多少名学生的体重之和。(3)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司母戊鼎铸造工程的总设计师,你会怎样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并由此评选出“最佳工程创意奖”。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应重在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性总结,使学生明确了解司母戊鼎的复杂铸造工艺。

设计说明: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创造活动的能力。学生思考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培养了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评选“最佳工程创意奖”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操作:

①两道数学题的计算:提问形式参照《开心辞典》及主持人风格。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公斤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公斤计算,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 通过学生自己的计算,能够较为形象的了解铸造司母戊鼎的复杂。②铸造过程的六项工程难题:

为什么一定要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同时进行浇铸? 怎样才能协调好250人同时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怎样才能保证70个坩埚的铜液同时达到指定温度?

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怎样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浇铸? 设计说明:这六项工程难题设置的意图并不是在于真正要求学生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司母戊鼎铸造的复杂,由此对商朝的工匠们能够铸造出如此宏伟的青铜器感到钦佩,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根据六个“同时”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即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无论是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4、欣赏青铜器——青铜立人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尊铜像有什么特点。此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其次是通过对“青铜人的两只手握成圆圈,应该拿着什么”的想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对断臂维纳斯缺憾美的讨论,使学生树立初步的美学观念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小循环反馈。

(1)通过一道判断题的形式进行此框题小循环反馈:即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讨论“司母戊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播放“中国入世”“申奥成功”和“中国足球队冲入世界杯”录像剪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由此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说明:两个环节的设计一个从“古”着手,立足课本,一个从“今”着手,立足现实,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拥有着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同样也必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今天与明天。

小结

要求学生以“每课一得”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设计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又是对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锻炼,体现了师生互动式教学原则。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分析 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将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改为“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意图在于强调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另外,这样改动还能与“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2、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洋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3、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

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4、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白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请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同时放映相关录象片)

讲授新课

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学生活动: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伟人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百家争鸣

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征。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讨论分析儒、法、道三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法、道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做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课间短剧和辩论词选)附二 学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的观点谈谈你对校风建设的看法。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一)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学生甲

孔子

众学生

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安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息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捋胡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因材施教

学生甲

孔子 学生乙

子路 学生丙

曾参

孔子:(在书书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简也掉在地上)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如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认同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了。

(二)课间辩论:儒、道、法三家辩论词选

学生A: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B: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治国,治国,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而变性,改邪归正吗?老虎从小养到大,最终不也是善性难改,把自己的主人给吃了,又何况是那些坏人呢?如果只会待人温和,那些坏人岂不是逍遥自在,更任性妄为了吗?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国之道合理的话,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制度规章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加以惩罚,这样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相对应了吗?

学生C:儒家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在两个极端内: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会太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学生D: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是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中原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因为毕竟人和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的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仁”和“礼”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治”。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顺其自然,你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学生E: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绝不是消极避遁,因其终极目标仍是“治”。如果说儒家的“仁”“礼”是温情脉脉的精神鸦片,那么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用得好,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用不好,则会成为自我灭亡的武器。

学生F:我认同的是道家,因为如果像儒家这样,无视个性的差异,蔑视个人利益,那思想就越来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创造力,我想这也是使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学生G: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若。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百姓,做错了事儿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吗?

学生H: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即使它能把国家管理好,把人民整治好,但它能管住的只是一个空壳,久之,民众一定会对这种“刑罚”有所反抗。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把屠刀帮助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同时也成为秦朝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古时候跳回现实生活,就拿学校做比喻,你要校风好,难道就要老师上课拿着一把戒尺,谁不认真听课,就猛地一下往他打去;谁做错事,哪怕是一点小事,也要严厉地惩罚他吗?不是的,这样做只会使他们更加讨厌上学,讨厌学校,变得更坏、更反叛。如果你“无为而治”,虽然到最后“无为而无不为”,但中间那段时期,你的校风差得无可挽救,谁也不会再听你说。如果用“仁”和“礼”来教化学生,和他们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无论从校内到校外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陈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时间和位置以及编钟出土的地点,以加强时空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冰父子,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创造的典范。

依据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结构及作用,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像力。由课文内容及提供的资料,了解编钟的由来和音区的构成,提高阅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运用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通过制作都江堰、编钟及修堰的竹笼等模型以及互评活动,使学生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提高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都江堰与长城的讨论,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比较,逐渐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评价事物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显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认识都江堰的社会价值,从而理解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提高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了解今天大江截流的方法借鉴了李冰在江中作堰的方法,也从李冰的工程维修制度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和编钟的构成。难点: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

教学方法:活动法,启发法,谈话法。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亮点: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

辩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工程更伟大。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要求学生做都江堰等模型。

教学设计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

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

3、都江堰的维修

4、都江堰的作用

第一,课前布置学生分四组查找资料和制做都江堰等模型; 第二,上课时学生各小组介绍所查找的资料; 第三,在学生介绍时老师适时补充、点评。

讨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个工程更伟大。(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神奇的编钟(让学生发表意见)

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

2、编钟神奇在哪里

三、小结并让学生互评模型

评价内容: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造型美观与否,手工制作精细与否。板书设计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

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

3、都江堰的维修

4、都江堰的作用

二、神奇的编钟

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

2、编钟神奇在哪里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中国的江河很多,自然条件各异,自古以来洪水一直困扰着人类。那么,古代人民是如何面对洪水的肆虐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两千多年前四川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来战胜水灾的!(出标题——解读都江堰)

讲授新课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请同学们分组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从第一个内容开始依次进行。先请第一组推选你们组的代表来介绍。第一组主讲人:我们组主要是查找都江堰主体工程方面的内容,现在我代表我们组将本组查找、了解到的内容跟大家交流。

(注:有一人主讲,其他人可补充,拿模型或指图讲)第二组引言:我们组主要查找都江堰是如何修建的这方面内容。主讲人选讲边比划:(1)指着图讲,按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河堰来讲(2)实物 A模型 B大竹笼

第三组引言:我们组维修的这方面内容。(1)维修原则6字诀:深淘滩,低作堰(2)指图或用实物讲(杩槎模型)(3)实物:杩槎(macha)+木条+竹席+粘土 第四组引言:我们组主要查找都江堰工程的作用 内容包括:(1)作用:灌溉、泄洪、天府之国(2)智慧、创造(3)维修

(4)环保(5)今天的启示(大江截流)老师注意听并适时补充、讲解、引导。

关于主体工程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什么叫“堰”——挡水低坝。

2、为什么要修都江堰?

因为修郡江堰前岷江是一条害河,岷江中游地区东旱西涝,为了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

3、为什么叫都江堰?

名称由来:古代一些灌溉工程,常以渠首修筑的堰来命名。都江堰古名叫“

堰”,因境内有

水江入岷江而得名。蜀汉时

堰属都安县,因此又叫“都安堰”,都江堰这个名称是南宋以后才有的。堰所在的县名先后叫导江县、灌洲、灌县,1988年灌县改建制为市,以堰名为都江堰市。

4、都江堰修建时间、所处位置、修建主持人、名称的由来。 时间:战国时期(约前256—前251年,即距今2200多年)位置: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 修建主持人:李冰父子

5、主体工程及各自作用:第一步,宝瓶口——引水工程;第二步,分水鱼嘴——分 水工程;第三步,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

6、主体工程设计的巧妙。

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自动引水分流、调节两江流量和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证了灌溉区的用水需要,又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和一大奇观。

关于修建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为什么要修宝瓶口,遇到什么问题,是如何克服的?

只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室瓶口,怎样才能让水更多地往东流入宝瓶口呢?从而引出要修分水鱼嘴。

2、为什么要修分水鱼嘴,怎样在江中修坚固的堰堤,为什么分水鱼嘴要有弯度? 为了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在江心修筑分水堰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因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开始修筑分水堰时,他们采用往江心抛石块的办法,结果没有成功。因为,抛下去的石块,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怎么办?岷山一带盛产大竹,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来装东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启发。他请来许多竹工,让他们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再往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让民工将沉重的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大江底。结果大竹笼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周围再用大石头加固,就这样分水大提终于建成。由于大提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室瓶口,江水经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从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难,用竹笼装卵石来截流的办法也沿用至今。(请大家设想,分水鱼嘴修成什么形状好呢?教师提示:设想鱼嘴两边如果修成直的,会是什么情况;如果修成弯的,有一定弧度,又会怎么样?——减缓水流速度、使江水流向宝瓶口)都江堰工程修到这,西涝东早的问题已解决,工程似乎可以完工了,但为何还要修飞沙堰?

3、为什么还要修飞沙堰,堰的高度有讲究吗?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同样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关于维修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引言。

两千多年来,随着时光流逝,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有的澳没于黄沙,有的早已废弃。如: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变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荒废,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永葆青春,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农田达上千万亩。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什么原因使都江堰历久不衰?其奥秘何在?(除了合理的位置、科学巧妙的设计和牢固的修建这些因素外,还与长期的维修是分不开的!)

