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3-05-04 17:40:1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最新整理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调研报告.docx最新整理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调研报告

  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调研报告

  20xx年以来,为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我局严格按照区人社局的相关通知要求,认真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现按照相关《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XX区政府系统股级及以下公务员网上平时考核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展开自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共有股级及以下公务员1人,为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组织保障,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明确专人负责公务员网上平时考核工作相关事宜,按照程序进行网上日常考核工作,加强工作纪律和作风建设,同时认真记录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目前我局相关人员已全部按时间节点完成了网上平时考核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和急躁情绪,对平时考核工作认识不到位。

  二是于业务繁忙,学习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大,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建设一支懂政治、业务强、素质高的财政队伍;二是继续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用人管人机制,在严格执行人事部门要求的同时,结合部门特点开展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三是进一步严格程序,规范运作。切实加强考核检查力度,除了网上平时考核外,还要将全局重点工作、涉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性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及时、如实检查通报考核情况,将平时考核作为促进机关规范运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平台。

篇二: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1年公务员调研报告4篇

  本文书目2021年公务员调研报告乡镇基层公务员行政实力调研报告乡镇公务员调研报告公务员培训调研报告

  我市公务员管理处对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组织了调研。特地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各市(县)区、市直各部门刚好组织自查,回顾总结了近几年的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状况,上报了书面汇报材料。接着我们又到宜兴市、北塘区、滨湖区、惠山区等进行公务员考核工作实地调研,并召开了部分市级机关公务员考核工作专题座谈会。

  一、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现状

  总的来看,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发展是健康的,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优秀比例的驾驭,考核结果的兑现等,能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操作。各地各部门在考核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一)领导重视,摆上位置。提高相识、统一思想是搞好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全市在经过多年考核实践的基础上,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考核工作政策规定的过程中,很多单位的领导及公务员管理部门,在仔细总结分析考核工作的阅历教训中,越来越相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公务员履职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单位、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提高相识的基础上,各市(县)区、各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把

  搞好考核工作放上重要位置,仔细组织,落实措施,坚持考核质量,扩大考核效果。很多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考核工作,有的还亲自动员部署,抓好每个环节的措施落实。

  (二)建立制度,规范考核。建立制度是规范考核工作,提高考核效果的重要措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方法》的出台,为全市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多年来的实践探究,逐步使大家相识到,任何工作仅有制度框架,假如没有针对性的详细措施和操作方法,就难以坚持和奏效。对此,很多机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探讨出台切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如滨湖区出台了《滨湖区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实施方法》,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运用、几类特别人员考核等次的确定等五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区属各机关单位,规范了区管干部的考核工作。市规划局为加强平常考核,相继出台了《市规划局机关效能考评方法》、《市规划局机关内部管理考核方法》,把全局工作详细分解为公共工作、业务工作、重点目标、其他工作四部分23项,工作目标的分解细化,使考核工作有了详细内容;同时每季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使机关年度考核有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市房管局制定了《房管局日常考核规定》。市法院系统建立了法官业绩档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审判质效指标、庭审实力和调研实力一一存档,作为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依据。市公安局、市地税局依据摊子大、管辖范围广、公务员人数多的特点,将基层派出所、税务所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依据不同业

  务、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在年终对基层所工作目标考评的同时,一起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使考核工作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考核指标量化细化,考核措施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定性定量相结合,增加考核的科学性。很多单位在考核实践中,顺应形势发展改变,不断创新考核的方式方法,使考核工作常抓常新,具有活力。如有的单位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将民主测评、民意测验引入考核之中,在不违反考核程序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个人述职述廉结束后,增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这一程序;有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上,广泛听取群众看法,既发扬了民主,提高了群众参加考核的程度,又便于领导驾驭公务员的全面状况,群众公认程度。团市委在年终考核中,让基层团干部对团市委机关干部进行测评,扩大了参加民主测评的范围,广泛听取了基层的看法。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的引入,拓展了考核工作视角,使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四)创新考核方法,提高考核效能。要使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有较大的转变,创新考核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主动探究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化管理建设。在借鉴省人事厅组织开发的信息化考核系统及兄弟城市阅历的基础上,与市人才信息与技术服务中心一起,共同探讨开发《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8月在市人事局机关试用,在多次听取各方面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之后又在10个市级机关试点运用。从试点运用的状况来看,这个系统尽管还有很多地方须要进一步改进

  和完善,但在强化岗位职责和个人工作目标的考核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的考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仔细组织下,考核工作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公务员考核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些都影响了考核效能的发挥。

  一是相识上还不到位。个别单位的领导和少数公务员,对考核工作意义的相识未完全到位。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少数单位对考核工作的形式、方法缺乏创新,满意于依葫芦画瓢,考核中只图形式不求实效;有的把考核工作当作是负担。相识上的偏差影响了考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制订适合自身职能和特点的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公务员考核仍旧停留在自我总结、定性考核阶段。定性考核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方法,印象和人为因素很大,简单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是考核标准驾驭不严格。从近五年考核等次分析,全市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比例极低,约占到参与考核人数的0.09%;事实上高比例的称职以上等次并不能与高素养的公务员队伍之间简洁地划上等号。有的领导常常埋怨对公务员管理缺乏措施和手段,公务员之间忙闲不一,工作推诿、扯皮,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但又不运用公务员行为规范、纪律、辞退、考核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以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特殊是在对待违纪公务员的处理和确定考核等次上,心慈手软,抱着息事宁人的看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定基本称职、不称职的放宽确定等次的标准。有的单位为达到回避冲突的目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时完全依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的结果,有的甚至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确定优秀等次,这种不以工作实绩为基础,仅凭测评结果确定考核等次的简洁化做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少数单位驾驭的标准不严格,采纳的方法具有随意性,挫伤了仔细做事的公务员的工作主动性,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肃穆性。

  四是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以前有些单位曾将公务员平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的结果,与单位发放的奖金及目标奖挂钩,强化了考核激励作用。由于市级机关实行了统一标准的津补贴,各单位不能再发放奖金,平常考核无法与奖金挂钩,年终考核的结果虽然与工作性津贴挂钩,但额度大大降低,与平常考核结果不相关,考核的激励作用受到肯定程度的影响。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上没有体现出优先考虑的原则,影响了公务员争当优秀的主动性。

  三、对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思索与建议

  规范的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公正的考核是激励公务员尽职干事的导向,严格仔细的考核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有力措施。因此,不能满意于现有考核模式和习惯的做法,要不断解放思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考核工作,不断探究考核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公务员考核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为指导,以上级有关公务员考核规定为依据,建立以岗位职责和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果效为基础,以定量与定性考核、日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为主要方法,以信息化考核考评系统为依托的公务员考核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体系上求突破。由于各机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同、岗位职责不同,采纳内容笼统的考核目标体系,很难使各单位都达到考核实效。因此,全市各机关部门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拓宽思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究适合本单位、本系统,既简便易行,又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结合市确定的重点目标和部门工作目标,联系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形成具有自身部门特点的目标考核体系,使考核目标成为公务员尽职的导向,效能建设、部门管理的措施。

  (二)在考核方法上求突破。目前大多数单位公务员考核仍停留在定性考核阶段,必需逐步向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向努力。各机关部门要依据自己的职能特点,把业绩量化划分为若干单元,设定完成日常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量化值、创新工作量化值、创优工作量化值等,强化业绩的量化考核考评。总之,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避开考核工作凭印象,评优评先搞平衡的做法。同时,要依据考核目标体系,搞好平常、季度、半年考核工作,发觉公务员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刚好指出订正,防止年终考核算总账。总之,做到平常业绩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导

  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三)在考核手段上求突破。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公务员考核工作也必需与时俱进,建立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技术平台,用好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在市级机关加大推广运用的力度。有条件的市(县)区机关也都要借助网络和现代化办公条件,将平常考核中的工作安排、工作记实、领导评鉴实行网络化操作,以增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提高平常考核的效率和业绩量化考核的精确性。要在广泛运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的功能,为提升公务员考核工作供应技术支撑。

  (四)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求突破。《公务员考核规定》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还比较原则,要在贯彻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拓宽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加快与考核工作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探讨。要依据考核状况选调优秀年轻公务员出国培训和特地培育培训,加强优秀公务员的多岗位沟通培育;对基本称职、不称职以及末位公务员要组织提高培训,建立待岗、降职机制,以加大考核工作的激励、鞭策作用。

  乡镇基层公务员行政实力调研报告2021年公务员调研报告(2)

  |返回书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须要大量的基层公务人员干脆引导、指导和服务。因此,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力,意义重大而深远。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县乡基层公务员的实力建设,不仅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须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须要。如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与满意新形

  势和新任务的须要,是公务员队伍素养实力建设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基本状况

  自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市公务员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历经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须要的充溢朝气与活力、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截止去年年底,全市在职公务员共有1811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53人,具有科级职务的907人,分别占全市公务员总数的2.9%、50.01%。具有探讨生以上学历的2人,占0.1%;具有高校本科学历的461人,占25.45%;具有专科学历的767人,占42.35%。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公务员为707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9.04%,35岁以下公务员441人,占公务员总数的24.35%。从总体上看,与1995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初期相比,公务员队伍在数量上趋于精简,结构上不断优化,素养和实力上进一步提高。

  二、公务员队伍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肯定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公务员队伍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肯定的差距。

  (一)公务员队伍整体素养与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差距。临湘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急需一大批驾驭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外贸、农业、旅游、畜牧养殖和各类法律法规学问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来支撑和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

  发展。而目前我市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公务员相对缺乏。虽然从比例上看,具备高校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67.8%,但大部分是参与工作后脱产、半脱产、函授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对经济政策和管理学问驾驭不够充分,因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指导基层,切实为农服务。

  (二)基层公务员处理突发事务、应对困难局面的实力偏低。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务不断出现,面对困难局面,不少基层公务员不去相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和冲突,常常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到市、赴省、上京”的上访事务时有发生。

  (三)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力偏低。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加,公务员依法行政实力已相对滞后。有的公务员受传统重权轻法思想的影响,不敬重法律法规,工作中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违法施政;有的对上级、领导的招呼言听计从,从不考虑群众利益和法律后果。

  (四)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思想不够先进,观念陈旧。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将成为制约全市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二是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些部门、单位受利益驱动,过分强调部门和单位的权力,却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在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或

  只管理不服务,严峻存在着服务缺位、管理错位和执法越位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发展的质量和进程。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索

  众所周知,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干脆、最亲密,大都担负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是引导群众主动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其实力建设的优劣不仅影响民心向背、事业兴衰,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更须要提高五种实力,发挥五员作用。

  (一)提高公共服务实力,当好为民排忧的服务员

  皇粮国税的取消进一步彰显出政府转型的决心,说究竟是政府从审批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小政府,大服务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当然,政府的服务离不开广阔基层公务员的仔细贯彻和详细操作。因而,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实力便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实力,首先要彻底破除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从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真正解决好为群众与靠群众的问题,自觉做到时时想群众,事事为群众,到处靠群众,无私奉献,甘当人民的服务员。其次,要真心埋头基层工作,擅长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基层工作的重点是三农,但涉及的领域却包括经济、教化、科学、文化、卫生、民政、司法、公安、安排生育等多个方面。面对困难的工作,基层公务员必需仔细

  克服服务缺位、空位,管理错位、越位的弊端,切实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动身,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供应更多、更好的服务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高效服务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实力,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

  搞好协调服务,发展农村经济是旺盛乡镇、富有群众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实施,其行政职能进一步发生转变,指导服务功能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广阔基层公务员,要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实力,在为群众生产生活供应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值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实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加强对市场学问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对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的相识;其次,要擅长结合当地实际,自觉运用市场规律指导农夫的生产生活,特殊是在围绕单户农夫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重点搞好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夫增收。再次,在指导农夫依照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还要从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动身,统筹好乡村、区域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通过政府有限的管理,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不和谐音符,努力把蛋糕分好,切实增加广阔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自信念和主动性。

  (三)提高依法行政实力,当好知法遵守法律的示范员

  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广阔基层公务员由于身处执法

  不会措置,片面地、孤登时看待和措置问题和冲突,常常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年夜化,从而导致“到市、赴省、上京”的上访事务时有发生。

  (三)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力偏低。跟着我国依法治国历程的加速和人平易近群众法令意识的增加,公务员依法行政实力已相对滞后。有的公务员受传统重权轻法思惟的影响,不敬重法令律例,工作中滥用权益,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目无纲纪、为所欲为,违法施政;有的对上级、率领的号召言听计从,从不考虑群众好处和法令后果。