2、维修的原则。 深淘滩,低作堰。

3、是如何维修的? (1)用淘河床挖出的砂石培高、加固堤岸,一举两得。(好聪明!)(2)宝瓶口的沙不能淘得过深也不能太浅。

(3)每年维修时,要砌好分水鱼嘴——因这里易被江水冲损。

4、维修都江堰的具体做法。

为了充分发挥都江堰的功效,保障都江堰工程的质量,李冰还建立了维修制度。每年进行维修,以除掉江中淤积的泥沙,对工程的薄弱环节和损坏部分进行修筑。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0月底霜降时节进行维修,因为这时岷江的流水量最小,最容易控制。李冰就抓住这一时期,组织民工进行抢修。首先在鱼嘴西侧用一种称为“杩槎”的截流装置,将外江水截流,使江水全部注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里淤积的泥沙。“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国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一般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维修完毕。这时再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床,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维修工程。在维修过程中,李冰还总结了维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维修的六字口诀,这就是“深淘滩,低做堰”。意思是说在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时要尽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较浅,流水量太小,难以满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飞沙堰时,堰顶则尽量要修筑得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节能够泄出比较多的水量,保证在玉垒山东岸的成都平原不出现洪水灾难,使人民免除水患,边上安定的生活。

关于作用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造福了当地的人民。

2、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类,至今可灌溉土地千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所以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古代文化遗产”名录。

3、都江堰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局合理,配套严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当时条件那么艰苦,而人们还能造出规模这么大、效益这么好的工程,真伟大!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重在疏导,体现了古代先民战胜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能力。我们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

4、从都江堰化水害为水利,我们应该明白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如果人类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分力,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小结各组的发言 老师:同学们查找了解到的内容很丰富也相当完整,真不错!老师将同学们的介绍进行小结。(电脑出示:修前——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全景等图)评价各组表现

原则:内容、科学、全面、表达、合作、风度。辩论

老师:由于都江堰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巧妙,不仅使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为荣,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赞赏,许多外宾参观了都江堰后情不自禁地说:都江堰是中华民族勤奋智慧的象征,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不愧为文明古国!江泽民、李鹏对都江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电脑出示江泽民、李鹏的评价)秦国及后来的秦朝有三大工程:都江堰、长城、灵渠。我们知道,长城也是很伟大的,那么,都江堰与长城相比到底哪个更伟大? 请同学们议论一下,并推选出代表来发言。

请注意:回答的同学要求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说明理由。(学生讨论略)老师:同学们讨论很热烈,老师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老师认为都江堰伟大,长城也很伟大,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定论。

大家激烈的讨论,说明了两者各有千秋,两者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更说明了我国先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

我国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除了在都江堰和长城上体现出来外,在音乐方面也可充分地体现出来。请大家欣赏音乐。(出音乐——《金楚雄风》)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编钟及题目)神奇的编钟 老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做的编钟与古代的编钟研发出声音对比,考虑为什么说战国的编钟是神奇的编钟,它神奇在哪? 学生:

(1)一个铜钟奏出两种不同的乐音,太神奇了!

(2)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挖掘出后仍音域宽广,音色优美!(3)编钟到底是怎么做的?

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呢?

(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2)神奇的编钟;(3)雄伟的长城;(4)能工巧匠鲁班。

从以上这些方面让我们感受到先民的高度智慧与巨大的创造力,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充满智慧的民族,这种品质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互评模型

老师:同学们手很巧,动手做了都江堰与编钟的模型,现在我们来评价一下,谁做的模型最好。

标准:科学、合理、外型美观、手工制作。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活动主题

主题词: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今天”(1949—2003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北京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 (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

(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北京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北京行政区图,张贴有关贵阳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本册书的前言就己经告诉了大家,历史就在你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历史就是己经过去的一切,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但人们却能从中察往知来,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就是你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你们去汲取。我们生长在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长大了建设北京,“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吧。首先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由来。学生:(略)

老师:这位同学的介绍既精炼又正确,谢谢他。下面再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利用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概况”。(学生介绍略,然后老师总结)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1949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内容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墙上贴出的这些老照片当中,我们可以想像出什么?请举手回答。生:(回答略)老师总结:刚解放时,北京经济落后,城市破旧,人民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萧条,商品匮乏,交通闭塞,基本处于封闭状况。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第二组的同学代表 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并把表中的内容与1949年表中内容加以比较。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把1949年与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加以对照,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北京,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为北京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北京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下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变化的情况。生A:主要介绍近二十年衣着方面的变化。

老师总结:在穿着上,我们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那时是一衣多季,每年每人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领了一年又一年,衣料主要是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物。人们的衣着式样老套,颜色单一,男女老幼不分,衣着基本上是为了遮体避寒。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衣着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女士们穿上了各式套装、裙装。不同季节穿的服饰让人眼花绦乱。衣着消费从遮体避寒到追求时尚款式和质量。

请家长代表甲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食品消费的变化(可以事先录音):食品消费从票证定量维持生存到追求营养口味。谢谢家长。

请家长代表乙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居住条件的变化:告别没有卫生设备、上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窄小潮湿的住房。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座座新建的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到2003年,住单元式配套房的家庭已达%。绝大多数家庭彩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北京城乡居民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水平。

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乙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市人民出行的情况:告别乘车难,车少人多、道路差的烦恼,如今地铁、城铁、大巴、中巴、的士,普通车型、豪华车型任你选择,火车四通八达,飞机航线增多,使人们感到出行十分方便。

下面我们放几段录像,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近二十年来,北京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五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近二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录像,略)

录像放完了,就刚才提的问题,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竞赛。宣布规则:首先是必答题,老师随意在每组中抽一名同学回答,答对了小组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然后进行抢答,答对了给小组加20分,答错了扣10分,最后哪个组的分数最高,就是今天的优胜组。请记分员同学做好记录。(抢答赛,略)从以上同学们和家长的发言以及有关录像、资料、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昔日的北京,已经成为历史,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北京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北京与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宣读他们模拟给市委、市政府的建设北京明天的建议书。(宣读略)(总结)从同学的建议书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北京儿女们希望家乡更美好的强烈愿望,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北京人民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市、开放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我们深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活动说明 教师: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五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同学们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第一,北京市和每个家庭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正确指引、贯彻执行;(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市;(3)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4)北京市的优越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温和的气候;(5)北京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切身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通过调查,我们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尽管同学们的收获不同,但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第四,同学们能积极主动查阅资料、收集实物、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及建议书,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说明我们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五,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建设北京。

教学评价

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市建国五十五年来和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并且知道以上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方法

查检法,评比、展览法和回访法。

过程

老师对四个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撰写的小型调查报告、填写的表格及模拟建议书等进行抽查。每组组长对全组同学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登记,并组织全组进行评比,评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展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对本组调查的内容进行介绍,在抢答赛时,必答题部分尽量抽平时成绩中下水平的同学回答。师生交流: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谈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采访参加本节课学习的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历史课堂,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

评价总结

能参加本次调查活动,收集部分资料者均为合格。

比较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能查找资料、填表,能写出小型调查报告,能写出北京概况,能模拟写出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北京的建议者视为良好。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主动争取发言,经小组评定为本纪优秀,或作品进行展览者为优秀。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秦的统一(前221年)

“纸上谈兵”

二、秦末农民战争.

秦的灭亡(前206年)

“揭竿而起”“破釜沉舟”

三、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前202年)“洪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复习战国形势

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1、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

(选学生回答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出示“战国形势图”)

2、谁能把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老师绘制的战国形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指导一学生将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图中,其他同学回忆并互相验证、巩固七个诸侯国名称及位置)幻灯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

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10-12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7-9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4-6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1-3课)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教材简析

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课紧承12课两宋经济的发展从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部分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很多的节日及风俗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如今天令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就是宋代蹴鞠的影子。这些都属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教材对宏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宋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的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课可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多彩多样去深刻领会宋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学情分析 :

我校七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比较重视传统的节日,因此,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切身的体会,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扫墓等,他们有的还亲自参加了,感受比较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容易引导他们去探索今天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它们与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什么联系,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多的学习,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已经对历史有了较高的兴趣,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增加,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查阅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史料来学好这一课。设计理念:以家乡的民俗资源为依托,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有效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多学有所得,同时,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各阶层的状况,以及乡村生活(主要是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分析史料、访谈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表演,大体了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学生通过访谈、上网等手段差异、查阅资料,教会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风俗与家乡主要传统节日风俗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学会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准备,增强学生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对祖国和家乡传统节日风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课前准备:

每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通过访问、上网等形式查阅有关家乡主要传统节日的风俗,小组长做好组织工作。教学用具: 电子计算机、幻灯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宋代乡村生活和城市风貌中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教会学生从相关史料、从身边的现实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是两宋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

(2)在宋代传统节日风俗与家乡传统节日风俗的比较中,掌握比较学习方法。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这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实际上,在宋代时,我们现在很多的节日风俗当时就已经有了,今天我们来感受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学习新课:

学生表演小品,其他同学从小品中了解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状况。(附小品简介):一士人准备进京赶考,途遇一自耕农正辛苦劳作,摇摇头继续向前,抵城镇入住一客栈,黄昏出外散心,途经一陶瓷作坊,工匠正烧制陶器,已有若干精美成品。几天后,到达京城,发现商贾满道,热闹非凡。

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第17课《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卷③⑤⑥⑦并根据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接着师生共同归纳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并让学生明确:士农工商构成社会的主体,其中士普遍受尊重,社会地位较高,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皇室,官僚、地主是宋代的统治阶层,他们大都活在城市中,构成城市居民的一部分,市民中还有哪些人?宋政府是如何管理的?城市的风貌如何呢?

一.城市风貌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宋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构成城市居民的主体。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那宋代的城市有何特点呢?

学生阅读课文P72—73,结合幻灯《北宋都城东京》《唐宋都城长安》引导学生对比得出结论:

(一)打破市坊制,出现市坊混杂,贸易区域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贸易时间不受限制,这是商品经济繁荣的需要和产物

(二)出现娱乐场所瓦舍,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幻灯: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梦梁录》

提问:这则材料描写的是哪一个地方的场景呢?(瓦舍)什么是瓦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结合观察《宋“丁都赛”戏曲砖雕》《赛男女伎乐图》,对瓦舍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宋代体育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

幻灯:《宋蹴鞠纹铜镜》图、《现代足球比赛》图,让学生领会古今足球运动的异同。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但当时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乡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改善,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乡村生活

学生讨论原因,(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科技进步文化用品在农村流行)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经济繁荣的体现。幻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陆游《小舟游进村舍舟步归》

请一位学生朗诵,之后提出问题:①第一则材料描写了宋代民间哪一个传统节日?②第二则材料描写了怎样一种情景?请你发挥合理想象进行描述。③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另外还有立春、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人们看戏、听书、游乐,文化生活十分丰富。现在请大家根据所查到的资料,对比一下今天我们家乡的传统节日与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何异同?(学生讨论、比较)通过比较,大家发现了什么现象呢?(很多节日保留下来了,且风俗基本相同如宋代的元旦和我们的春节;有些加入了我们的地方特色,如清明吃“菠菠”,做夏煮“鼎边”等;有些节日消失了)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吗?(每一小组学生派代表讲述节日的来历)附福州部分重要节日的来历和传统风俗:

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全国性的传统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还会在坟边种一棵松柏或其他树木。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有闽诗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诗句既幽默、诙谐,又道出了福州人为什么称清明扫墓为“压纸”的缘故。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

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要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也叫“清明”。所以,街上的店也大量出售“菠菠”。“菠菠”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掺入米浆内揉成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就是很好的点心。

2、端午节与红肚兜、香袋、雄黄酒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此,端午有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风俗。

但是,福州人对于端午节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汉武帝时期,闽越王余善不堪本民族受压迫,率众反汉。事前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进行“钓白龙”活动,争取百姓支持。当时余善让人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南台江上,让沿江各部落的健儿驾船夺取,谁夺得谁就胜利。各部落的舟有的彩绘为鱼,有的彩绘为虾,都是水族标志,但都不是龙。后世发展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龙舟竞赛一般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所以,福州人也称端午节为“五日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黄酒、荷叶包、米粉肉等。家宴后,幼儿要穿新衣、红肚兜,佩戴用各色丝线织裹樟脑丸做成的诸如粽子、灯笼等形状别致、色泽鲜艳的香袋,还要洗菖蒲汤,有的孩子还要在口鼻之间贴一块雄黄烟熏的肥肉,然后由大人带着到江边看龙舟竞赛。据传,孩子肚兜、香袋、雄黄等,都用于“避邪”,但以现代的卫生保健的观点来解释,它们对人体的清洁卫生、清凉解毒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吃雄黄酒的习俗则是来自《白蛇传》中,法海教许仙叫白娘子吃雄黄酒,使白娘子现原形的传说,认为吃雄黄酒解毒、去邪。

3、七夕节

七月七夕,是我国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七月七夕,在福州叫“乞巧节”,又叫“结缘节”。“乞巧节”的活动很别致,很有特色。妇女们以“七”字作为巧的象征,向天上银河的织女“七巧”,即祈求有一双巧手,以发家致富,装点美好的生活。“乞巧”时,要陈列瓜果七盘、茶杯七个、焚香七炷、备针七枚、丝线七色,赛穿针,比引线,谁穿针引线又多又快,谁得到的“巧”就越多,宋梁克家《三山志》中的“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反映了当时妇女七月七夕乞巧活动的情景。

4、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三、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当时的社会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呢?(学生讨论完教师强调)如果当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大部分人吃不饱、穿不暖、生命没有保障,社会文化生活会如此丰富吗?因此,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课后反思:这节课中无论是课前查资料、寻访,还是课堂中的讨论、表演,学生兴趣都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高。特别是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熟悉的节日,讨论得非常激烈,使我更加感受到了在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够强,今后要在这一方面多加强训练。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篇3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

高坝一中

文综组

赵波波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楚汉战争、刘邦开国的基本情况。

②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讨论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与刘邦取胜的原因在。

②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原因。

③通过观察汉纺车图,描述纺车结构以及纺织动作。

④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将设想的当时情景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楚汉战争是刘邦和项羽争做皇帝而进行的战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战争。刘邦取胜的根本原因是注意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②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③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点〗

1.重点 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通过对休养生息原因的分析和内容的了解,使学生对“休养生息”政策有个完整的概念。通过对“文景之治”成效的描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西汉初期的政策为经济恢复和发展,为统一国家的巩固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

2.难点 刘邦和项羽在灭秦时是反秦起义的领袖,到楚汉战争时又为争夺政权而厮杀,这一蜕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这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 师应从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与争夺皇位 战争的不同性质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师:我们在第9课学习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知道了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倡导者,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着历史光辉。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灞(bà)樊(fán)沛(pai)

〔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楚汉战争

项羽

刘邦(汉高祖 汉朝 西汉 长安 公元前202年)

性质

天↙↘人

休养生息 布衣将相 汉初社会 陆贾(“马上” 《新论》)

内容 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 十五税一

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减轻刑罚

影响 △布点小结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快速提问(10分钟)

①楚汉战争的性质?结果?(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②刘邦建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③何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因此代指平民百 姓。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网罗各方面的人才,包括许多社会下层人士。刘邦称帝后对其下属论功定封,形成了“布衣将相”的局面。高祖曾为亭长,萧何为县政府小吏,陈平是游士,樊哙是屠夫,周勃为吹鼓手,灌婴为小贩,娄敬是拉车的。韩信曾为乞丐,英布、彭越曾为盗贼。)

④“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陆贾)⑵他向谁说的?(汉高祖刘邦)

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可以采用战争的手段,而治理国家,维持统治难道能用战争的方法吗?陆贾认为打江山与坐江山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

⑷据此言论写的书叫什么?(《新论》)

⑸书中提 出了什么主张?(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⑹它给汉初的政治和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依据)

⑤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哪几个方面?(即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和十五税一)

⑥文帝、景 帝在位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奉行的方针是什么?(安民为本)

⑦文帝、景帝实行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点?(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

⑧请辨别下列问题:

⑴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的是谁 ?(汉高祖)⑵减轻田租,把田租改成三十税一的是谁?(汉文帝)

⑶慎用民力,把服役由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的是谁?(汉文帝)⑷废除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的是谁?(汉文帝)⑸减了轻刑的是谁?(汉景帝)

⑨文帝、景帝在位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效果如何?(统治者“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指导学生看课本第56页“解释”。“贯朽不可校”:古代的铜钱是用绳子穿的,每一千钱为一贯。穿钱的绳子因年代久而朽料断裂,钱撒了一地,没法数的清。意思是说:国库的钱堆行很多,长期都不曾使用。)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①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汉墓出土的陪葬陶制牛车”。主观上: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秦的暴政相比有哪些进步?(休养生息一方面可使农民安居乐业,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新统治秩序。)

③“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项羽说的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来。项羽的说法明显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刘邦善于收买人心,注意择善而从,又以进能攻,退可守的关中为根据地,逐渐由弱而强。项羽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最后在垓下陷入汉军重围。在汉军“四面楚歌”声中,项羽只得突围,至乌江自刎。〖小结〗

西汉统治霎时间长达220多年,这与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是 分不开的。本课通过刘邦建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等内容,反映了汉初统治调整统治政策的概况。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篇4

历史 七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课件:教学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 导入:非洲起源论

教师讲解:曾有一部分欧洲人认为,亚洲人并没有自己的本土祖先,而是非洲古猿移民的后代,并以此作为侵略亚洲的借口。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早在170万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人类的足迹。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我们本国的祖先——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从牙齿→元谋人)

幻灯片:元谋人的牙齿

引出元谋人的概念,着重指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170万年前)。

过渡性提问:是不是在几十乃至几百万年前中国境内只生活着元谋人这一种远古人类呢?

挂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引导学生看图:请数一数,我国有多少处原始人类主要遗址?

从图上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我国境内分布着很多的远古人类遗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多元化概念)。

提问:从图上来看,这些原始人类都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教师总结: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黄河、长江、珠江,可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土地肥沃的地方。

过渡性提问:在远古,既没有发达的交通,又没有可口的美食佳肴,更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那么他们是怎样打发一天的时光的呢?下面我们选择一处最

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引出北京人的概念。

2北京人(时间、地点)

①相貌特征:看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学生回答。(猿的特征)

提问:从外部特征来看,北京人似乎更象猿,但为什么称他为人呢?(学生讨论)

②直立行走(人的特征)

提问:为什么要直立行走?(环境改变,解放双手→劳动→手、下肢及脑的发展)

提问:手、下肢及脑的发展是同步的吗?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强调劳动的决定性作用)

③使用并制造工具(人的特征)

提问:大自然给原始人类提供了哪些天然工具呢?

提问:有一天,十几个北京人围追一头鹿,请问,从他们获得这头鹿到吃掉这头鹿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

可是有些工具自然界没有,怎么办?(制造:打制)

④使用火(天然火)(人的特征)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会使用火的?你知道火的来源吗?火给他们提供了哪些方便?他们是怎么知道吃熟食的(可想象具体情景)?熟食与生食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既然火对他们如此重要,那如何保存这珍贵的火种?

过渡性提问:北京人使用简单粗糙的工具,却要面临恶劣的环境,还要和猛兽搏斗,怎样才能增强生存的能力?能否个体生活?

⑤生活方式:群居

过渡性提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一起,劳动的分工会一样吗?怎样分工才是最合理最能发挥集体力量的?