  (四)公务员队伍作风培植亟待增加。一是思惟不够前进前辈,不美观念陈旧。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况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闲、不图立异等问题,这些将成为制约全市投资情形改善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成长的“瓶颈”。二是处事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些部门、单元受好处驱动,过度强调部门和单元的权力,却轻忽了应尽的义务,在工作中重打点轻处事,或只打点不处事,严峻存在着处事缺位、打点错位和功令越位等问题,制约了全市成长的质量和历程。

  三、增加下层公务员队伍培植的几点思虑

  众所周知,下层公务员与人平易近群众的关系最干脆、最慎密密切,年夜都担负着团结群众、处事群众、培植农村、不变农村的重任,是指导群众主动成长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其实力培植的口角不仅影响平易近心向背、事业兴衰,更从某种水平上促进或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成长的历程。为此,笔者认为,增加下层公务员队伍培植,更须要提高五种实力,阐扬五员浸染。

  (一)提高公共处事实力,当好为平易近排忧的处事员

  皇粮国税的打消进一步彰显出政府转型的决心,说究竟是政府从审批型向处事型的变更。小政府,年夜处事已不仅仅是一句浮泛的口号,而是党在新时代坚持与时俱进、以酬报本,为促进社会协调成长所迈出的坚实轨范。当然,政府的处事离不开泛博下层公务员的当真贯彻和详细操作。因而,提高下层公务员的公共处事实力便成了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使命。提高下层公务员的公共处事实力,首先要彻底取销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惟,树立一心为平易近的公仆意识。从思惟上、激情上、作风上真正解决好为群众与靠群众的问题,自觉做到时常想群众,事事为群众,到处靠群众,无私奉献,甘当人平易近的处事员。其次,要真心静心下层工作,长于解决群众的现实坚苦。下层工作的重点是三农,但涉及的规模却搜罗经济、教化、科学、文化、卫生、平易近政、司法、公安、准备生育等多个方面。面临困难的工作,下层公务员必需当真战胜处事缺位、空位,打点错位、越位的短处,切实从群众的根柢好处动身,在为群众解决现实坚苦,供应更多、更好的处事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自身的精采形象和高效处事不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全力营造协调、融洽的人文环境。

  公务员培训调研报告2021年公务员调研报告(4)

  |返回书目

  依据自治区人事厅的支配,现将我市公务员培训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十年来,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阅历

  1996年我市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到位,公务员管理的各项法规有效运作。十年来公务员培训工作根据自治区人事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朝着有序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主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为核心的培训体系。

  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推行,使我市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养明显提高,以适应入世须要,提高工作技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培训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根据“围绕一个主题,完善两个机制,实现三个突破,抓好六项培训”的思路,使培训工作有序的开展。围绕公务员实力建设这个主题,完善了安排调训和培训考核机制,实现了培训内容,教化形式和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抓分类培训,注意层次性。以县级干部重点培训——科级干部优先培训——一般干部强化培训为主线,每年都把县处级干部和优秀中青年科级干部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抓不舍。

  近5年来,每年举办县级干部培训班2期,每期2—3个月。目前已有600多名县级干部参与了培训,县级干部已全部参与轮训。举办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期,有300多人参与培训;举办科级和一般公务员培训班十几期,有1000多人参与培训。培训中我们还始终坚持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举办不同类别的短训班。几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妇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党外公务员、乡镇(街道)公务员和团干部培训班40多期,有近2500人参与了培训。

  2、抓按需培训,注意针对性。形成了以政治理论——现代学问——岗位技能为主的培训。坚持

  “缺什么,补什么,须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绽开展针对性培训。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培训内容上基本形成了政治理论,现代学问和业务技能三个固定板块,并有重点的开展公务员学问、现代科技学问、依法行政等培训。

  3、抓重点培训,注意好用性。形成了以主体班一一专题讲座——在职自学为主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坚持三位并举,对重点对象通过主体班进行培训,对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专题讲座,请知名专家学者辅导,对工学冲突比较突出的公务员,实行在职自学、系统驾驭实力建设中的应知应会,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在职自学为基础,以主体班为重点,以专题讲座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先后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依法行政》、《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公务员世贸组织读本》等。并组织相关部门公务员参与了宁大网络中心举办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培训。

  4、抓多样培训,注意实效性。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调研——集中探讨为主的培训方法。培训中把握公务员的认知规律,体现成人教化的特点,在讲课本的同时支配肯定时间进行座谈探讨或进行社会调查,使学员在学习中思索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调研,在调研中找寻对策,从而真正提高公务员在行政管理中的驾驭实力。

  5、抓规范培训,注意科学性。形成以约束——考评——激励为主的培训管理体系。市委依据我市干部队伍实际,先后制订下发了

  《1996—XX年银川市干部教化培训规划》、《银川市XX—XX年干部教化培训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我们制定了

  《国家公务员XX年—XX年培训规划》,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坚持公务员培训与考核任用相结合,推动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化的实施看法》,制定了《银川市国家公务员证书管理方法》,明确规定每个公务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并建立培训登记考核制度,培训学时可集中运用,也可分散运用,五年为一个周期,不按规定参与培训或培训考核的不合格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称职等次。同时今年初又起草上报了《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培训规定》,近期将以银川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6、抓系统培训,注意开放性。形成了以行政学院——高等院校——部门为主的培训体系。1996年市委提出了“加强党校建设,建立行政学院,把党员领导干部教化培训,公务员以及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结合起来,建设好一个基地,培育三种人才”的工作思路,我市把行政学院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划拨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扩教学楼,初步形成了一个设施完备、环境美丽的培训基地,从而使培训的整体功能进一步辐射。在抓行政培训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想方设法拓展市外培训,先后与区行政学院,唐山市行政学院,深圳行政学院,西北农大等合作开展培训。同时各部门又以部门为中心开展了专业学问培训,从而使我市培训工作形成了以市行政学院为主要阵地,市外培训为拓展,基层为主要补充的开放格局。

  过去的十年里我市干部培训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提高了全市干

  部队伍的整体素养。市委和政府在抓好干部教化,公务员培训的同时,还注意抓好在职干部党校业余班的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化。因此十年来我们的工作阅历是:

  一是制定方案,细心组织,加强指导,是推动培训工作顺当开展的有力保证;二是培训求实,方法求活,思路求新,是保证培训工作在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键;三是结合实际,注意效能,适应须要是推动培训工作跟进时代特点的重要依据;四是健全制度,强化机制,加强管理是保证培训工作紧而不散的有力措施。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

  加入wto后给国家公务员带来了明显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们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是:

  1、经费紧缺。培训教化经费在

  “财政”中缺乏相应的保障。尽管人事部和中办对公务员培训经费有明确规定,但落实到基层难度比较大,缺乏财政的投入。公务员培训管理部门也没有集中运用的经费,因此有些公务员培训项目难以落实。

  2、公务员中的学习爱好不浓,主动性不高。单位的学习也缺乏新意,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从公务员的实力建设上下功夫。集中培训过程中,每当调训任务下达后片面强调工作忙离不开。有的单位领导对下达的培训任务当成负担,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有消极抵触心情,致使有的人反复培训,有的人在培训周期内享受不到公务员培训的权利。

  3、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缺乏敏捷性与多

  样性。特殊是短训班讲座呆板,缺乏活力,有的老师长期用一个讲稿,举用一个案例,目前教材是自治区指定的几本书,教学形式实行老师讲,学生听,在时间紧,课程多的状况下,课堂灌输,一刀切,使学员产生厌学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热忱。同时对学员想学什么学问,须要驾驭到什么程度缺乏了解,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4、领导干部对公务员培训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内在动力不足,存在培训结果运用与晋升职务相脱离现象。部分干部虽然职务上去了,而履行岗位职责实力的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有些单位领导意识不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身学问老化,实力转低,出现了“结构性淘汰”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对本单位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缺少支持。

  5、党校与行政学院管理体制不明确,职能不清。人事部门缺乏对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国家人事部确定的五项指导原则难以落实。

  6、缺乏组合式的动态办学培训。目前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按市委要求统一在市党校进行,由市党校指定教学老师,设计教学方案,难于按公务员的需求组织教学点和培训班,与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按需选择基地,选聘老师,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培训质量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

  三、关于如何相识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今后培训的思路和重点有何建议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的职能,行政管理方式和公务员队伍的学问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认为。

  1、要强化措施,保证培训质量。学问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公务

  员培训的理念、形式、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培训的质量关系到干部整体素养是关系到能否担当入世后工作责任的问题。

  2、培训的行为要推向市场化,树立培训工作市场化的理念。培训机构应依据市场行情调整培训安排,实行进修考察,举办论坛和高研班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

  3、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应成立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国家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定期探讨培训教化工作,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公务员培训是一个基础性的须要不断提高的事业,经费不落实,搞培训只会成为空谈,所以必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加以落实;三是筹划协调到位,国家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探讨审定培训规划,对培训内容、老师聘请、教学管理等进行支配,避开虚拟培训带来的虚拟培训效果。

  4、培训范围推向全员和内容的国际化。对每一个在职的公务员都要保证其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目前状况看公务员对世贸学问和世贸规则知之较少,甚至不知,懂得国情,熟识市场经济规律,驾驭世贸组织规则的复合型公务员数量太少,因此要实行措施强化培训。

  5、培训与运用,利益挂钩对接。实行培训登记和公务员理论培训准入制度,对没有参与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在提拔、晋级、增资等方面赐予一票限制权。

  基于上述相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

  (1)制定各级各类公务员的实力标准。依据公务员职业发展和政府

  工作须要,确定培训目标,根据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安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统一制定培训规划,调训教学,考试考核等工作规范。

  (2)拓宽公务员区外和境外培训的渠道。学习和借鉴外省和国外现代行政管理阅历,丰富专业学问,拓展视野,培育造就管理科学的业务骨干,有安排地选派公务员出区出国(境)进行培训。

  (3)加大培训与运用相结合的力度。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要加大宣扬力度,求,组织教学点和学习班,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严格宏观管理,实现培训机制的创新。

  (1)调控机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宏观管理制度。各级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定期对公务员培训工作作出长远规划和指导性安排,以调控培训对象、内容、质量以及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等,重要是对公务员所要达到学问标准的确定,对公务员驾驭学问和技能的认定,以及依据实际须要做好培训服务等。

  (2)约束机制。实行干部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制度,根据不同职级干部应具备的学问水平,强制性要求干部在任期内必需达到,对达不到的实行待岗,下岗或降级运用,后备干部达不到的不得提拔。

  (3)监督机制。实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培训质量评估主要通过对公务员培训的安排环节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须要及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出培训质量的优劣。培训基地资源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气,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适合的培训基地。

  (4)竞争机制。实行择优运用和奖惩制度,通过肯定程序的评比,对学习成果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赐予肯定的物质和精神嘉奖,并优先运用;激励老师进行业务创新、学问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老师赐予肯定的物质和精神嘉奖,并作为接着聘用的主要依据。

  五、关于对提高培训质量,自觉接受学历教化和公务员培训的基地、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有何看法和建议问题

  1、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对公务员进行全员培训,已具备较强办班实力和阅历的,要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

  公务员培训实行短、中、长期相结合。举办一些短期的理论讲座班,演讲会等,可聘请国内外闻名教授和探讨人员,就最新理论和动态进行讲座,给公务员输入新观念,新思维,提高公务员的创新实力。举办中长期培训班,时限为1—2年,设定考试科目,选拔优秀公务员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系统理论教化。

  2、进一步调动公务员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实行有效措施激励公务员自觉接受学历教化,对高校本科以下学历的公务员,按年龄界定提职并实行措施激励和要求其提升学历,并对学费赐予适当补助。对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务员,激励其再提升学历,财政部门应予适当保障。同时对西部地区公务员学历教化考试降低英语分数。

  3、实行措施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做好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针对老师队伍素养状况建立一系列制度,如建立老师的竞聘上岗制度,增加老师队伍的竞争意识;建立教学水平整体评估制度,督促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学激励制度,将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挂钩,激励老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老师的工资待遇应视科研成果,学生选课人数确定,对讲课内容陈旧、质量不高、没人选课的应不予聘用或下岗,每期培训要通过测评和评估对老师的授课状况打分,或网上公开评论,增加老师压力,迫使其爱岗敬业。

  针对培训人员的在职特性,建立相应制度,从根本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如建立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严格执行考试考核制度等,对

  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培训状况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将每年的培训成果与培训的出勤状况纳入全年考核,在干部的提拔、任用、定级等方面建立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真正落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

  六、关于对整合公务员培训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看法和建议问题

  要实行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认定制度,有安排把对现有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和有条件担当公务员培训的高等院校进行资格认定,明确职能,规范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充分发挥行政学院在公务员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拓展培训中心的培训业务。行政学院作为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基地要改进目前的工作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在公务员培训中发挥领先优势,创立培训品牌,形成一个以行政学院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培训考试中心为补充的培训格局。将区市两级行政学院合并成一所集公务员培训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

  七、关于对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公务员培训同时规范培训市场,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等现象的看法和建议问题

  公务员培训网络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相互协作,功能齐备,各展所长的原则,培训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公务员培训机构网络,一是建立公务员培训资质审核制度,制定培训机构资格认定方法,实行依法培训。由组织、人事、纪检等部门的联合审核,对不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求,没有结合政府管理工作实际,课程开发不明确,教材不规范,教学与探讨没有体现公务员特点的坚决遏制;二是实行公务员

  培训年度安排备案制度,对年度培训的状况与下一年培训的安排要逐级上报备案。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制定培训评估标准,运用现代化评估手段,促进培训教化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培训证书和有关培训活动以及相关的中介组织管理,对组织人事主管部门没有认定的培训班,其学时不做为公务员证书验证登记的依据;三是加大查处的力度,坚决制止以牟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公务员培训,对违规进行培训的实行强制性措施予以制止,对未经申报批准或不具备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而实施公务员培训的单位负责人按有关规定赐予通过报指责或行政处分;四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凡发觉借公务员培训名义搞违规活动的可以向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举报,由各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肃穆查处。

  延迟退休公务员工龄及退休工资如何算调研报告乡镇基层公务员行政实力调研报告论新时期下如何完善公务员考核工作2021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手把手教你学会写调研报告乡镇公务员调研报告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我的“公务员”经验

篇三: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市公务员管理处对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组织了调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各市(县)区、市直各部门及时组织自查,回顾总结了近几年的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情况,上报了书面汇报材料。接着我们又到宜兴市、北塘区、滨湖区、惠山区等进行公务员考核工作实地调研,并召开了部分市级机关公务员考核工作专题座谈会。

  一、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现状

  总的来看,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发展是健康的,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优秀比例的掌握,考核结果的兑现等,能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操作。各地各部门在考核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领导重视,摆上位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搞好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全市在经过多年考核实践的基础上,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考核工作政策规定的过程中,许多单位的领导及公务员管理部门,在认真总结分析考核工作的经验教训中,越来越认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公务员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单位、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市(县)区、各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把搞好考核工作放上重要位置,认真组织,落实措施,坚持考核质量,扩大考核效果。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考核工作,有的还亲自动员部署,抓好每个环节的措施落实。

  (二)建立制度,规范考核。建立制度是规范考核工作,提高考核效果的重要措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全市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步使大家认识到,任何工作仅有制度框架,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就难以坚持和奏效。对此,许多机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研究出台切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如滨湖区出台了《滨湖区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使用、几类特殊人员考核等次的确定等五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区属各机关单位,规范了区管干部的考核工作。市规划局为加强平时考核,相继出台了《市规划局机关效能考评办法》、《市规划局机关内部管理考核办法》,把全局工作具体分解为公共工作、业务工作、重点目标、其他工作四部分23项,工作目标的分解细化,使考核工作有了具体内容;同时每季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使机关年度考核有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市房管局制定了《房管局日常考核规定》。市法院系统建立了法官业绩档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审判质效指标、庭审能力和调研能力一一存档,作为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依据。市公安局、市地税局根据摊子大、管辖范围广、公务员人数多的特点,将基层派出所、税务所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人,根据不同业务、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在年

  终对基层所工作目标考评的同时,一起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使考核工作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考核指标量化细化,考核措施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定性定量相结合,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许多单位在考核实践中,顺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创新考核的方式方法,使考核工作常抓常新,具有活力。如有的单位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将民主测评、民意测验引入考核之中,在不违背考核程序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个人述职述廉结束后,增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这一程序;有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发扬了民主,提高了群众参与考核的程度,又便于领导掌握公务员的全面情况,群众公认程度。团市委在年终考核中,让基层团干部对团市委机关干部进行测评,扩大了参与民主测评的范围,广泛听取了基层的意见。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的引入,拓展了考核工作视角,使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四)创新考核方法,提高考核效能。要使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有较大的转变,创新考核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积极探索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化管理建设。在借鉴省人事厅组织开发的信息化考核系统及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与市人才信息与技术服务中心一起,共同研究开发《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8月在市人事局机关试用,在多次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之后又在10个市级机关试

  点使用。从试点使用的情况来看,这个系统尽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在强化岗位职责和个人工作目标的考核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的考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认真组织下,考核工作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公务员考核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些都影响了考核效能的发挥。

  一是认识上还不到位。个别单位的领导和少数公务员,对考核工作意义的认识未完全到位。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少数单位对考核工作的形式、方法缺乏创新,满足于依葫芦画瓢,考核中只图形式不求实效;有的把考核工作当作是负担。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考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制订适合自身职能和特点的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公务员考核仍然停留在自我总结、定性考核阶段。定性考核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方法,印象和人为因素很大,容易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是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从近五年考核等次分析,全市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比例极低,约占到参加考核人数的0.09%;事实上高比例的称职以上等次并不能与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有的领导经常埋怨对公务员管理缺乏措施和手段,公务员之间忙闲不一,工作推诿、扯皮,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但又不运用公务员行为规范、纪律、辞退、考核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以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特别是在对待违纪公务员的处理和确定考核等次上,心慈手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定基本称职、不称职的放宽确定等次的标准。有的单位为达到回避矛盾的目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时完全依赖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的结果,有的甚至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确定优秀等次,这种不以工作实绩为基础,仅凭测评结果确定考核等次的简单化做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少数单位掌握的标准不严格,采用的方法具有随意性,挫伤了认真做事的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四是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以前有些单位曾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结果,与单位发放的奖金及目标奖挂钩,强化了考核激励作用。由于市级机关实行了统一标准的津补贴,各单位不能再发放奖金,平时考核无法与奖金挂钩,年终考核的结果虽然与工作性津贴挂钩,但额度大大降低,与平时考核结果不相关,考核的激励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上没有体现出优先考虑的原则,影响了公务员争当优秀的积极性。

  三、对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规范的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公正的考核是激励公务员尽职干事的导向,严格认真的考核是改进机关工作作

  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有力措施。因此,不能满足于现有考核模式和习惯的做法,要不断解放思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考核工作,不断探索考核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公务员考核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为指导,以上级有关公务员考核规定为依据,建立以岗位职责和部门工作目标完成绩效为基础,以定量与定性考核、日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为主要方法,以信息化考核考评系统为依托的公务员考核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体系上求突破。由于各机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同、岗位职责不同,采用内容笼统的考核目标体系,很难使各单位都达到考核实效。因此,全市各机关部门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拓宽思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适合本单位、本系统,既简便易行,又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结合市确定的重点目标和部门工作目标,联系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形成具有自身部门特点的目标考核体系,使考核目标成为公务员尽职的导向,效能建设、部门管理的措施。

  (二)在考核方法上求突破。目前大多数单位公务员考核仍停留在定性考核阶段,必须逐步向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向努力。各机关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能特点,把业绩量化划分为若干单元,设定完成日常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量化值、创新工作量化值、创优工作量化值等,强化业绩的量化考核考评。总之,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避免考核工作凭印象,评优评先搞平衡的做法。同时,要根据考核目标

  体系,搞好平时、季度、半年考核工作,发现公务员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纠正,防止年终考核算总账。总之,做到平时业绩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三)在考核手段上求突破。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公务员考核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技术平台,用好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在市级机关加大推广使用的力度。有条件的市(县)区机关也都要借助网络和现代化办公条件,将平时考核中的工作计划、工作记实、领导评鉴实行网络化操作,以增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提高平时考核的效率和业绩量化考核的准确性。要在广泛使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的功能,为提升公务员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求突破。《公务员考核规定》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还比较原则,要在贯彻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拓宽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加快与考核工作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研究。要根据考核情况选调优秀年轻公务员出国培训和专门培养培训,加强优秀公务员的多岗位交流培养;对基本称职、不称职以及末位公务员要组织提高培训,建立待岗、降职机制,以加大考核工作的激励、鞭策作用。

篇四: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报告

  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报告

  平时考核是对公务员日常表现和工作状况进行的一项经常性考核,是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是目标管理、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开展平时考核,在遵循因地制宜、民主公开、简便易行等原则的基础上,要着重解决以下难点问题。

  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基础。很多地方和部门抓平时考核往往就事论事,思想认识问题常常被忽视。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必须认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管理的新形势新特点。必须认清开展平时考核是符合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干部人事部门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的基础平台。

  科学设置内容指标。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核心,也是平时考核导向、管理、落实作用发挥的具体体现。要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特点。个人简历既有反映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情况的共性指标,又有反映工作成果、成效和业务能力等情况的个性指标。既有能够反映一般性、整体性情况,省时省力的定性指标;又有内容具体、标准明确、较为客观准确的定量指标。

  要通过选取有限的关键业绩指标来反映最有意义的工作成果和过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指标标准要适度,要根据中心工作、考核情况、相关人员等方面变化动态调整内容指标。

  合理设置考核周期。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难点。考核周期过长,往往时过境迁,印象模糊,评价奖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考核周期过短,会占用过多时间,任务过重,总结评价可能琐碎繁杂,淹没重点。考核周期应根据单位情况、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任务以及内容指标的特点等进行设置,较为合理可行的周期为个人记实按周进行,领导评鉴按月进行。对一般公务员,周期较短为宜,领导干部应适当延长。流程性、常规性工作适于固定周期考评,项目性、专门性工作适于阶段性考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平台。随着平时考核工作的推动进展,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不同层面的作用。一是进行基础信息记录、收集、汇总、发布。二是对基础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分析、比较。三是实现跨系统跨领域信息共享,整合业务数据、社会评议、综合部门考评等信息。四是实时监控,随时了解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督导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配置资源,实现全面管理。

  切实把考核结果用起来。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保障。坚持统筹协调,强化考核结果的效力。注重沟通帮助,及时谈心谈话反馈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体现奖优罚劣,制定明确的奖惩标准和措施,对平时考核表现优异的公务员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平时考核表现不佳的公务员及时督促改进乃至告诫惩处。发挥基础作用,将平时考核累积情况作为定期考核奖励、单位人员调配和工作管理、个人职务晋升、干部培养选拔的基础。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关键。要建章立制,形成稳定长期根本的制度机制;要有独立的机构、专业的人员;要进行顶层设计,把平时考核纳入全局性工作,避免就事论事,割裂平时考核与公务员管理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大局,使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大力宣传成功经验、工作成效,坚定信念信心。

  (编辑:华华)

篇五: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公务员考录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第一篇:关于公务员考录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关于公务员考录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近三年来,××县面向社会共考录公务员220名,其中县直部门102名,乡镇118名,现将考录中需上级支持的事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调研汇报如下:

  一、关于公务员招录中,对学历层次、专业、地域、民族等条件的设定及防止“萝卜招聘”的问题。

  从近三年招录情况看,新招录公务员既有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等优势,也有结构上有待优化的不足,具体地说:从性别比例来看,2009年乡镇新招录公务员中男女比例为2.4:1,2011至2013年的新招录公务员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25:1、0.92:

  1、1.2:1,可见女性占比在逐年上升,在2012年超过了男性。从我们在乡镇调研的情况来看,由于基层要直接面对老百姓,乡镇干部都要求办村、入户,在社会维稳、土地征拆和环境整治工作压力之下,乡镇对男性公务员要求比较强烈,女性分配难度大,尤其是偏远乡镇,女性不适合长期工作。但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女性在考试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面试比男性的成绩普遍高,在岗位设置中又不能进行性别设定,女性比例进一步升高成为必然。从年龄结构来看,25岁以下的占65.3%,25-30岁的占34.7%,可以看出年龄上总体比较年轻。目前我县30岁以下乡镇机关人员基本上为近年通过公考所补充。从文化层次来看,研究生占3%,本科77.5%;获得学士学位的63.2%。其中本科生占比2011年以来分别为62.9%、77.7%、86.3%,学历层次总体在逐年提高。从工作经历来看,录用前有两年工作经历的占51.8%,不到两年的22.2%,无工作经历的25.9%。近年来积极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力度,从总体上讲,应届生的比例在逐年减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学历、专业、地域等方面有如下建议:

  学历层次:乡镇及县直无专业限制的公务员,目前设置本科学历

  较为合理,但若乡镇及县直招录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建议能放宽到大专以上。我县2013年森林资源保护,2014年水务工程等岗位均达不到开考人数被取消。

  专业:根据我们年初对乡镇人才需求的摸底调查,文秘人员、建筑规划、农林水牧三类型公务员需求强烈。从近几年不设专业招录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化工、法律、英语、机械等专业,这些专业不太适合乡镇基层公务员要求,但所需的中文和农业方面的专业在近些年已不是热门,甚至已经萎缩。我们于2011年拿出中文文秘岗位6个,只有38人报考,而且学校很少有一本的,主要是三本的学生,农林水牧专业更是很少人报考,今年我们所设的水务工程拿出两个职位,最后因报考人数原因减少一个职位。鉴于这种现状,建议适当加大农业、城建规划、水务、环保等专业的公务员招录。

  地域:近五年来,我们乡镇机关、县直部门共调出新招录公务员18人,其中调回原籍9人。从公务员工作实践来看,因平江地处偏远、工资待遇较低,再加上语言环境难适应,一些外地考录到我县的公务员均无长远打算,总千方百计找机会调回去,给我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不便。鉴于这点,能否将乡镇机关公务员招录地域限制为××市。

  民族:因我县少数民族极少,无需设定特定的条件。防止“萝卜招聘”:一是招考单位在设立招考岗位时要充分调研,设立岗位要尽量面向大众,防止招录对象群体过于特定。二是坚决杜绝人为因素介入岗位设定。

  二、如何设定最低服务年限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最低服务年限定为三年较为合适,三年以下,人员流动过快,不利于单位工作和人才培养,现阶段的五年有点过长,一些优秀人才有望而却步的心理,减少了报名人数,阻碍了竞争的激烈性,不利于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

  三、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

  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有利于激发农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带动了一部分有志于农村工作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村工作,带动了整个农村工作的发展。据初步调查,今年,我县40岁以下的农村支部书

  记、村主任达393人,比上次换届增加78人。

  存在问题: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鉴于年龄、学历、任职年限等限制,一些乡镇党委书记反映,农村优秀的支部书记还很多,但他们没有机会,打消了这部分的积极性。另外,个别农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工作表现一般,但考察并不能成为招录的主要依据。

  如何解决:

  一是要明确选拔条件,注重工作实绩。前几年,通过笔试、考核、面试招录的村主职干部整体都比较优秀,主要是有了考核这一环节,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村主职干部的业绩比较了解,但是也有人认为考核受人为因素比较多,对执行考核的人要求比较高,很难做到客观公正,而且量化难度也比较大。从今年的所录的村主职干部中,年纪都比较轻,三人中有两人都是大专毕业后到村任职,在笔试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拉开了一些只有高中文化的村干部距离,但从政审过程看,三人在村级工作中比较优秀,但工作经验都还不是很丰富,与原来招录的村支部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要层层把关推荐,坚持择优选拔将资格审查贯穿于考录工作的全过程。始终要做到坚持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全面考察、择优录用。同时,可结合村干部特点,采取进村入户、与村民代表谈心、随机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及基层干部群众对考察人选的公认度和满意度,并对各职位人选实行差额考察、择优录用。所以对村干部的考核是否要在报名后进行筛选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是招录的名额和批次要科学计划。在制定招录计划前,需认真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摸底,坚持按5:1的比例组织报考者,3:1的比例开考,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如果报考者比较少的话,宁缺勿滥,可以两年招录一批,达到择优的目的。

  四、从乡镇事业站所负责人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从总的效果来看,受到了乡镇基层党委政府和站所的大力欢迎。从乡镇党委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利于优秀站所负责人的成长,二是有利于调动站所负责人的积极性。从站所负责人的角度来看,一是使他们有了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二是工作有了盼头,如果与应届大学生一起竞争,机会很小。他们都希望这项政策继续推行并加大招录力度。

  但站在招录机关的角度看,我们认为面向站所负责人人数有限,如连年招录可能导致人员素质下降,另可否研究一下面向全县事业单位具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另外,站所负责人的招录,建议不实行试用期,如果必须实行试用期,其工资最好是通过套改形成新的工资,而不是实行试用期工资,理由是:站所负责人是具有编制和一定的职称的,如果再实行试用期工资,势必导致工资低下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五、笔试面试目前的形式很好,虽然在考生应试费用上有增加,但确保了公正、公平、公开,在社会上反响很好。若上级支持,可否免除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的笔试、面试费用,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关心。

  六、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进行单独的招录笔试。我们认为目前的招录方式可行,单独考试可能被考试对象岐视,认为都是些不好的地方,更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

  第二篇: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x等领导同志:

  首先,热忱欢迎省局领导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考官队伍建设,《xx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意见反馈和招录人才及条件设置等建议意见汇报如下:

  一、关于我市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考官队伍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情况

  (一)近五年来面试工作回顾

  随着全民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社会人才总量大幅增加,因而公务员考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给公开、公平、公正考录特别是面试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创新机制重服务,科学公正选人才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一是实现程序公开,体现面试阳光操作。程序是公务员录用面试公正与否的主线。我们着重把握了“三公开”环节:首先是工作流程公开。每次面试前,我们都要拟制“面试工作实施方案”、“面试工作人员守则”、“面试应试人员守则”、“面试评委组组建和考生面

  试顺序产生及引领办法”、“面试评委组工作人员操作规程”、“面试实施形象进度表”等七项制度规定,并制作发放《xx市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务工作手册》,将各时间点、任务主题、实施内容与具体要求和地点进行明确细化,使之行之有据。其次是抽签分组公开。根据当日面试考生职位和应考人数,按每组评委7人(含主考)和计分、计时、监督员各1人,实现差额随机预选确定顺序和面试当日差额随机确定正式人选并随机抽签决定分组的办法组建评委组。一般进行两层(考务与考生)六轮抽签。即主考、其余评委、计分、计时、监督员抽签确定所在评委组,考生随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号。为避免来自同一单位评委人数过多而“左右局势”,我们采取分层的办法,实现了同一单位评委人数不超过2人,且不许相邻而坐,并作出了人社部门评委未当选人员一律不再参与引领抽签的硬性规定。同时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将操作过程与结果全部公开,使工作人员与考生各自“对号入座”,有效防止了“事先勾兑”等现象发生。再者是全程监督公开。每次公务员录用面试,市纪委(监察局)均派出了由领导带队的监督小组实施全程监督,同时向各评委组派出专职考场监督员,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不规范的倾向与苗头。同职位面试考生在进入面试考室时,采取“填空式”的办法,即哪个评委组前一名考生面试结束,即按面试序号将候考考生引入那个考室,有效降低了面试评委与考生脸熟的机率。

  二是创新手段,不断优化社会服务。在面试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手段,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成绩当场确认。自2009年开始实现了计算机计分和面试得分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制度。面试最终得分汇总后,由主考官当场宣布,考生签字确认,既保证了面试评委公平公正打分,也确保了考生的最大知情权。

  第二及时发布信息。我们开发了公务员录用面试专用计分平台,依照面试计分规则与方法,设计了输入原始数据(评分)后自动计算的一系列程序,面试结束后即可汇总考生总成绩与职位排名。并在次日依托省人事考试专业网站、本局互联网等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公告。同时对个别考生误时、信息不畅等情况通过电话、短信等手段,传递

  有关信息。

  第三赢得广泛好评。我们摒弃传统的评判方式,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健全与完善监督运行机制,力求阳光运行与规范操作。近五年来,我市共公开考录各级各类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xx多名,使一大批外地人才落户xx,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尚未出现因公务员录用面试引发的纠纷与矛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二)面试考官队伍建设情况

  公招公务员笔试考试是根本,面试考试是关键,而评委评判则是面试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实现了六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出台规范性文件。从2007年9月起,我们相继印发了《xx市人事考试诚信记录与管理办法》和《xx市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为确保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务工作公平公正构筑了“防腐墙”。其次聘请社会监督员。同年10月,我们从市级相关单位聘请了xx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作为社会特约人事工作监督员,直接参与公务员考录面试监督工作,为人事考试特别是公务员录用面试建立了“监控网”。第三扩大面试考官队伍。2008年以来,我们会同市委组织部先后三次培训了覆盖市、县(区)两级和中央、省属驻巴部门共xx人的面试考务人员,通过适时充电,更新知识,为人事考试建立了面试“考官库”。第四是科学组建评委组。采用随机抽签软件,在面试评委组组建前按20%的差额初选,于面试当日随机抽签组建面试评委组,人员结构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科学设置了“天平秤”。第五主动防患未然。自2009年初开始,一改过去事先确定面试引领人员的传统做法,于面试当日从落选的评委中(非人社部门人员)再随机差额抽选的办法确定引领,全面堵塞了脸熟的“跑冒风”。第六是操作统一规范。最大程度坚持“三同”,即同一职位考生、同一评委组别、同一面试题本,将过去的“大锅饭”变为“分餐制”,并统一把握评分尺度,从中设置了“标准尺”。

  (三)面试考务工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

  一是考官分散统筹保密不便。现阶段,我市公招公务员面试考官主要来自于市级

  部门和县(区)组织人社系统等部门同志,由于面试工作量大、涉及考务人数多,对于统筹人员到岗和保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如县(区)人员到市里参加面试工作,需提前半天通知并住宿,而市级部门又由于人员有限,且往往脸熟,给公正评判带来挑战,需切实加强考官队伍责任管理。二是面试行政成本高。每进行一次xx人左右的考生面试,在收取规定的每人xx元费用后,我局补贴考官工作费、生活费、场地卫生费、办公用品费等约xx万元。建议将考生xx元面试费提高至xx元。

  三是请求省上专家给予系统培训。更新知识,丰富思维,规范操作,准确评判是提升考官队伍自身理论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请求省上专家在我市举办一期面试考官培训班,并由我局颁发面试考官聘用证书,有效期三年。

  二、关于对《xx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意见

  总的情况,我省出台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对于规范公务员录用、管理十分必要,及时有效破解了在公务员录用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对于市(州)公务员管理部门实施公务员录用有据可依,实施有章可循。但办法中

  三、关于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以及招考特殊条件设置等问题建设意见

  我市地处xx山深处,属艰苦边远地区。一方面,公务员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年龄老化趋势明显,全市46岁以上公务员xx人,占总数的xx%,乡镇干部同比达到xx%;低学历层次比重较大,中专以下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xx%;合理流动不够,xx年全市仅交流xx人,占公务员总数的xx%;编制普遍空缺,市、县(区)、乡镇机关平均空编分别为xx%、xx%和xx%,正式人员不足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人员补充调配瓶颈突出。当前,随着各级机关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日益强化,现有人员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但因诸多因素,致使人员难以及时有效补充调配到位。调研显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人才相对缺乏。以文秘人才为例,我市连续三年公招文秘

  类公务员,但均因无人报考而取消职位xx名。与此同时,外流各类人才达xx人,其中市本级引进的xx名人才中已有17人外调或辞职。二是人员调配不畅。特别是市级部门,如投促、经信、交通、文化等部门四面出击广揽人才,但因选中的人才因年龄、学历等非法规原因无法调动,由此形成层层缺人、层层选人、层层借人的混岗怪圈,缺乏张力的地方政策瓶颈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用。

  因此在公招上,我们建议:一是在已放开学历的基础上,户籍由过去的大专面向全省调整为面向全国,从中打破省城界限。二是县(区)以下除拿出公招计划20%用于“五项目”人员外,一律不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以拓宽就业群体。三是县以下部门公招公务员原则上设置为综合职位,不限专业,个别确需设置的也应设置为专业大类。四是对报考出生地乡镇公务员的考生给予特殊政策,即在笔试总成绩折合后加1分,以鼓励回乡创业,扎根基层。

  第三篇:公务员考录注意事项

  会议记录

  它的省委组织部,就是我们现在的省一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厅、省公务员局就是我们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有开展全省考试录用工作的权限。必要时经过省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可以在社区的主管部门就是四周这一级可以开展公务员考录工作。这是公务员法规定的,这是目前的管理体制。

  再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考试过程中的基本程序。这些基本程序既可以对我们的学习研究有所帮助,又可以对一些即将今年明年或者有那种愿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有关同学有一种普及的知识在里边。基本程序首先就是申报审核职位计划,每年的年底我们会向全省的用人单位发一个通知,要根据它本机关的编制空缺和职位空缺。现在,在各级机关,你们也听说过什么是编制,什么是职位。我个人理解,编制是一个用人单位一个机构人员规定的一个控制数。这个数字背后它的确定是由编制部门编订的,它的支撑是由财政部门供给的。经常说,编制是法定的,他从法定的秩序来制定一个编制。一个人事部门规定的是一百的编制,但你不能招一百零一人,这就是超编。你只有

  在编制的范围内招人,这就是一个编制的前提。通常说部队编制、机关编制就是人数的控制数。它不像一般的组织,你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因为你是涉及到财政分配,规范管理。他一个数字背后有一定的含金量在里边,所以说编制很重要。当然编制也分为财政全额,差

  额拨款的,还有一些所谓自收自发的。这是这是涉及到的编制经费,分为三类。刚才的简单介绍叫做什么是身份管理。就是我光一个数,假说你人事厅九十九人,我一百人,你少了一个人。你找什么人了?