情景设置:

请你当一回北京人的首领,①给你的成员具体的劳动分工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况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是不够的,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猎的人一无所获,只有采集的人带回为数很少的野果,请你合理分配这些有限的食物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提示:

劳动分工

食物分配

成年男子

成年女子

〖布置作业〗1根据所学内容,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从日出到日落)

自学“山顶洞人”这一部分。

自学提示:①为什么称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②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③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改进?(骨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他们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摩擦生热,来源于生活经验)

④山顶洞人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原始的对美的追求)

⑤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最近?谁是更人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 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知识零碎,学生在学习上解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用一条主线—农业的产生和影响来串成知识项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二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展示了从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教材所讲述的半坡、河姆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其中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而河姆渡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教材通过介绍半坡、河姆渡聚落的生产生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三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了解和掌握有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所代表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活状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作出的特有贡献。

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从预习入手,让学生养成自己看书总结重点的习惯,并思考相应问题。什么是氏族呢?(学生答: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对不对。那么我们想,到底这个氏族中是爷爷在领导地位,还是姥姥在领导地位呢?(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是男人!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女人。)为什么呢?同意女人占领导地位的举手,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呢?我看看还有谁从来没有举手过???(举手回答一定要鼓动,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你来说说。(因为女人的传宗接代的作用!)哦!那为什么若干年后女人虽然还是有这个作用却屈居男人之下呢???(因为当时生活条件的恶劣,使得当时延续种族的事情更重要。)那么除了女人的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们再想想?(启发,我们想,一个种族的繁衍,吃是不是最重要的呢?那么,在吃的来源上,是女人的贡献大?还是男人呢?在启发下,学生们知道了是女人的采集业是食物的稳定而可靠的来源。)讲授新课:(关于这两个氏族部落,还是用学生自己归纳的方法,然后用问题导学。第一个班我用学生来讲的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耽误的时间太多。学生归纳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举手回答问题。一定要把半坡和河姆渡氏族的时间地点概括等要素在书中勾画出来,说全!如果一个同学说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总结之后,我就要提问了。1 联系地图册来找准两个氏族的地理位置---一个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是长江流域的。2 我们看这两个氏族使用石器那句话都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字,大家发现了是什么字么?一定要强调“普遍”—普遍使用才是“新石器时代”。3 我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粟呢?(学生们真不知道,于是我说,是小米。这回大家知道了。)从这节课看,北方和南方从吃的食物上看就有了不同了。这个粟其实是从野生的狗尾草演变而来的。从种植粟和水稻看,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农业了!对不对?大家想想,农业是怎么产生的呢?(以前想人们为什么用火就合理的想象,这回学生还是想的特好。就是从采集业而来的。发现吃的野果的核掉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长了新芽了。于是人们发现可以种植了!)好,这个农业一产生,可了不得啊。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我们看看,书上这些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是和农业密不可分的?(工具---全是农具,石镰石斧等。陶器---放种子粮食的。定居生活有房子---农业就不能总迁徙了,需要住上至少一年来等收成。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部落的生存条件改善了。有了剩余的粮食。)那我们看,书上还说他们养些家畜,大家想想这又是从什么业转化而来的呢?(狩猎转化,打的东西吃不完。或者打的是幼小的动物。)好,看看,这些知识都是由农业而来,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对不?4,我们看这两种房屋的构成,为什么南北方的房子构造完全不同呢?(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个干栏式的,但对于半地穴式的要讨论才行。但是学生还是解决了。尽管用的是精英解答,但是学生们还是能理解的)5,我们再想,这两种房屋在今天我们还能不能看到?(学生对干栏式的还是挺熟悉的,纷纷举南方的吊脚楼或者少数民族的房子。但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就说不出了。但是还是有同学知道,在今天陕西延安的窑洞还是和他有渊源的。一个班的同学还把地图册上的河姆渡之谜念了,思路很开阔的。)

对于大汶口文化,强调一下,地点在山东,重点是有了贫富分化。问,这种贫富分化考古工作者是怎么得出的结论?这种贫富分化是如何出现的?贫富分化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农业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一些上层人把剩余的产品据为己有,于是产生了阶级分化。那么这是,由于农业的普及,男人的优势逐渐显现,于是,氏族的首领开始变为男性,社会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板书:一 半坡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

二 河姆渡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

三 大汶口氏族:时间 地点 概况、课后反思:1学生的自己的理解有时能给老师更多的启发,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归纳的习惯,这点很重要。

2让学生自己讲课,其实可以做的很好,时间掌握更好些,总之就是书上的那些内容。但是是不是一些毫不相干的内容呢?我力求让学生找到这里面的线,那就是农业,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农业,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就能把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历史的因果关系就在这里。学生课后的反应也证明了我的正确,只有这样讲,才不是照本宣科。

3 学生爱上这样的课,他们有无数的举手机会,每个同学都在老师的鼓动下积极思考积极举手,老师需要这样的课堂,学生也需要。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照明、防寒、吓跑野兽”和“烧烤食物”。用火“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有更重要一点是人用火烧熟食物,可以增进人类体质本身的变化。指导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因为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相对较多,所以我们还能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况。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和“这就是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过群居生活?是由于生活环境太险恶,只有靠集体力量,才能适应自然。2.为什么要分享劳动成果?由于环境迫使他们群居,共同劳动,自然也分享劳动果实,这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三、山顶洞人

展示自拍照片“山顶洞人遗址”。我们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了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以前的北京人,又在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距今约年的山顶洞人,应当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永远不会见面的邻居,可是有一天,恶劣的天气使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强大的引力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子被带到了北京人的时空,于是一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对话开始了。

现在,我需要两位有非凡表演才能的同学来即兴表演这场科幻历史剧,在表演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形象生动地了解山顶洞人相比于北京人的进步之处,呆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分清哪些内容是虚构的,哪些又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

山顶洞人(简称山)(女)北京人

(简称北)(男)山(环顾四周):我奶奶的奶奶的奶奶??说过,我们这很早以前生活过一种人,叫什么北京人,难道这是他们住的地方吗?(看见一北京人蹲着发愁)山:喂,你蹲着干什么,你是不是北京人啦!北(站起来,还未说话)山(尖叫起来):哎呀你怎么没穿衣服? 北(红着脸,着急地说):你别诽谤人,谁说我没穿衣服,我这不裹着树叶吗? 山:树叶也能叫衣服,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你看我,穿的名贵的兽皮,是我妈妈用骨针缝的呢!漂亮吧。

北(自惭形秽,极难为情地地点了点头)

山(走到北的跟前,仔细看了看北京人)叹道:你脾气很好,也很温柔,但是你的确很丑,你看看你,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怎么象孙悟空?

北(更加无地自容)山(伶牙利齿,继续道):其实,人嘛,“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戴个项链什么的不就好多了吗?

北(一脸的茫然,不知项链为何物)山:好了好了,项链就是脖子上戴的,(取下项链),好了我做一个好人,把它送给你了,(说着,给北京人戴上)

北(心想,原来是送我这么希奇的东西,他看了看,就只有手上的一个石块,和一根石棒)就慷慨地说:“这是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敲打而成的工具,可以挖植物的根、茎、果物,割动物肉”。

山(接过来,心里道:送也送好一点的,这么粗糙,原来还处在旧石器时代,根本不懂磨制)突然,刮起狂风,电闪雷鸣,地动山摇

北(非常高兴,要打闪电了,马上就有火了,对山道):我去取一点火,你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陪你玩。

山:这么落后,取火还要等闪电,我们早就会人工取火了。

突然,山消失不见了,回到了她的时空。回来,不见了山,非常迷茫?失望地说:曾

北:曾经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说,让我做一个山顶洞人吧,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十五年。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回过神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刚才的表演中分析出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正的历史事实并填写下表。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外貌 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 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穿着

有了兽皮制作的衣服

劳动工具 用石块敲打而成的石器,把树支砍成木棒 用有还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的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 火 使用天然火 已懂得人工取火 其它 群居生活 会做装饰品 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课文的小字部分介绍了山顶洞人的情况。包括:1.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和距今年代:北京龙骨山山顶洞,距今约18 000年。2.讲清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他们制造工具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插图为证明山顶洞人已掌握新技术的遗物:骨针和钻孔的装饰品。3.强调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这是说明山顶洞人生产水平比以前进步的又一重要特征。本目的两幅插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前者说明山顶洞人已经同现代人“基本相同”,后者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小结:刚才我们在相当诙谐轻松的气氛中学完了这节课,但实际上,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课堂练习:课文后的材料阅读 课后作业:活动建议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以及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能力目标

以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进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思想目标: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教学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教学设计:学习本课正文前,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提要,明确聚落、氏族的含义。接着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自学要点:三个专题(半坡聚落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河姆渡氏族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并汇报自学所得,并鼓励学生画一幅想象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提示,指导学生看书上“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并指出继山顶洞人之后,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很多氏族聚落。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由于这些氏族聚落的居民的辛勤劳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种植什么作物?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等等。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学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

氏族聚落 位置 生活状况 生产状况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原始居民

注意讲解:

1、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居民都是中华大地上距今六七千年出现的典型氏族聚落,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2、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带有钻孔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3、关于农耕文化的出现可以结合每课一得的内容讲解,并指出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

4、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ɑ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

5、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6、强调指出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7、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居民生活状况 :可补充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已经的到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而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成了家禽、家畜。

8、陶器的烧制,重点讲半坡彩陶,彩图《半坡人面网纹盆》要求学生记忆。

9、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讲清它们的结构。结合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10、“大汶口原始居民”一目,课文用小字叙述,在学生自学总结的基础上补充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并强调此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里补充《大汶口墓葬贫富对比图》。为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大汶口坟墓中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少者一两个,多者有14个猪头。此外,这一时期随葬的物品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各种装饰品等。这些东西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第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课内活动:按照书上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画一幅原始居民定居生活想象图。并请画好的同学用投影仪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评价。

课后活动: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讲一讲中国远古时代都有哪些传说,下节课开一个小型的远古时代历史传说故事会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讲故事和短评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以及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思想目标:

通过学生讲述的历史传说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黄帝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以及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崇敬,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尧舜禹和禅让制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教学设计:

本课可通过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和教师讲解深化知识形式,使学生形成某些正确的历史观点。板书: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会

几个主要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远古时代的历史,除了考古发掘材料是可靠的以外,古书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与传说也是值得注意的。它虽不完全真实可信,但和可靠的材料相对照,却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我们中国人,无论在祖国还是在海外,每当提到炎黄子孙这个充满感情的词的时候,总是心情激动。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尧舜禅让又是怎么一回事?远古时代的一个个传说将帮助我们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远古时代的一些传说故事。学生讲故事之后,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运用问答法。

注意讲解:

1、“炎帝与黄帝”一目,叙述了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这部分内容属于古史传说。由于这些传说见之于古代历史记载,并且经常为人们所引用,教师在这里应引导学生将这部分材料与大汶口文化后期的考古材料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的历史感。炎帝、黄帝、蚩尤是约四千多年前分别居住在我国西方、北方和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在向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发生了冲突,也产生了联系。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以及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适应了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发展趋势,奠定了日后华夏族形成的基础,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在这里结合书上的想一想和材料阅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2、尧舜禹的禅让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清它的关键在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第二,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三,禹治水成功,说明为群众办事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3、大禹治水的传说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可贵的工作精神。还要指出禹身分转变直接关系到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建立。

补充资料:

1、炎帝与黄帝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结果是九黎最先进入。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黄帝在共同打败九黎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地方发生了大冲突,这就是“阪泉之战”。最后炎帝被打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成了新的联盟。炎帝、黄帝和部分九黎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尧、舜、禹的禅让

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兜(Huān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做书上的自我测评题。

小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黄帝算起的。尧舜的禅让、大禹治水等传说让我们得以窥视我们祖先逐渐走向文明的一幕幕,好象那个时候是一个很理想的社会了,被选举为首领的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我们祖先当中的这些英雄都具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那么,是不是现在世风日下,反而不如远古时代了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这一问题,但不要忙于回答,通过我们以后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得到正确的答案的。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迷

教学目标:

知识点:彩陶文化分布的区域、种类、特点、功能;彩陶刻画的符号的功能

能力培养: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直观地感受历史;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思想培养目标:通过了解彩陶文化,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感知远古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彩陶文化的特点、陶器的功能作用以及彩陶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彩陶艺术的内涵与先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为主,课堂讨论、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幻灯片、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那些在半坡和河姆渡氏族聚落中出土的彩陶吗?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接触到了它们,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形状、它们的作用以及那些刻画在它们身上的神秘的符号,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彩陶对于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地亲切,围绕着它们,至今还有很多未知之迷困惑着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揭开彩陶之迷,做一次不舞刀弄枪的印第安那?琼斯!(板书)破解彩陶之迷 活动准备: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我们以前课文中有关彩陶的内容。边阅读书本上的资料,边看看我给大家提供的有关彩陶文化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展示幻灯片,并作简要的讲解)

1、人形陶罐,陕西黄陵出土。

2、小口尖底瓶,陕西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3、舞蹈纹彩陶盆,青海省出土。

4、人面鱼纹陶盆,陕西半坡遗址出土。 活动方法:

一、根据资料学习,展开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四——八个小组,对彩陶文化进行讨论,讨论之前,提出问题

1、师:说说彩陶文化分布的区域和出现的年代?

2、师:你们觉得陶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3、师:陶器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呢?

二、进入个案研究阶段:

1、观察人形陶罐,想一想:这个小女孩面目如此可爱,你们觉得什么事情使她有这样的表情呢?

2、看看小口尖底瓶,它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 子?

3、舞蹈纹彩陶盆,想想看,人们手拉手的图案,体现了当时人们怎么的生活情景呢?

4、面鱼纹陶盆,这些神秘的图案,象征着什么呢?彩陶上刻画的 许多符号和几何图形,你能破解它们的秘密吗?

三、整理思想,形成文字材料。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编演历史剧或制作简单的课件,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学生活动

由科代表组织,划分夏、商、西周三个小组。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表现方式,整理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

采用活动法教学,将常规课活动化。板书设计

时间:公元前2070年

时间:公元前1600年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

建立者:汤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阳城

都城:亳殷

都城:镐京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学生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师:很好!这些传说时代人类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新课

师:夏、商、西周距离我们今天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它们呢?在课前,我们全班同学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条时间隧道。现在,就让科代表充当一次导游,让他带着我们穿过时间隧道去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参观。有请科代表。

(课代表在上课过程中将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串连起来,主要是把夏、商、西周三部分内容进行衔接,并引导学生对各组小导游的讲解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己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派出代表先后出场为同学们做介绍)夏朝

负责夏朝这个小组的同学将派出三名代表,分别以禹、启、夏朝奴隶的身份出现。“禹”除了介绍他治水的功绩外,重点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

“启”主要介绍:(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经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或鼓励学生提问,理解“家天下”的含义,是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2)讲解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构成和作用。(3)讲解夏朝的疆域。注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启”的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夏朝奴隶”主要讲解夏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如石铲、石斧、《桀驾人车》图等,力图使学生对夏朝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夏朝社会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加深对夏朝的了解。

在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夏朝奴隶制初步形成的表现。

商朝

商朝这一小组的同学可分别以商汤以及平民的身份出现,介绍商朝的基本情况。“商汤”主要负责介绍商朝建立的经过。教师也可配合他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各组同学讨论“商汤灭夏的原因”。根据学生的讨论,可出示一些历史图片说明夏桀的残暴,通过夏桀与商汤的对比,帮助学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同时,“商汤”还应简单地介绍商朝前期社会政局的特点,如盘庚迁都、商朝的疆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等等,使学生对商朝的政治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位“商朝的平民”主要介绍商朝的农业生产情况。他可提供一个考古信息:在一个商王宫殿遗址里,曾一次出土上千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出示图片资料(“商朝的石刀、石镰”),说明当时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提问:“为什么当时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还是笨重的石器和木器?”(学生讨论,从中初步认识奴隶的生活状况)在总结商朝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介绍畜牧业发展的情况。另一位“商朝的平民”介绍手工业发展的情况。通过展示商朝精美的手工业作品,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说明商朝手工业中最突出的是青铜的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它是商朝文明的标志。以司母戊鼎为例介绍青铜器的制造过程,司母戊鼎发现和保存的经过,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位“平民”介绍甲骨文的形成及特点。(由于这一内容在第九课将详细学习,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最后一位“平民”介绍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说明,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他们却一贫如洗,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从而归纳出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

教师帮助学生在听讲解的基础上认识:(1)商朝奴隶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迸一步的发展和巩固;(2)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 周西周这一小组的同学以周武王的身份首先讲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说明周武王能火商的一个原因是他能求贤若渴,拢络民心。其次介绍牧野之战,讲清西周建立的时间、开国君主和都城。最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说明奴隶制的强盛。在政治方面强调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经济上可出示图片资料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说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学生表演小品《烽火戏诸侯》,科代表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从中找到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问:“从刚才表演的小品中同学们能找到西周灭亡的原因吗?”(学生活动)教师简单介绍东周建立的情况。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学生活动)提问:“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教训?”(学生活动)

总 结

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行生活。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夏代的同学讲述得很有条理,商代的同学解说得非常形象,而西周同学的表演则惟妙惟肖,同学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谢谢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旅行,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与学生共同画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提问:大家看黑板,你们发现这节课所列出的时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这节课出现了具体的历史年代)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公元来纪年吗?请同学们课后看“每课一得”,并完成自我测评。

最后,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

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 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略)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恩格斯说:“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按照课前准备夏、商、西周材料的方法去寻找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贴在历史留言板上,以此锻炼我们查找资料、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奴隶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手段来统治人民的。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提高识图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简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看西周分封制的模拟表演,学习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丰富的历史想象力。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封制”和“礼仪教化”,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和德行”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

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周初分封略图”,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历史短剧演出法,小组竞争与合作法。

板书设计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实行目的2、主要内容

3、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军队和刑法

2、礼仪教化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生答,教师板书)统治者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夏、商、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当时的统治者究竟是如何管理广大的疆域、统治众多的臣民的呢?今天这堂历史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第6课课题)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夏商西周时期??”一段楷体字,然后悬挂“周初分封略图”。引导学生看图并指出西周的疆域非常广大,但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又极其落后,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如此广大的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地区,就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制度。周正在总结夏、商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统治制度——分封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 (板书)师:在西周初年,周王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一个能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的控制网。那么,分封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实行目的(板书)学生回答略

主要内容(板书)师:下面,我们请六位同学为大家模拟表演周王分封时的情景,其他同学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两个问题:“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投影)学生课本剧表演2分钟。场景1:周王分封嫡长子;场景2:周王分封其余诸子;场景3:周王分封功臣;场景4:周王分封异姓贵族。对话主要内容:周王分封;受封者表示效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周王对自己的儿子、亲属、功臣和异姓贵族进行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同时还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就是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治理好自己的侯国和保卫周王;不仅周王能进行分封,诸侯也可以在侯国内进行分封;周王、诸侯等的地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周王进行分封和受对者必须履行义务。(板书)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分封制是逐级进行的。投影“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适当讲解。

周天子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引导学生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找出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而且这些诸侯国国名同今天的一些地名也有联系。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 学生回答略。作用(板书)请学生齐读“通过分封制??文化发展”一段,并用一句话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板书)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与奴隶,他们组成了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想像一下,贵族、平民与奴隶各包括哪些人?他们在当时各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分成四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第一至三组分别想像贵族、平民、奴隶的生活:第四组主要谈对这样的社会有何感想。时间2分钟,可以讨论,想像要合理,语言要精炼。(在学生发言时,注意用平和的语气纠正学生想像不合理处)“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属于贵族。贵族管理国家和人民,可以对人民判刑甚至处死他们,但人民却不能这样对贵族。全国的土地和财富都是贵族的,贵族根本不用于体力活,这些都是平民和奴隶在做。“平民”:被大大小小的贵族统治着、剥削着,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绝大多数都很贫困。但他们属于自由人,多少还有一点政治权利和私人财产,比起奴隶还是好一些。“奴隶”:来源于战俘或犯罪的人,完全属于他们的主人,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丝毫财产,干的是最苦最累的话,吃的是最差又少得可怜的食物,所有劳动成果都归主人,是“会说话的工具”。被主人任意买卖、打骂,即便被随意处死了,主人也没罪。“感受”:奴隶社会中,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平民和奴隶,贵族是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也正是平民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了解了贵族、平民、奴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后,下面我们一起来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具体要求请看屏幕。(投影“设计要求”:(1)包括所有阶级;(2)区分出阶级地位;(3)各阶级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4)简明、美观)四个组集中讨论和设计,3分钟后展示各组的成果。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组设计的示意图,并根据设计要求加以简单点评:各组设计得都不错,只是还有些粗糙,请课后各组认真加以修改,我们将把它贴在教室里。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示意图供学生参考。