  在编制的前提下,你要设置一个板凳,这个板凳上说清楚了。你是一个厅长,还是一个处长,还是一个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的,这是职别的区分。还有,这个职位它需要什么他是从从事文艺工作的。档案管理的还是财务管理的。这涉及到一个岗位具体干什么事儿。我们不是因人来设置这个岗位,假设我们有位同学条件很好,因为跟你量身定制了一个职位,那就是在社会上极力调侃的。我们现在有了编制,在编制的基础上,就要明确责任、职责范围。进行职位描述就确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职位叫做招考职位,所以大家你看。你要参加今年的国考,你明年要到哪里参加?,你可以说恩施的某某县的国税局,找一个从事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某局的计算机系统。他另外一个岗位是叫税收征管员,他们两个的要求不一样,这是职位的概念,有了编制的前提,有了职位的描述。那么他可以把这个计划申报,然后经过存存汇总到了省一级。然后有我们对外面统一发布,这样可以开始报名了!

  光有位子不行,还要有宏观的政策,那些人可以报,那些人不能报,应届生、往届生,男生、女生。这就是宏观的招录政策!那么有了宏观的招录政策,有了招录步骤,再加上职位表,就是我们的一个招录计划,就形成了招录公告!广大考生可以根据招录政策和招录计划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职位,这是职位计划。之后,在网上报名和资

  格审查,这也是现在信息化的产物!当年我报考公务员职位的时候,还要千里迢迢跑到大礼堂那边,找到那个摊位。把我的毕业证和个人情况报名、填表,之后他目测。接近十年来,都实现了网上报名。

  大家看了公告后,在网上直接点击,你报什么单位。网上就会实现报名和资格审查。这些新时期的信息化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资格公共科目考试主要是针对公务员,就是我们国家的当前条件下的公务员所具备的通用素质而设置的一种考试。目前,主要有两类科目,即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行政能力测试它是一个发展比较良好的测评方式!我们现在有些专家学者把我们当下公务员通用素质能力归纳为九条,比如说: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包括应变能力。我想这些通用素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机关里,都需要!你得跟人打交道,你得理解政策,分析政策,执行政策!有些必要的数字,有的人一看到数字就头疼.有些人写起文章来就洋洋洒洒的,但是作为机关干部、他既要有数字的敏感,能从报表中看出问题,特别是经济类的公务员里边,又要有综合分析能力。你要写调研报告,要写工作方案,这就是通用的素质!

  第四篇:公务员考录制度

  公务员考录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和考核应执行如下规定:

  录用

  一、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方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三、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四、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五、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高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六、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七、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八、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九、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十、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十一、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考核

  一、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二、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三、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

  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四、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五、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第五篇:公务员考录制度(范文模版)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弊端分析

  C08行政1班赖伟081321120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能,体现民主政治的要求,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制度的生命。可是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诸多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以保证这一先进的用人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一、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缺乏稳定性

  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于工作实际,相应的规章制度少,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目前也仅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后来出台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没有一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地位低下,缺乏相应的权威性,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这就说明政府的下属人事职能部门全权管理国家公务员,而人事部门与政府其它需要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职能部门平级,在工作业务活动中难免不受各个部门的牵制,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客观、公正、独立地对国家公务员的考录开展

  全面管理。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考试信度

  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内容与人员选拔目标的吻合程度。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设置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因素:第一,职位分类的需要。不同职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在考试中对科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对应。第二,与教育制度相衔接,从职位的专业构成寻找学校专业的“对口”资格条件,从职等的结构中认定对应的学历要求。而当前在我国公务员考试中,职位分类工作在公务员考试中没有科学体现,专业科目的考试内容往往由用人单位自己设置,这样极不科学。因为用人单位是实际工作部门,而不是考试机构,无论是笔试命题还是面试,用人单位是不应该参与其中的。这种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三)考试环节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

  考试效度是指考试内容与程序安排所要达到的合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有效程度。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有两点值得商榷:

  1.考试轮制与层次级制的问题,一是考试轮制不科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公务员招考都是二轮考试制度,即第一轮考试公共科目,进行统考;第二轮面试,包括专业考试,由用人单位负责,这其中存在漏洞。二是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如报考一般办事员与报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

  2.面试的问题。一是面试的入围比率不科学。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中,一般都在第一轮考试后采取每一职位以三比一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来安排入围人数,而不划最低分数线。我们必须承认此时此刻考试成绩是与能力素质成正比关系的,否则我们的考试就应该被否定。不划最低分数线的后果就是让一些素质很低的人通过入围,打通关系,利用面试的缺陷,达到被录取的目的。二是面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按规定面试所负担的任务也很重,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测试出如此多的能力,首先,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要科学、准确、全面。其次,面试考官要有严格的专业训练、精通面试方法、具备现代面试技术和经验,并且尤其要具备客观公正的素质。在这两方面可以说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都没有完全具备,其公平、公正性难以保障。

  二、对策与思考

  (一)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确保管理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的影响

  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有部外制、部内制和折衷制三种基本类型。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类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采取的是部内制,也就是指在政府行政系统内设置公务员管理机构。我国本来就有久远的封建专制的传统,家长制作风根深蒂固,任人唯亲。而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本身就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反对家长制、封建专制和任人唯亲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应当在制度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制度本身的目的。部内制最大的缺点就是行政长官集事权与用人权于一

  身,有碍于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应该再实行部内制,而应该不畏困难,坚决实行部外制。也就是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掌管公务员的管理大权。地位超然,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考评和选拔人才。

  (二)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务员考试选拔机构,由这个机构组织全面的考试工作,力戒用人单位参与其间。通过各方面的考试考核,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名单,向用人单位推荐,如无特殊理由,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新加坡就有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共服务委员会,这个机构职权非常大,主要负责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纪律等。该委员会是由总理直接管理的独立机构,任何人和机构不得干涉或影响其

  工作,由此保证了公务员管理上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第二,在考试轮制上实行二轮三试制,在第一轮考试中进行两试,即公共科目的考试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以两科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面试名单。第三,面试阶段要由独立于用人单位的公务员考试机构来进行,而不是如现在这样完全由用人单位主持面试。第四,对所招考的公务员要科学地分级。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大都存在着不分级别和层次的情况。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务员工作的多样性,与之相应,公务员考试选拔也应该有层次性,不同的层次和级别,要对考生的文化程度和考试内容有不同的规定,以求适才适用。

  (三)制定高权威的法律,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公务员考试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出台。法律上的欠缺,就使实际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有了极大的随意性。无论是资格的设定,还是考试科目和内容确定,以及面试的内容和方式,都受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很大,使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的大打折扣。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专门法律,减少公务员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我国目前公务员考试监督工作,也由人事部门来进行,这种制度设计,其实就是要取消对公务员管理的检查监督。建立独立的对公务员管理工作检查监督的机构已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权力相互制约中保证检

  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沿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进行,使国家真正能达到竞争择优、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也是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进步。

篇六: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两篇

  篇一

  一、公务员存在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现象。

  少数公务员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出了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引导,打牢公务员主动作为的思想根基。在把解决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问题作为重点,提出了“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其次,平时考核是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的有效手段。积极推动各部门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流程,把考核结果与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奖励、培训等挂钩,对考核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及时提醒和纠正,不断增强公务员的履职尽责意识。为进一步规范这项工作,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工作在全面铺开。

  二、基层公务员队伍不稳定,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招人难、留人难”准确地说是“招想要的人难、留想留的人难”,个中原因主要聚焦于薪酬待遇低、晋升空间窄。“本科毕业生,考到乡镇当公务员,实领月工资2500元左右,扣除房租、饭钱、回家路费,所剩无几,去年实施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基层公务员和一般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小、晋升通道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招人难、留人难”依然困扰着社会,唯有大力推动并尽快实现地区均衡发展,让各地区的人们都能享有公平正义,成为幸福的共同体,招人、留人才不难。

  三、基层人员混编、混岗问题。

  我县部分单位,特别是乡镇政府存在混编混岗情况,一般是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由于行政机关编制有限,人员老龄化严重,造成机关工作人员不足,所以在事业单位中借调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几乎没有政府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工作。建议增加乡镇行政公务员编制,加大乡镇公务员的招考数量。

  四、表彰奖励工作

  1.市(地)暂停表彰奖励项目,对县级公务员没有很大影响,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主要依靠公务员职务晋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及表彰奖励工作;公务员奖励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开展,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分工。奖励比例严格控制在在职参评人数的15%,嘉奖奖金为800元,三等功奖金为1500元,由县财政统一拨付至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统一发放,公务员表彰每年进行一次,把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嘉奖和三等功的依据,每年表彰近500人,所需经费30万元;市级劳模的奖金在全市表彰时直接兑现,医保保费20%补贴,第二年授予市级劳模每月50元补贴,因县财政经费不足未予兑现。

  2.平时考核工作:我县近几年狠抓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工,年初由组织部门确定试点单位,在狠抓试点单位的同时,确保整体推进,公务员972人全部参加考核,合格率达99%,各单位制定平时考核方案、实施细则、评分标准,每半年上报总结,大部分公务员养成每天填写“记实簿”的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单位因工作忙,业务量大,不能完全按照平时考核要求进行。下一步会同组织部门深入公务员单位进行检查,对因工作理解不到位,不能完成平时考核进行的给予指导,对拒不参加考核的予以通报批评,促进公务员平时考核的顺利进行。

  3.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建设情况:我县已成立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申诉案件,没有开展诚信档案建设。

  五、教育培训

  1.2016年公务员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39人,参加任职培训,972名公务员利用省厅公务员培训系统参加培训。

  2.存在问题:

  (1)个别公务员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学习积极性不高;

  (2)乡镇公务员部分因年龄偏大对电脑、网络掌握不熟影响培训。

  3、建议:公务员网上培训方便,时间灵活,节省培训经费,全省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是发展趋势,但是省公务员参加培训统一使用省厅培训系统,使用人员多,系统容易卡,影响学习效果,建议省厅完善公务员培训系统,满足全省公务员培训需求。

  篇二

  根据州人事局《关于自治州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实行逐项对照,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局领导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亲自部署调研工作,提出了调研方向和具体要求,抽调办公室、计财科、纪检监察室等科室工作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要求在工作中,严密组织、注重实效,确保调研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局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编制数26名,其中工勤编制2名,实有在职人数共27人(兵地交流超编一名副县级干部)。其中: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11名,科员、办事员3名,工勤人员2名。按年龄分,31-40岁4名,41-50岁19名,51-55岁3名;按学历分,大学本科14名,专科9名,中专3名;按照性别分,18名男性,8名女性。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一)行政工作人员招聘。

  我局招聘工作人员是在规定

  1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的前提下,向州人事局报招考计划并注明招聘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由于我局编制一直属于满额,2006年以来没有招考新参加工作人员。我局现有科室及编制数较少,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不利于发展。

  (二)行政工作人员考核。

  我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年终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工作人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工作人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2006年以来无不合格人员。

  针对借调人员为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为实事求是评价借调工作人员工作成绩,不影响到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建议全州各局委办在借调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由州人事局参照州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和下派干部年终考核办发,按照百分比例定优秀指数,由各局委办自行推荐上报人事局,对借调人员进行评优评先,确保推荐工作的严肃性,逐步完善借调人员考核工作。