师: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也必然要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又怎么办呢?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板书)在本目中,主要用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军队和刑法(板书)师(提问):建立军队的目的是什么?夏商西周统治者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目的就是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平民、奴隶的反抗。当时,周王的常备军队就在14万人以上,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从夏到西周,都制订了非常严酷的刑法,而且越来越严密。那么,刑法主要是处罚哪些人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从夏至西周,统治者制定的刑法主要是针对平民和奴隶的,而贵族犯法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这就叫“刑不上大夫”(副板书)。还有一句话叫做“礼不下庶人”(副板书),什么叫“礼”呢? 礼仪教化(板书)师:大家还记得商朝灭亡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略。

师:因此,西周统治者非常注意吸取商代的教训,一方面通过军队、刑法对人民进行暴力镇压,但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教化民心,进行“礼”的教育,让人民驯服地接受统治。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请一个同学为我们读一下课文中的有关楷体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礼”指的是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由此可见,所谓“礼”,就是每个人只能做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也就是下级顺从上级、人民顺从统治者的统治。(副板书:顺从)这和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礼”的含义一样吗?(学生举例说明古今“礼”的不同)这种礼仪教化在当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礼仪教化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教师可进一步小结:西周的统治者吸取商亡的教训,注意治民之道,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治民之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礼”和“刑”。西周的礼仪制度和暴力镇压互相配合,共同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在西周,“礼”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刑”则专门对付和镇压平民、奴隶,所以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这堂历史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时,教师在黑板上作简单的记录,如了解了分封制,学习了用示意图的方法表达观点,知道了一些今天地名的历史渊源等)课后要求学生重点复习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各组把“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认真设计、修改,第二天进行展示。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并采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

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板书设计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夏

西周东周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七七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

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

(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

(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

(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编辑在大屏幕上;(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纪设计的汇报思路;(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4)其他组质疑;

(5)展示本纪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论语》

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于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4、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教师可小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必由之路,“尊王攘夷”——讲究策略,重用人才等)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不是。当周朝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之久时,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它是一个新兴的力量)

2、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旨在联系旧知识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其他诸侯国能否去“问鼎”?(旨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还是周王室的分封国,因此不能去“问鼎”)

4、你知道“九鼎”的去向吗?(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三百年后的纪元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在位,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姬延靠着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等周王国被秦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精光)

5、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轻松五分钟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合、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

给你一个挑战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居中央)

精彩回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并充分发挥互评的作用)教师对同学们的回放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引导补充。例如发言最积极的是谁?问题提得最多、最好的是谁?哪个小组组织的汇报最精彩?谁的“战国七雄歌谣”设计得最有创意?等等。

布置作业

把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改写成剧本,或画成图画,贴到“历史学习留言板”上。教师多作业情况进行打分,计入个人档案。

第8课

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在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收集相关的生产工具资料,整理后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比较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继而分析、归纳出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变革;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耕作,是农耕史上的一次变革。

编演历史剧。指导学生收集商鞅变法的资料,通过自编自演历史剧,懂得编演历史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编演、观看历史剧,了解商鞅变法的艰辛史实,体会商鞅的创新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辩论。教学生辩论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通过积极辩论产生知识的火花。学习了商鞅变法的新知识以后,让学生通过广泛的辩论,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了解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除使用讲述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外,注重采用比较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

板书设计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2、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三、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告诉学生查资料的途径 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从已学内容(第1—7课)中或博物馆去寻找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或者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学习网址,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网址,让学生到网上去检索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

分工合作 将学生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确定各组召集人。各组分头去查找资料,了解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信息。将检索的材料写成小文章或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

编演历史剧 将有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寻找资料、自己编写脚本、排演商鞅舌战顽固大臣的历史剧。

收集资料 查找有关商鞅的资料,全方位的了解商鞅,为课堂辩论做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所搜集的资料,分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情况。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准备得最充分,介绍得最好。

在学生介绍完了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图表。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

制作材料 代表性生产工具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耒耜、蚌镰等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

铁 耙、镰、锸、锄、铲等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叫做“干耦其耘”。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谁知道商鞅?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商鞅的生平吗?

(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木,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商鞅的变法主张虽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但是顽固派大臣却极力阻挠,双方在朝廷上进行了唇枪舌战。他们是怎样进行激烈辩论的呢?请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商鞅舌战顽固大臣》。

商鞅舌战的情况:甘龙首先反对变法,他说:“圣人教导百姓,不改变旧的习俗;聪明的人治理国家,不改变旧的法制。用老办法教民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安心。”商鞅驳斥道:“治理国家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用不着去学习古代。从前,商场和周武王并没有按照古法办事,却都打下了天下。夏桀和商纣王并没有改革旧法,却都亡掉了国家。所以,反对古法不一定就错,遵守古法不一定就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富?”商鞅答:“奖励耕织。”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强?”商鞅答:“奖励军功。” 看完刚才的历史剧,同学们对商鞅的变法主张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招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秦国怎样才能富,怎样才能强,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秦国要实现长久的富强,在战国七雄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得到谁的支持?(人民)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于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使秦国的变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秦国为什么时有旧贵族的叛乱?(分封制使地方权力过大)如何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任命)怎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人民?(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如何解决经济混乱的状况?(统一度、量、衡)

经过上述启发,完成下表: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目的 变法措施 富国 奖励生产 承认土地私有 强兵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县制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同学们讨论一下,商鞅为变法而死,值得吗?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商鞅死后秦国的变法会不会失败?请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学们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

写一篇有关商鞅和商鞅变法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定。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的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

(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

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

(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板书设计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龟甲、兽骨

甲骨文

汉字

铸刻在青铜器

金文

(闻名于世——司母戊铜方鼎)

设计说明 采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展现出来,在设计上重在把握知识的线索。本课板书设计在设计时把握住三条线索:(1)“文字”线索,从线索上可以明确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及我国文字的发展趋势;(2)以“文字刻在什么地方”为线索;(3)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

导入新课设计1 通过一则游戏导入新课,游戏的名称为“简单任务的传递”。

具体操作过程:老师将一项简单任务(譬如原地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告诉学生甲,要求同学甲在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的情况下,将任务内容告诉学生乙,并最终由学生乙完成此任务。

破解方式:学生甲只要将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在纸上,就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疑: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旨在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快乐教学”的理念。在游戏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师生间互动式的交流,共同配合完成,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导入新课设计2 通过游戏导入,游戏名称为“比比划划”。

游戏规则:教师准备部分汉字的图片,由两名同学组成一组,竞猜者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猜出图片上的汉字。

注意事项:表演者不能发出声音,时间是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数目最多的一组将成为本轮游戏的获胜者。教师在此基础上同样进一步设疑,由此导入新课。设计说明:相比“导入新课设计1”,本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意识,更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猜字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含义的理解。

此上两种导入形式都将切入点放到了“文字——甲骨文”上,游戏的形式将“甲骨文”这个相对学生来讲陈旧、遥远、古板的事物,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急切找寻答案,细读一番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充分体现“寓教于学”的教学原则,形象的展现了“文字”这种特殊的传递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按照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本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第二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需要讲清“甲骨文的含义”“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三个知识点,具体操作建议:

1、播放F4的《流星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流星而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设计说明:(1)检验学生自然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种并不局限狭隘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适应了综合学科体系的理念;(2)F4的《流星雨》在全国非常流行,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流星雨》的播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学习兴趣。音乐的穿插舒缓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温馨的教学氛围。

2、设疑: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远古,人们遇到例如流星雨这些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会怎样做呢?由此导入“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含义

1、“模拟案情分析——侦缉档案”。教师设计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以刑警的身份进行模拟、想像,获胜者将赢得“神探福尔摩斯”的称号。此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什么是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都是哪些人?(3)他们都向谁占卜?

(4)王室贵族通常遇到什么事情,才会去占卜?(5)占卜人是如何进行占卜的?

2、小循环反馈。多媒体展台展示《商朝龟甲》,引导学生观察龟甲或兽骨上的裂纹呈什么形状,由(1)—(5)分析得出占卜的含义,并进一步推出“甲骨文”的含义。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相互呼应,这种紧密问题的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初步掌握收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联系时事,分析鬼神迷信思想的产生根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甲骨文的意义

本环节设计了由“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通过双向的推理论证,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手脑协调能力。

1、甲骨文——汉字。

(1)通过甲骨文十二生肖单字寻找自己属相。此设计使甲骨文以近距离的形式与学生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通过甲骨文——汉字的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分析得出“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转化而来的”。这种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教师归纳总结: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马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总结实际上是对甲骨文世界意义的阐述。

2、汉字——甲骨文。

(1)造字游戏:要求学生由“日”“月”“水”等简单的汉字想像甲骨文的书写,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2)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我国在破释甲骨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是谁? 他一共破译出多少个甲骨文单字?