  2、借调人员不得参与借调单位的考核表决。因为州上给予的评优指数是按照单位实有人数分配的,如果借调人员

  参与借调单位在职人员评优评先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对在职干部考核得票权产生影响。

  (三)公务员管理。

  我们贴紧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贴紧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着力建立规范、管用的队伍建设机制。在完成公务员法实施入轨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并对新任的中层干部全部进行了任职培训;建立了一般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对多名机关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激发活力,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干部队伍,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2006年以来,我局没有公务员退出、纪律惩戒及公务员申诉等情况。

  (四)公务员培训工作。

  我局有公务员26人,除组织

  参加自治州各类公务员培训外,局党组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办班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年底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自治州应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力度,对于公务员更新知识的专项培训班

  基本没有开办,为了适应发展,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州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专项培训。

  (五)公务员纪律惩戒和申诉控告情况。

  我局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由于现行工资制度都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对于公务员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没有适当的惩戒权限,因此对公务员的惩戒权限应适当下放。

  三、以调研为契机,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贯彻公务员法的学习。

  要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保障措施“四到位”。

  (二)要抓重点,强化中层管理。

  抓好中层干部管理,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任前目标、任职监督和考核制度。重点抓好中层干部的年度评议监督,并根据评议情况分别落实提醒、函询、谈话、诫勉等措施;任职期满,对中层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工作实绩确定任职期间考核档次,作为参与新一轮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

  (三)要抓考核,提高工作效能。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责任目标考核做为队伍建设的总抓手。一是突出重点分类考核。围绕发展、稳定和队伍建设三个重点,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干部所履行的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扩大镇街公务员同职位考核排序范围。二是扩大监督多元考核。实施开放式考核,扩大民主测评范围,启动服务对象满意度定性考核,由服务对象对公务员员履行职责、服务效能、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实施动态考核,落实日常台帐和主要领导阶段性评价,将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确定干部的考核等次。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

篇七: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公务员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1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务员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公务员调研报告1平时考核是对公务员日常表现和工作状况进行的一项经常性考核,是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是目标管理、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开展平时考核,在遵循因地制宜、民主公开、简便易行等原则的基础上,要着重解决以下难点问题。

  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基础。很多地方和部门抓平时考核往往就事论事,思想认识问题常常被忽视。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必须认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管理的新形势新特点。必须认清开展平时考核是符合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干部人事部门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的基础平台。

  科学设置内容指标。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核心,也是平时考核导向、管理、落实作用发挥的具体体现。要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特点。既有反映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情况的共性指标,又有反映工作成果、成效和业务能力等情况的特点指标。既有能够反映一般性、整体性情况,省时省力的定性指标;又有内容具体、标准明确、较为客观准确的定量指标。要通过选取有限的关键业绩指标来反映最有意义的工作成果和过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指标标准要适度,要根据中心工作、考核情况、相关人员等方面变化动态调整内容指标。

  合理设置考核周期。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难点。考核周期过长,往往时过境迁,印象模糊,评价奖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考核周期过短,会占用过多时间,任务过重,总结评价可能琐碎繁杂,淹没重点。

  考核周期应根据单位情况、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任务以及内容指标的特点等进行设置,较为合理可行的周期为个人记实按周进行,领导评鉴按月进行。对一般公务员,周期较短为宜,领导干部应适当延长。流程性、常规性工作适于固定周期考评,项目性、专门性工作适于阶段性考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平台。随着平时考核工作的推动进展,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不同层面的作用。一是进行基础信息记录、收集、汇总、发布。二是对基础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分析、比较。三是实现跨系统跨领域信息共享,整合业务数据、社会评议、综合部门考评等信息。四是实时监控,随时了解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督导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配置资源,实现全面管理。

  切实把考核结果用起来。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保障。坚持统筹协调,强化考核结果的效力。注重沟通帮助,及时谈心谈话反馈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体现奖优罚劣,制定明确的奖惩标准和措施,对平时考核表现优异的公务员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平时考核表现不佳的公务员及时督促改进乃至告诫惩处。发挥基础作用,将平时考核累积情况作为定期考核奖励、单位人员调配和工作管理、个人职务晋升、干部培养选拔的基础。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关键。要建章立制,形成稳定长期根本的制度机制;要有独立的机构、专业的人员;要进行顶层设计,把平时考核纳入全局性工作,避免就事论事,割裂平时考核与公务员管理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大局,使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大力宣传成功经验、工作成效,坚定信念信心。

  公务员调研报告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需要大量的基层公务人员直接引导、指导和服务。因此,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力,意义重大而深远。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县乡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建设,不仅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与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是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基本情况

  自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市公务员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历经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截止去年年底,全市在职公务员共有1811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53人,具有科级职务的907人,分别占全市公务员总数的2.9%、50.0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人,占0.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61人,占25.45%;具有专科学历的767人,占42.35%。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公务员为707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9.04%,35岁以下公务员441人,占公务员总数的24.35%。从总体上看,与1995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初期相比,公务员队伍在数量上趋于精简,结构上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上进一步提高。

  二、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公务员队伍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差距。临湘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外贸、农业、旅游、畜牧养殖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来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而目前我市公务员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懂经济、会管理的公务员相对缺乏。虽然从比例上看,具备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67.8%,但大部分是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函授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对经济政策和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因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指导基层,切实为农服务。

  (二)基层公务员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偏低。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

  断出现,面对复杂局面,不少基层公务员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和矛盾,经常把问题上交,把问题扩大化,从而导致“到市、赴省、上京”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三)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偏低。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已相对滞后。有的公务员受传统重权轻法思想的影响,不尊重法律法规,工作中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违法施政;有的对上级、领导的招呼言听计从,从不考虑群众利益和法律后果。

  (四)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思想不够先进,观念陈旧。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将成为制约全市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二是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些部门、单位受利益驱动,过分强调部门和单位的权力,却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在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或只管理不服务,严重存在着服务缺位、管理错位和执法越位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发展的质量和进程。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众所周知,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大都担负着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是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其能力建设的优劣不仅影响民心向背、事业兴衰,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进程。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更需要提高五种能力,发挥五员作用。

  (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当好为民排忧的服务员

  皇粮国税的取消进一步彰显出政府转型的决心,说到底是政府从审批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小政府,大服务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当然,政府的服务离不开广大基层公务员的认真贯彻和具体操作。因而,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便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要彻底破除公

  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树立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从思想上、感情上、作风上真正解决好为群众与靠群众的问题,自觉做到时时想群众,事事为群众,处处靠群众,无私奉献,甘当人民的服务员。其次,要真心埋头基层工作,善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基层工作的重点是三农,但涉及的领域却包括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司法、公安、计划生育等多个方面。面对复杂的工作,基层公务员必须认真克服服务缺位、空位,管理错位、越位的弊端,切实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和高效服务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

  搞好协调服务,发展农村经济是繁荣乡镇、富裕群众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实施,其行政职能进一步发生转变,指导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公务员,要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当好带民致富的导航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对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其次,要善于结合当地实际,自觉运用市场规律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在围绕单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重点搞好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再次,在指导农民依照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还要从本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统筹好乡村、区域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通过政府有限的管理,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不和谐音符,努力把蛋糕分好,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当好知法守法的示范员

  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广大基层公务员由于身处执法第一线,其法律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法制环境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注重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真正促进法制与人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为此,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强化知法学法的角色意识。作为执法的主体,要把自觉学习各种法律知识,特别是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作为提高自身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其次,要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基层公务员作为公职人员,往往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然而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执法中要严于律己,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坚决避免滥用职权和吃拿卡要的错误行为。切实将服务功能寓于依法行政当中,真正做到公正执法、真心服务。第三要强化推动普法的责任意识。基层工作中,公务员接触最多是对法制需求日趋增多的基层农民群众。加强法律宣传,是推动全民普法教育,建设和谐法治环境的重要内容。所以,基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要做学法守法的模范,又要做执法普法的模范,这也是衡量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

  目前,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广大农村在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也不断涌现。面对复杂的局面,基层公务员如何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不仅是加强其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判断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提高基层公务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好维护稳定的协调员,一要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即把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为研究对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分析问题、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心中时时处处装着群众,并把他们的冷暖放在重要的位置。二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针对群众思想上的新变化,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情感交流,倾听民情民意,依法合理地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群众间的纠纷,力争将阻碍和谐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三要准确判断分析,提高应变能力。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有端倪可查、有规律可

  寻的。为此,基层公务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觉悟和洞察力,遇到复杂问题时,要冷静思索,认真把握,积极协调关系,果断采取措施。切实为建设稳定祥和、诚信团结、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尽职尽责。

  (五)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当好促进和谐的参谋员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基层公务员首先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在调查研究中,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蹲下来、沉下去,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村组、深入群众,把群众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忧虑什么、期盼什么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真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切实为基层建设献计献策,提供详实的信息资料。其次,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工作决策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因而广大基层公务员要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贯穿于解决诸多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在统筹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短期与长期等关系的同时,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妥善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困难群众扶助、义务教育、医疗合作、土地征用等影响群众心态和情绪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构建和谐乡镇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三,要坚持以民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基层公务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善于集中民智,及时总结群众的经验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调研质量,不断发挥参谋作用,促进县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即加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农村经济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得到有善变化,农民素质也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更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推动临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公务员调研报告3一、公务员存在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现象。

  少数公务员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出了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引导,打

  牢公务员主动作为的思想根基。在把解决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问题作为重点,提出了“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其次,平时考核是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的有效手段。积极推动各部门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流程,把考核结果与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奖励、培训等挂钩,对考核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及时提醒和纠正,不断增强公务员的履职尽责意识。为进一步规范这项工作,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工作在全面铺开。

  二、基层公务员队伍不稳定,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招人难、留人难”准确地说是“招想要的人难、留想留的人难”,个中原因主要聚焦于薪酬待遇低、晋升空间窄。“本科毕业生,考到乡镇当公务员,实领月工资2500元左右,扣除房租、饭钱、回家路费,所剩无几,去年实施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基层公务员和一般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小、晋升通道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招人难、留人难”依然困扰着社会,唯有大力推动并尽快实现地区均衡发展,让各地区的人们都能享有公平正义,成为幸福的共同体,招人、留人才不难。

  三、基层人员混编、混岗问题。

  我县部分单位,特别是乡镇政府存在混编混岗情况,一般是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由于行政机关编制有限,人员老龄化严重,造成机关工作人员不足,所以在事业单位中借调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几乎没有政府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工作。建议增加乡镇行政公务员编制,加大乡镇公务员的招考数量。

  四、表彰奖励工作

  1.市(地)暂停表彰奖励项目,对县级公务员没有很大影响,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主要依靠公务员职务晋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及表彰奖励工作;公务员奖励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开展,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分工。奖励比例严格控制在在职参评人数的15%,嘉奖奖金为800元,三等功奖金为1500元,由县财政统一拨付至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统一发放,公务员表彰每年进行一

  次,把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嘉奖和三等功的依据,每年表彰近500人,所需经费30万元;市级劳模的奖金在全市表彰时直接兑现,医保保费20%补贴,第二年授予市级劳模每月50元补贴,因县财政经费不足未予兑现。

  2.平时考核工作:我县近几年狠抓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工,年初由组织部门确定试点单位,在狠抓试点单位的同时,确保整体推进,公务员972人全部参加考核,合格率达99%,各单位制定平时考核方案、实施细则、评分标准,每半年上报总结,大部分公务员养成每天填写“记实簿”的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单位因工作忙,业务量大,不能完全按照平时考核要求进行。下一步会同组织部门深入公务员单位进行检查,对因工作理解不到位,不能完成平时考核进行的给予指导,对拒不参加考核的予以通报批评,促进公务员平时考核的顺利进行。

  3.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建设情况:我县已成立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申诉案件,没有开展诚信档案建设。

  五、教育培训

  1.20xx年公务员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39人,参加任职培训,972名公务员利用省厅公务员培训系统参加培训。

  2.存在问题:

  (1)个别公务员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学习积极性不高;

  (2)乡镇公务员部分因年龄偏大对电脑、网络掌握不熟影响培训。

  3、建议:公务员网上培训方便,时间灵活,节省培训经费,全省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是发展趋势,但是省公务员参加培训统一使用省厅培训系统,使用人员多,系统容易卡,影响学习效果,建议省厅完善公务员培训系统,满足全省公务员培训需求。

  公务员调研报告4《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公务员队伍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

  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规范实施,充分发挥《公务员法》的指导和规范功能,努力建设一支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一、把握特点,深入学习宣传

  国家出台的《公务员法》既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又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基本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公务员法》是在充分总结我国近二十多年干部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法涵盖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吸收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符合我国公务员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二)管理制度有所创新。《公务员法》既保持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如:调整扩大了公务员范围,将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均列为公务员;实施分类管理,将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三大类。

  (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务员法》规定进入公务员队伍和职务升降实行公开考试、考核,坚持竞争、择优原则,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项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从法律上保证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都有资格参与竞争,拓展了公务员的来源和途径,确保了公务员队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从公务员权益保障制度来看,《公务员法》除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晋升、奖励、培训、工资福利保险、申诉控告等权利保障制度外,还建立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解决因履行聘任合同而产生的争议提供了解决途径。

  二、抓住关键,强化规范管理

  (一)抓好配套政策研究工作。制定配套政策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点。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极做好《公务员法》的地方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做好现有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为《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市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在制度创新、加

  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重点研究我市实施《公务员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把配套政策准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抓好公务员职位设置工作。开展公务员职位设置工作是贯彻《公务员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先行一步,抓紧落实。职位设置是公务员登记和定职定级的前提,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职位和职务作了较大的调整,因此要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和中央的统一部署,规范我市各级机关的公务员职位设置。同时,还要在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对违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超编人员、超职数配备人员依法依规进行清理。

  (三)抓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加强对《公务员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公务员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岗位责任和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从严治政、赏罚分明,促进公务员忠于职守、勤勉尽责、遵纪守法。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及时发现、揭露和纠正执法违法行为,保障《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

  三、突出重点,加强素质建设

  要按照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公务员队伍建设力度。

  (一)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思想政治素质是公务员素质的灵魂。要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把能力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能力建设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点。要按照《公务员法》提出的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五种本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即: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

  (三)把弘扬公务员精神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始终。首先,要狠抓公务员精神的学习培训,在全体公务员中树立和强化公务员精神意识。公务员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要组织全体公务员认真学习公务员精神,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公务员精神,使每一个公务员都真正成为公务员精神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其次,要努力在实践中培育公务员精神。广大公务员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走出机关、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再次,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做出表率。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又是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要带头培育公务员精神,自觉用公务员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推动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公务员调研报告5有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公务员就是一份优差。然而,在实习的一个半月里,我近距离地看到了的人民公仆的真实情况。

  一、公务员的饮食与出行

  说起公务员的午餐,很多人会联想到大排筵席,大鱼大肉。然而,当我第一次和他们一起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的情境实在令我感动。在广州市人民政府里面,公务员中午都在政府大院的饭堂打卡用餐。一般情况下,他们在三楼打饭,那里的饭菜,我看来,和中大饭堂的也不是很大区别。吃饭的方式也和我在大学一样,一人一份,吃完了各人把自己的饭盘碗筷拿到统一的地方清洗。要宴请客人的话,可以到二楼,那里设有餐厅和包厢。这一切,让人着到政府改善公务员形象

  的努力,让人感受到了公务员队伍的廉政之风,看到了党和政府这些年来廉政建设的成效。

  政府公务员形象的树立,除了制度的约束之外,还需要人本身的自觉。有好几次我都看到,一些其他局和单位的领导来市政府开完全之后,都只是去三楼的饭堂,和其他人一样吃一人一份的快餐。本来,他们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资格到二楼,甚至到外面的地方吃饭,但是,他们都没有这样做。廉洁已经成为了他们一种自觉的自我要求。这样的改变,的确让人欣喜。除了从“吃”中看到了公务员的廉洁形象,从“行”中,也可以体现出公务员的新作风。在政府中,只有局级以上干部,才配有汽车和司机。其他的官员要用车,都需要想有关部门申请。有一次,我跟一位处长到外单位开会,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只是坐着一部空调有问题的面包车。今年的夏天特别热,路面温度绝对超过40摄氏度,然而,我观察身边的几位同行的公务员,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抱怨什么。

  这一切,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也许,我还会和很多人一样,对公务员抱有某种偏见。我想,很多群众都对政府工作、公务员素质有着种种意见和置疑。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与群众在沟通上存在障碍造成的。如果政府提高运作的透明度,让群众更真切地了解政府官员的行为,也让官员行为接受群众的监督,相信,对政府威信和形象的树立,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都会有着良性循环的作用。

  二、公务员都干些什么

  人们常常用“一杯茶,一张报纸”来概括公务员工作的内容。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来到了市政府工作,接触得最多的,就是会议。每天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内容的会议,在不同的地方举行,需要不同的人参加。做领导,往往半天就要赶好几场,往往连饭都顾不上吃,一点也不容易。而开会之前,要看许许多多的资料,要准备每一场的发言,这些工作往往都在8小时之外才能完成。开会,并不是轻松的事情。

  但是,这却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作为政府,作为政府的公务员,其工作的实质应该是什么呢?会议繁多,反映出政府仍然担当着

  “决策人”的角色。但事实早已证实,政府应该起引导、宏观调控的作用。如果凡事都由政府决策,难免会有人治的影子。在如此决策的制度下运作的政府和社会,必然存在隐患。此外,决策过程的简单化,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源。相信,政府也早已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而改革的道路必定是漫长而困难重重的。政府改革,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关键的一步。

  三、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这一个话题,应该是与我所学的学科最贴切的了。在我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几次接待群众上访的会议,也参与了由政府组织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会议。可以说,是从实践上进一步领会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

  维持社会稳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何输导和安抚这一部分人,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其实,在这些群众与企业的冲突中,政府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国企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对于企业的决策,政府不能再插手去管了。但是,企业往往会沉迷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将社会效益、与群众沟通这一部分的问题留给了政府。到底,这一一个皮球应该怎么接才接得好,成为了政府的大难题。现在,政府往往分两部分做工作,一方面,接待上访群众,在感情上给予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召开企业间的协调会议,引导企业兼顾社会效益,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种与群众沟通、组织企业间沟通的工作正是政府公共关系,但却并未为许多人所认识。记得当初,我刚来到实习单位,里面的人还说:读公关的不是应该到酒楼去吗?我们政府不需要这样的人吧。想起来,真的为他们的无知感到可悲。

  在美国,政府就有专门的公关人员,负责与公众沟通、与企业沟通,甚至是政府与政府间的沟通。然而,在我们政府里,公务员需要身兼数职,就连开会的会场布置,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往往是由领导带着几个下属去搞。古语有云:术业有专攻。一人同时担任着领导、律师、公关人员的责任,必然会分散精力,也无法发挥长处。我

  想,我们政府在精简机构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当增添一些专业的部门,负责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有关工作呢?新晨

  四、后感

  记得在我们的公共关系专业课上,老师说:心地善良的人才最适合做公务员。这一个半月的“公务员”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政府是一个权威的机构,而在如此权威的机构中工作的公务员,不可避免地有着特殊的权利和地位。特别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的中国,公务员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群体。不过,我们

  希望公务员都是心地善良的人,是希望他们能从自身出发约束自己。然而,我想,人性是难以战胜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从制度上、从法律上,使他们有所约束。

  法治才是通往“理想国”的道路。

  公务员调研报告6一、基本情况

  1、人员编制情况。

  截止2007年10月30日,全市共有七大类机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检察、法院、派和工商联)和群团组织612个,核定编制总数21165名,实有在职人数23007人,超编1845人。其中市本级机关单位72个,编制3914名(其中待分配行政编制93名),实有3841人,实际超编20人;县级机关单位540个,乡镇257个,编制总数17251名,实有19166人,超编1915人。其中,各县(市、区)政法专项编制控制比较好,除宜章县超编41人外,各县都有政法专项编制剩余,全市总体余160多名专项编制。大部分县(市、区)乡镇机关编制控制较好,除宜章超490人,永兴超204人外,资兴、北湖、苏仙、临武、嘉禾等乡镇还有余编,资兴乡镇机关还余179名编制。

  2、领导职数配备情况。

  市本级72个机关单位共核定正副处级领导职数389名,实配468人(含兼职领导34人),超配45人;核定正副处级非领导职数16名,实配249人,超配82人。超机构规格高配副处级领导干部60人。

  11个县(市、区)共核定正副县级领导职数374名,实配377人,超配3人;核定正副县级非领导职数55名,实配67人,超配12人。共核定正副科级领导职数5179名,实配5471人(含兼职领导),超配292人;核定正副科级非领导职数2657名,实配3108人,超配451人,另有正副科级干部765人。

  二、问题及原因

  1、编制管理不严,人员总体超编幅度较大。

  市直及各县(市、区)超编情况各不相同。市直机关实际超编20人;11个县(市、区)共超编1915人,其中,宜章共超编718名、永兴共超编454名,资兴余149名编、北湖余23名编。

  超编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上轮机构改革应分流而未分流的人员,如宜章乡镇机关超编的人员很多属于这类;二是超编安排的领导和非领导干部,如桂阳县经济局12名编制,实有23人,其中8名领导成员,10名副科以上干部,超编11人;三是以军转干部为主的政策性安置人员,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超编8人,都属于军转干部;四是其他违规进入的超编人员,主要是领导打招呼批条子调入的人员,如宜章林业局有15名编制,超编一般干部达17人。

  2、超职数和滥设职数现象较普遍。

  市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超配45人,非领导干部超配76人。11个县(市、区)共超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292人(加上未按规定设置的职数,实际超配数更大),非领导干部超配451人。一些县还存在滥设职数现象。有些地方几乎所有科局都搞分设,如宜章、苏仙绝大部分机关都设党委书记,有些还设专职党组副书记、专职党组成员,有些5、6人单位还设工会主席,有些单位设了纪检组长外,还另设监察室主任作为党组成员,多数县(市、区)还继续违规使用“正副科级干部”这个职务。如汝城县财政局有局长、书记、副书记、4名副局长、纪检组长、工会主席、监察室主任、专职党组成员共计18名领导成员,还有正副科干部10多名;有些单位都是领导,如北湖区侨办2名编制,有1正3副,全部是正科干部。滥设职数其实是一种变相超

  配领导干部的行为。

  造成超职数滥设职数现象的原因:一是有些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意识淡薄,研究配备干部时不考虑职数设置、编制限额,随意性大;二是在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乡镇职数编制减少,大批干部需消化,地方领导将这些人照顾进城超职数安排到县直机关,造成机关严重超编超职数。如苏仙区物价局有4名编制,其中1名局长、3名副局长、1名书记、1名工会主席、1名纪检组长、4名副科级干部,超编7名,都是副科以上干部;三是换届期间存在超职数消化安置领导干部的情况。如市委办现有处级领导23名,超配领导职数2名、非领导职数6名;市政府办现有处级干部24名,超配领导职数5名、非领导职数7名。这里不少是消化安置领导干部。

  3、混岗混编现象严重。

  这次公务员登记工作从尊重历史、保持稳定的角度出发,规定机关超编人员可登记为参照人员。而登记中发现,有些县直单位如农、林、水、财政等二级机构多的单位申报登记人数特别多,如桂阳财政局超36人、宜章县水利局超编33人,经核查,发现这些单位把二级机构符合登记条件的工作人员都纳入了机关做超编人员登记。我们要求他们把一二级机构人员区分开,先登记机关人员,这些单位都强调,这些一二级机构人员都是一盘棋使用,难于分开。到现在为止,市直单位还有几个单位因混岗混编严重,争论不下,无法正常完成登记。如市财政局机关有60名编制,直属二级单位共有160名编制,因混在一起难以划分谁是机关谁是二级机构人员,现在还没登记。市农业局机关40名编制,直属二级机构60名编制,因为登记时需编制到人,单位与个人意见发生分歧,引起群体上访事件。

  造成混岗混编原因:一是因为单位领导编制意识不强,人员岗位异动随意性大,应办理编制异动和人事调配手续的未及时办;二是机关单位编制偏紧或领导超编挤占一般工作人员编制,官多兵少,人员结构不合理等,不得不长期借用二级机构人员做事,造成管理混乱。对这种情况,我们都认真核查,因历史原因,确属机关超编人员的给予登记,二级机构人员留待下一步事业单位登记时按程序审核。

  4、机关滥用事业编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而这次登记中发现市、县两级都存在行政机关使用事业编制现象。登记时市直机关内设事业编有949名,县直机关内设事业编有1887名。七月份省里下达了一些行政编制用于置换我市机关内设事业编制,以后不允许新增自定事业编制,原来的要逐步消减。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各地行政编制偏紧。为弥补不足,一些地方适当自定一些地方编制加强力量。如苏仙区安监局13名编就有12名事业编。二是一些领导编制意识淡薄,工作缺乏严肃性,过多强调自己分管部门的重要性,行政干涉编制部门工作,在没有行政编的情况下,随意要求增加机关自定编制。如永兴县纪委共有34名编制,就有14名事业编。