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中己经破译的甲骨文单字有多少?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郭沫若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完全破译甲骨文,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明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3)设疑:“为什么说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种教学设计有“承上”“启下”两方面的作用,“承上”在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甲骨文意义”,“启下”的功能在于导人下一框题“甲骨文的出土地点”,这种设计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在结构上趋于紧密性,更显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3、小循环反馈。

(1)讨论: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结论。(2)游戏——“挑刺先生”。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句话,由学生找出错误,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句话的错误。

设计说明:两个活动的设计,前者是在于结论式的小结,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后者是在于检测式的小节,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以这种特殊的小节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由商朝开始”的理解。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由上一框题导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1、设疑:为什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就一定是反映了商朝的历史呢?此设计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回答,学生提高把握历史脉络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归纳、综合的能力。

2、进一步设疑:“千里马虽好,也要有伯乐来识”,发现甲骨文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甲骨文的?由此导出“王懿荣与甲骨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设计一个教学失误,教师似无意间将讲台上的课本碰到地上,借此提出六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书本为什么要落到地上,而不是往上面掉呢?”“牛顿是怎样发现地心引力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曾经坐在苹果树下,又有多少人曾经被苹果砸到,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同样在王懿荣之前又有多少人也见到过‘龙骨’,为什么也只有王懿荣发现了‘龙骨’的奥秘呢?”这个似乎有些“歪打误撞”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恰恰是以一种非正式的、轻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4、多媒体展示《金文》:(1)要求学生能够区分甲骨文与金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并初步把握我国文字演变的发展趋势,起到承上的作用;(2)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单了解,导入下一框题“闻名于性的青铜器”,起到启下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于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呵成一体,使得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线索。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首先从框题上分析本目需要讲清三方面内容:“青铜”“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遵循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原则,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铜

1、观察:教师要求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制品,观察铜的特性。 考虑到学生要了解青铜,首先要了解铜,而且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此环节设计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这种生活式的教学设计,也容易与学生形成近距离的交流。

2、设疑:金属铜有哪些缺点?

3、模拟空间想像:“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这种设计从语言上较具亲和力,容易与学生形成沟通,假设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想像能力,使学生自己分析得出青铜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设计的巧妙性在于教师在各个问题、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意相互的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把握住线索,逐层推进。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

本目的重点应放在两个词上,即“发展”与“高度”。

1、发展。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复述商朝铸造业的发展。通过这种设计锻炼学生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自己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脉络。

2、高度发展。

设疑: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1)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2)你们有什么证据呢?

设计说明:首先,两个问题的设计,前一个重在承上,以形成内容的上下连接性,后一个重在启下,以体现“高度”两个字,采用反问的形式加大强调的语气;其次,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资料,从种类、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对商朝的青铜器进行阐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搜集材料效果的检测,培养学生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综合的能力,及系统化、条理性的表述能力。(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设计说明:此问题设置是在总结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司母戊铜方鼎、四羊方尊的图片展示,即是对商朝青铜器高度发展的最形象的证明,也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1)评选活动——“最佳评论员”:引导学生观察司母戊鼎的造型并进行描述,并解释司母戊鼎名称的由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评论员”。

设计说明:评选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增加了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学生的描述过程实际上是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力,此外在描述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现场实验:为了使学生形成对“世界上最大的”形象认识,设计一个现场实验环节,事先准备体重称,将学生的体重数逐一相加,计算司母戊鼎相当于多少名学生的体重之和。(3)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司母戊鼎铸造工程的总设计师,你会怎样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并由此评选出“最佳工程创意奖”。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应重在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性总结,使学生明确了解司母戊鼎的复杂铸造工艺。

设计说明: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创造活动的能力。学生思考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培养了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评选“最佳工程创意奖”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操作:

①两道数学题的计算:提问形式参照《开心辞典》及主持人风格。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公斤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公斤计算,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 通过学生自己的计算,能够较为形象的了解铸造司母戊鼎的复杂。②铸造过程的六项工程难题:

为什么一定要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同时进行浇铸? 怎样才能协调好250人同时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怎样才能保证70个坩埚的铜液同时达到指定温度?

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怎样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浇铸? 设计说明:这六项工程难题设置的意图并不是在于真正要求学生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司母戊鼎铸造的复杂,由此对商朝的工匠们能够铸造出如此宏伟的青铜器感到钦佩,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根据六个“同时”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即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无论是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4、欣赏青铜器——青铜立人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尊铜像有什么特点。此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其次是通过对“青铜人的两只手握成圆圈,应该拿着什么”的想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对断臂维纳斯缺憾美的讨论,使学生树立初步的美学观念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小循环反馈。

(1)通过一道判断题的形式进行此框题小循环反馈:即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讨论“司母戊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播放“中国入世”“申奥成功”和“中国足球队冲入世界杯”录像剪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由此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说明:两个环节的设计一个从“古”着手,立足课本,一个从“今”着手,立足现实,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拥有着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同样也必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今天与明天。

小结

要求学生以“每课一得”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设计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又是对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锻炼,体现了师生互动式教学原则。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分析 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将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改为“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意图在于强调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另外,这样改动还能与“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2、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洋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3、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

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4、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白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请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同时放映相关录象片)

讲授新课

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学生活动: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伟人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百家争鸣

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征。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讨论分析儒、法、道三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法、道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做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课间短剧和辩论词选)附二 学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的观点谈谈你对校风建设的看法。附一 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一)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学生甲

孔子

众学生

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安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息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捋胡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因材施教

学生甲

孔子 学生乙

子路 学生丙

曾参

孔子:(在书书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简也掉在地上)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如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认同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了。

(二)课间辩论:儒、道、法三家辩论词选

学生A: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B: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治国,治国,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而变性,改邪归正吗?老虎从小养到大,最终不也是善性难改,把自己的主人给吃了,又何况是那些坏人呢?如果只会待人温和,那些坏人岂不是逍遥自在,更任性妄为了吗?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国之道合理的话,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制度规章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加以惩罚,这样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相对应了吗?

学生C:儒家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在两个极端内: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会太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学生D: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是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中原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因为毕竟人和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的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仁”和“礼”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治”。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顺其自然,你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学生E: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绝不是消极避遁,因其终极目标仍是“治”。如果说儒家的“仁”“礼”是温情脉脉的精神鸦片,那么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用得好,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用不好,则会成为自我灭亡的武器。

学生F:我认同的是道家,因为如果像儒家这样,无视个性的差异,蔑视个人利益,那思想就越来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创造力,我想这也是使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学生G: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若。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百姓,做错了事儿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吗?

学生H: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即使它能把国家管理好,把人民整治好,但它能管住的只是一个空壳,久之,民众一定会对这种“刑罚”有所反抗。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把屠刀帮助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同时也成为秦朝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古时候跳回现实生活,就拿学校做比喻,你要校风好,难道就要老师上课拿着一把戒尺,谁不认真听课,就猛地一下往他打去;谁做错事,哪怕是一点小事,也要严厉地惩罚他吗?不是的,这样做只会使他们更加讨厌上学,讨厌学校,变得更坏、更反叛。如果你“无为而治”,虽然到最后“无为而无不为”,但中间那段时期,你的校风差得无可挽救,谁也不会再听你说。如果用“仁”和“礼”来教化学生,和他们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无论从校内到校外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陈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时间和位置以及编钟出土的地点,以加强时空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冰父子,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创造的典范。

依据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结构及作用,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像力。由课文内容及提供的资料,了解编钟的由来和音区的构成,提高阅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运用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通过制作都江堰、编钟及修堰的竹笼等模型以及互评活动,使学生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提高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都江堰与长城的讨论,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比较,逐渐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评价事物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显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认识都江堰的社会价值,从而理解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提高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了解今天大江截流的方法借鉴了李冰在江中作堰的方法,也从李冰的工程维修制度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和编钟的构成。难点: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

教学方法:活动法,启发法,谈话法。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亮点: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

辩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工程更伟大。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要求学生做都江堰等模型。

教学设计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

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

3、都江堰的维修

4、都江堰的作用

第一,课前布置学生分四组查找资料和制做都江堰等模型; 第二,上课时学生各小组介绍所查找的资料; 第三,在学生介绍时老师适时补充、点评。

讨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个工程更伟大。(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神奇的编钟(让学生发表意见)

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

2、编钟神奇在哪里

三、小结并让学生互评模型

评价内容: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造型美观与否,手工制作精细与否。板书设计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

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

3、都江堰的维修

4、都江堰的作用

二、神奇的编钟

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

2、编钟神奇在哪里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中国的江河很多,自然条件各异,自古以来洪水一直困扰着人类。那么,古代人民是如何面对洪水的肆虐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两千多年前四川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来战胜水灾的!(出标题——解读都江堰)

讲授新课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请同学们分组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从第一个内容开始依次进行。先请第一组推选你们组的代表来介绍。第一组主讲人:我们组主要是查找都江堰主体工程方面的内容,现在我代表我们组将本组查找、了解到的内容跟大家交流。

(注:有一人主讲,其他人可补充,拿模型或指图讲)第二组引言:我们组主要查找都江堰是如何修建的这方面内容。主讲人选讲边比划:(1)指着图讲,按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河堰来讲(2)实物 A模型 B大竹笼

第三组引言:我们组维修的这方面内容。(1)维修原则6字诀:深淘滩,低作堰(2)指图或用实物讲(杩槎模型)(3)实物:杩槎(macha)+木条+竹席+粘土 第四组引言:我们组主要查找都江堰工程的作用 内容包括:(1)作用:灌溉、泄洪、天府之国(2)智慧、创造(3)维修

(4)环保(5)今天的启示(大江截流)老师注意听并适时补充、讲解、引导。

关于主体工程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什么叫“堰”——挡水低坝。

2、为什么要修都江堰?

因为修郡江堰前岷江是一条害河,岷江中游地区东旱西涝,为了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所以要修这个水利工程。

3、为什么叫都江堰?

名称由来:古代一些灌溉工程,常以渠首修筑的堰来命名。都江堰古名叫“

堰”,因境内有

水江入岷江而得名。蜀汉时

堰属都安县,因此又叫“都安堰”,都江堰这个名称是南宋以后才有的。堰所在的县名先后叫导江县、灌洲、灌县,1988年灌县改建制为市,以堰名为都江堰市。

4、都江堰修建时间、所处位置、修建主持人、名称的由来。 时间:战国时期(约前256—前251年,即距今2200多年)位置: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 修建主持人:李冰父子

5、主体工程及各自作用:第一步,宝瓶口——引水工程;第二步,分水鱼嘴——分 水工程;第三步,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

6、主体工程设计的巧妙。

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自动引水分流、调节两江流量和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证了灌溉区的用水需要,又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和一大奇观。

关于修建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为什么要修宝瓶口,遇到什么问题,是如何克服的?

只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室瓶口,怎样才能让水更多地往东流入宝瓶口呢?从而引出要修分水鱼嘴。

2、为什么要修分水鱼嘴,怎样在江中修坚固的堰堤,为什么分水鱼嘴要有弯度? 为了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在江心修筑分水堰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因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开始修筑分水堰时,他们采用往江心抛石块的办法,结果没有成功。因为,抛下去的石块,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怎么办?岷山一带盛产大竹,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来装东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启发。他请来许多竹工,让他们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再往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让民工将沉重的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大江底。结果大竹笼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周围再用大石头加固,就这样分水大提终于建成。由于大提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室瓶口,江水经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从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难,用竹笼装卵石来截流的办法也沿用至今。(请大家设想,分水鱼嘴修成什么形状好呢?教师提示:设想鱼嘴两边如果修成直的,会是什么情况;如果修成弯的,有一定弧度,又会怎么样?——减缓水流速度、使江水流向宝瓶口)都江堰工程修到这,西涝东早的问题已解决,工程似乎可以完工了,但为何还要修飞沙堰?

3、为什么还要修飞沙堰,堰的高度有讲究吗?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同样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关于维修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引言。

两千多年来,随着时光流逝,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有的澳没于黄沙,有的早已废弃。如: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变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荒废,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永葆青春,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农田达上千万亩。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什么原因使都江堰历久不衰?其奥秘何在?(除了合理的位置、科学巧妙的设计和牢固的修建这些因素外,还与长期的维修是分不开的!)

2、维修的原则。 深淘滩,低作堰。

3、是如何维修的? (1)用淘河床挖出的砂石培高、加固堤岸,一举两得。(好聪明!)(2)宝瓶口的沙不能淘得过深也不能太浅。

(3)每年维修时,要砌好分水鱼嘴——因这里易被江水冲损。

4、维修都江堰的具体做法。

为了充分发挥都江堰的功效,保障都江堰工程的质量,李冰还建立了维修制度。每年进行维修,以除掉江中淤积的泥沙,对工程的薄弱环节和损坏部分进行修筑。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0月底霜降时节进行维修,因为这时岷江的流水量最小,最容易控制。李冰就抓住这一时期,组织民工进行抢修。首先在鱼嘴西侧用一种称为“杩槎”的截流装置,将外江水截流,使江水全部注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里淤积的泥沙。“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国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一般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维修完毕。这时再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床,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维修工程。在维修过程中,李冰还总结了维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维修的六字口诀,这就是“深淘滩,低做堰”。意思是说在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时要尽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较浅,流水量太小,难以满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飞沙堰时,堰顶则尽量要修筑得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节能够泄出比较多的水量,保证在玉垒山东岸的成都平原不出现洪水灾难,使人民免除水患,边上安定的生活。

关于作用

老师准备如下资料,适时拾缺补漏:

1、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造福了当地的人民。

2、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类,至今可灌溉土地千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所以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古代文化遗产”名录。

3、都江堰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局合理,配套严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当时条件那么艰苦,而人们还能造出规模这么大、效益这么好的工程,真伟大!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重在疏导,体现了古代先民战胜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能力。我们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

4、从都江堰化水害为水利,我们应该明白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如果人类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分力,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小结各组的发言 老师:同学们查找了解到的内容很丰富也相当完整,真不错!老师将同学们的介绍进行小结。(电脑出示:修前——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全景等图)评价各组表现

原则:内容、科学、全面、表达、合作、风度。辩论

老师:由于都江堰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巧妙,不仅使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为荣,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赞赏,许多外宾参观了都江堰后情不自禁地说:都江堰是中华民族勤奋智慧的象征,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不愧为文明古国!江泽民、李鹏对都江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电脑出示江泽民、李鹏的评价)秦国及后来的秦朝有三大工程:都江堰、长城、灵渠。我们知道,长城也是很伟大的,那么,都江堰与长城相比到底哪个更伟大? 请同学们议论一下,并推选出代表来发言。

请注意:回答的同学要求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说明理由。(学生讨论略)老师:同学们讨论很热烈,老师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老师认为都江堰伟大,长城也很伟大,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定论。

大家激烈的讨论,说明了两者各有千秋,两者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更说明了我国先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

我国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除了在都江堰和长城上体现出来外,在音乐方面也可充分地体现出来。请大家欣赏音乐。(出音乐——《金楚雄风》)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编钟及题目)神奇的编钟 老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做的编钟与古代的编钟研发出声音对比,考虑为什么说战国的编钟是神奇的编钟,它神奇在哪? 学生:

(1)一个铜钟奏出两种不同的乐音,太神奇了!

(2)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挖掘出后仍音域宽广,音色优美!(3)编钟到底是怎么做的?

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呢?

(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2)神奇的编钟;(3)雄伟的长城;(4)能工巧匠鲁班。

从以上这些方面让我们感受到先民的高度智慧与巨大的创造力,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充满智慧的民族,这种品质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互评模型

老师:同学们手很巧,动手做了都江堰与编钟的模型,现在我们来评价一下,谁做的模型最好。

标准:科学、合理、外型美观、手工制作。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活动主题

主题词: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今天”(1949—2003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北京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 (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

(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北京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北京行政区图,张贴有关贵阳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本册书的前言就己经告诉了大家,历史就在你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历史就是己经过去的一切,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但人们却能从中察往知来,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就是你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你们去汲取。我们生长在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长大了建设北京,“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吧。首先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由来。学生:(略)

老师:这位同学的介绍既精炼又正确,谢谢他。下面再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利用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概况”。(学生介绍略,然后老师总结)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1949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内容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墙上贴出的这些老照片当中,我们可以想像出什么?请举手回答。生:(回答略)老师总结:刚解放时,北京经济落后,城市破旧,人民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萧条,商品匮乏,交通闭塞,基本处于封闭状况。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第二组的同学代表 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并把表中的内容与1949年表中内容加以比较。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把1949年与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加以对照,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北京,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为北京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北京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下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变化的情况。生A:主要介绍近二十年衣着方面的变化。

老师总结:在穿着上,我们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那时是一衣多季,每年每人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领了一年又一年,衣料主要是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物。人们的衣着式样老套,颜色单一,男女老幼不分,衣着基本上是为了遮体避寒。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衣着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女士们穿上了各式套装、裙装。不同季节穿的服饰让人眼花绦乱。衣着消费从遮体避寒到追求时尚款式和质量。

请家长代表甲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食品消费的变化(可以事先录音):食品消费从票证定量维持生存到追求营养口味。谢谢家长。

请家长代表乙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居住条件的变化:告别没有卫生设备、上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窄小潮湿的住房。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座座新建的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到2003年,住单元式配套房的家庭已达%。绝大多数家庭彩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北京城乡居民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水平。

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乙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市人民出行的情况:告别乘车难,车少人多、道路差的烦恼,如今地铁、城铁、大巴、中巴、的士,普通车型、豪华车型任你选择,火车四通八达,飞机航线增多,使人们感到出行十分方便。

下面我们放几段录像,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近二十年来,北京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五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近二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录像,略)

录像放完了,就刚才提的问题,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竞赛。宣布规则:首先是必答题,老师随意在每组中抽一名同学回答,答对了小组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然后进行抢答,答对了给小组加20分,答错了扣10分,最后哪个组的分数最高,就是今天的优胜组。请记分员同学做好记录。(抢答赛,略)从以上同学们和家长的发言以及有关录像、资料、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昔日的北京,已经成为历史,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北京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北京与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宣读他们模拟给市委、市政府的建设北京明天的建议书。(宣读略)(总结)从同学的建议书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北京儿女们希望家乡更美好的强烈愿望,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北京人民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市、开放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我们深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活动说明 教师: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五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同学们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第一,北京市和每个家庭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正确指引、贯彻执行;(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市;(3)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4)北京市的优越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温和的气候;(5)北京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切身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通过调查,我们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尽管同学们的收获不同,但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第四,同学们能积极主动查阅资料、收集实物、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及建议书,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说明我们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五,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建设北京。

教学评价

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市建国五十五年来和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并且知道以上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方法

查检法,评比、展览法和回访法。

过程

老师对四个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撰写的小型调查报告、填写的表格及模拟建议书等进行抽查。每组组长对全组同学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登记,并组织全组进行评比,评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展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对本组调查的内容进行介绍,在抢答赛时,必答题部分尽量抽平时成绩中下水平的同学回答。师生交流: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谈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采访参加本节课学习的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历史课堂,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

评价总结

能参加本次调查活动,收集部分资料者均为合格。

比较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能查找资料、填表,能写出小型调查报告,能写出北京概况,能模拟写出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北京的建议者视为良好。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主动争取发言,经小组评定为本纪优秀,或作品进行展览者为优秀。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秦的统一(前221年)

“纸上谈兵”

二、秦末农民战争.

秦的灭亡(前206年)

“揭竿而起”“破釜沉舟”

三、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前202年)“洪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复习战国形势

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1、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

(选学生回答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出示“战国形势图”)

2、谁能把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老师绘制的战国形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指导一学生将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图中,其他同学回忆并互相验证、巩固七个诸侯国名称及位置)幻灯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

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10-12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7-9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4-6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模版(1-3课)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访问:七年级 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内容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目标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历史教案模板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