  5、人员结构不合理。

  登记中发现,有些单位工勤人员数额大,占用行政编制,造成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下降。如宜章法院有25名工人占行政编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地把关不严,进人不考虑人员结构,或者因领导批条子打招呼,编办顶不住,照顾各种关系,将这些人违规调入机关。

  6、瞒报漏报年终统计真实数据。

  《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年度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真实准确是统计的生命。这次审核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报数据缺乏严肃性,报表中未体现超编情况。如汝城超编180人,永兴超编460人,查去年年终报表却体现平编,登记审核才发现县直单位大大超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统计人员工作缺乏细致严肃,怕麻烦,不愿一一核对实有人数,直接按编制数填写实有人数;二是有些县怕超编数大,受上面批评,影响工作排名,就在数字上做游戏,玩花样,瞒报、漏报数据。而这些情况在平时日常检查中是难以发现

  的。

  三、危害

  1、人员超编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进人的随意性,也滋生腐败、暗箱操作,影响政府形象。这部分超编人员这次虽然给予了登记,但按要求需逐步消化,过渡到编内。超编严重的地方今后若干年都难腾出余编,如宜章麻田乡有24名编制,实有97名人员。新的人员无编进不来,人员结构难以改善,人员梯次难以形成,机关工作也没有活力。

  2、超职数滥设职数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副职过多,使得职责交叉重叠多,班子内耗多、会议多、文件多、请示报告多,大大提高行政成本;二是领导超编往往挤占一般干部编制,造成官多兵少的现象,破坏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金字塔结构;三是这些超编超职数领导按要求必须逐步消化,过渡到职数内,有职务空出就要先考虑消化超配人员,有能力的年轻干部难以提拔,不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干部成长。

  3、混岗混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编制管理程序,损害了“编制就是法规”的严肃性,对工作的开展和个人的发展带来危害。一是事业单位混岗人员从事公务员岗位工作又没有行政执法资格,本身就是违法。二是大量事业人员长期借调机关,虽然缓解了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矛盾,但是事业单位同样存在人少事多矛盾,致使事业单位部分职能受到制约。三是长期混岗人员身份难以界定,在公务员登记、干部统计、人事任免和工资套改中,组织人事部门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查核对,造成管理混乱,这次公务员登记矛盾最多的就是混岗混编问题的界定。四是不利于个人发展,混岗人员编制在事业单位,长期借用在外,单位无法考核其表现。

  4、行政编制和自定编制混用,造成定编的随意性,管理的混乱性,还使机关人员膨胀合法化,增加地方财政负担。这种现象也给我们这次登记工作带来了困难。按登记要求,占用行政编制的登记为公务员,占用事业编制的登记为参照人员。原来不搞登记时大家编制混在一起相安无事,登记时要求编制到人,实行实名制。有些人认为自己资格

  比较老,不愿占有事业编登记为参照人员,而行政编又不够,有些人为这事扯皮、吵闹、告状。安仁县纪委一名干部甚至吵到市审核小组办公地攻击办事人员,非要登记公务员。

  5、统计数据是领导了解情况的最直接材料、是领导决策的依据,统计数据不真实将直接影响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三、加强编制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机构编制法规宣传,做到依法办事。年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编办和监察部先后下发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简称《通知》)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三个重要法规性文件,填补了多年来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空白,结束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无法可依局面,将有效抑制各级政府在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方面的“人治”状况。我们编制部门不但自身要将这些法规做为我们处理工作的法宝,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让各级领导、各机关事业单位都了解认识直至自觉执行,让编制意识深入人心,减少编制部门工作压力。坚决杜绝擅自增设机构、机关使用事业编制、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反机构编制法的行为。

  2、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机构编制工作能否做好,有编制部门自身的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支持。在公务员登记中发现各地普遍存在超职数严重的问题。领导职数设置虽然是编制部门的职责,但配备干部是组织行为,由各级党委政府管,编制部门只能被动接受超职数超编情况。有些领导在机构编制管理上“一人说了算”、批条子、打招呼,为了照顾自己的亲朋好友,因人设事、因人设职,随意进人,随意配备干部,权大于法,造成这些地方管理混乱,严重超编超职数,财政负担沉重。所以我们要以三个重要文件出台为契机,积极主动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要让他们不但自觉遵守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而且为编制部门分忧解难。如果领导重视,在职数内使用干部,在编制使用上

  不批条子打招呼,编制部门坚持原则办事,就能做好编制管理工作。8月初,市编办请来省编办主任孔介夫到郴讲课,要求市直单位和县(市、区)主要领导都参加,就是为了让领导们了解机构编制法规,支持机构编制工作,而且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3、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多年来,机构编制工作一直存在重审批轻监督的情况,以至于一些地方不按要求办事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预备领导干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自身建设,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影响了编制工作的权威。监督工作是整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暂行规定》为依据,严格履行机构编制监督职能,真正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机构编制膨胀反弹。

  监督工作要落到实处,第一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这个工作可从综合督查和社会监督两方面入手。综合督查可以分时间对机构编制阶段性工作进行检查,也可以确定专题,检查某项工作的实施情况。社会监督可充分发挥12310公开举报电话的作用,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对12310电话,社会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我市12310电话开通3个月来,还未接到一例举报电话。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要以政府名义行文向各机关事业单位发通知,并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公开12310电话,要让12310电话象12345、12315一样被群众所认知,广开渠道收集违反机构编制行为信息,使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监督工作要落到实处第二点是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一是要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列入市县乡领导班子及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换届考核主要指标,有效督促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办事。二是编制部门要主动与同级监察机关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编制部门可会同监察机关开展重大检查活动,有利于排除检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阻力,形成威摄力。而编制部门经过调查核实,认为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纪律责任,属于监察对象的要移送监察机关处理。保证监督的客观公正性和严肃性。如果违反机构编制法的有关人员得到了处罚,将对这种行为造成一种警示作用,让大家知道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的行

  为,不是普通的工作失误,而是违法,从而让大家自觉守法。

  4、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争取组织、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支持,形成机制,充分借助相关部门职能优势,树立机构编制龙头意识。如在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录用、调配、安置人员并审批工资,财政部门负责编制部门预算、核拨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社会保障手续时都要以编制为依据,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领导职数范围内,组织(人事)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龙头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5、以公务员登记为契机,推行编制实名制。编制实名制从20xx年开始推行,遇到了极大阻力。一些因历史原因混岗混编严重的、一些单位内几种类型编制混用的、一些领导超职数严重挤占一般干部编制的单位,因扯皮推诿一时难以分清,造成编制实名制难以顺利推行。公务员登记工作推动了这项工作开展。因为登记工作有时间期限,有一套操作性比较强的文件规定,所以虽然很多单位登记时也有阻力,有些甚至反复多次,有些人不服气吵架上访、围攻领导、围攻公务员实施办成员,但绝大部分单位还是克服困难按要求完成了登记工作。通过这次审核,澄清了底子,理清了历史遗留的混岗混编情况,哪些人在机关,哪些人在二级机构,哪些人用行政编,哪些人用事业编,哪些人编内,哪些人超编一目了然。编制部门可在此基础上,建立编制实名制,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管数字不管内容。编制实名制建立后,编制部门可按编定员,定编到人,绝不允许再出现新的自定编制和混用编制、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干部等违规违纪现象。实名制建立,也为机构编制监督工作提供了直观依据。以往每次检查发现有超编超职数、混岗混编现象,各地都推说是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实名制人员情况,可查出是否违规,从而搞好编制管理工作。

  公务员调研报告7根据县人事局的安排,现将我局公务员培训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局照县人事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组织单位职工参加公务员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局的培

  训工作正朝着有序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积极发展。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培训服务于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按照“围绕一个主题,完善两个机制,实现三个突破,抓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的思路,积极参加县人事局组织的培训工作。围绕公务员能力建设这个主题,完善了计划调训和培训考核机制,实现了培训内容,教育形式和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抓按需培训,注重针对性。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针对性培训,有重点的开展公务员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依法行政等培训。

  2、抓重点培训,注重实用性。采取在职自学、系统掌握能力建设中的应知应会,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在职自学为基础,以专题讲座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先后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依法行政》、《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成功学读本》等。

  3、抓多样培训,注重实效性。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调研——集中讨论为主的培训方法。培训中把握公务员的认知规律,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在讲课本的同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座谈讨论或进行社会调查,使学员在学习中思考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调研,在调研中寻找对策,从而真正提高公务员在行政管理中的驾驭能力。

  4、抓规范培训,注重科学性。形成以约束——考评——激励为主的培训管理体系。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们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是:1、经费紧缺。培训教育经费在“财政”中缺乏相应的"保障,缺乏财政投入。

  2、公务员中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单位的学习也缺乏新意,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从公务员的能力建设上下功夫。集中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每当调训任务下达后,工作太忙离不开,想学习也无法参加。

  3、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别是短训班讲座呆板,缺乏活力,有的教师长期用一个讲稿,举用一个案例,目前教材是指定的几本书,教学形式采取老师讲,学生听,在时间紧,课程多的情况下,课堂灌输,一刀切,使学员产生厌学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对学员想学什么知识,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缺乏了解,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4、缺乏组合式的动态办学培训。目前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按要求统一进行,由人事部门指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难于按公务员的需求组织教学点和培训班,与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按需选择基地,选聘教师,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培训质量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

  三、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今后培训的思路和重点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的职能,行政管理方式和公务员队伍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认为。

  1、要强化措施,保证培训质量。

  2、培训的行为要推向市场化,树立培训工作市场化的理念。

  3、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公务员培训是一个基础性的需要不断提高的事业,经费不落实,搞培训只会成为空谈;三是筹划协调到位,国家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定培训规划,对培训内容、教师聘请、教学管理等进行安排,避免虚拟培训带来的虚拟培训效果。

  4、培训与使用,利益挂钩对接。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1)制定各级各类公务员的能力标准。根据公务员职业发展和政府工作需要,确定培训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统一制定培训规划,调训教学,考试考核等工作规范。

  (2)拓宽公务员培训的渠道。学习和借鉴外市和外省现代行政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培养造就管理科学的业务骨干,有

  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外出进行培训。

  (3)加大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力度。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第三是建立制度,进一步认识培训教育工作与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学习的各项制度。从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等环节上把培训与任职有机的结合。

  (4)开展公务员的理论课题研究。充分利用优势,结合工作的实际,研究培训的难点、热点问题,把握培训规律,定期制定国家公务员专业知识培训方案和更新知识培训中的专业课培训方案。使每一个时期的培训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深入地开展培训工作。

  (5)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的相关规范和制度,推进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实现培训管理者先行接受培训,系统地学习培训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培训工作的应变能力。

  四、公务员培训创新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创新的建议

  1、适应时代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培训观念上的创新。一是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不断提高质量和效能;二是树立终身培训观念,解决知识与年龄同步老化问题;三是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培训中实现由简单知识技能培养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四是树立培训促进生产力观念,培训出人才,培训出效益。正确评价和认识培训工作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

  2、转变工作职能,实现培训模式上的创新。逐步建立一套“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模式。一是培训思路上做好从“要我学”的点名调训向“我要学”的按需培训转化,从应急培训向系统教育转化;二是在培训方法上不断增加如东西部对流,社会调研,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等方法;三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应是当代经济、科技、法律的学习,突出参与国际竞争,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技能培训;四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五是在组织形式上,变“组织领导型”为“组织服务型”。

  五、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的基地、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1、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对公务员进行全员培训。

  2、进一步调动公务员培训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公务员自觉接受学历教育,并对学费给予适当补助。

  3、采取措施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做好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六、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公务员培训,同时规范培训市场,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等现象。

  公务员培训网络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相互配合,功能齐备,各展所长的原则,培训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公务员培训机构网络,一是建立公务员培训资质审核制度,制定培训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行依法培训。二是实行公务员培训年度计划备案制度,对年度培训的情况与下一年培训的计划要逐级上报备案。三是加大查处的力度,坚决制止以牟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公务员培训,对违规进行培训的采取强制性措施予以制止,对未经申报批准或不具备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而实施公务员培训的单位负责人按有关规定给予通过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四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凡发现借公务员培训名义搞违规活动的可以向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举报,由各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

  公务员调研报告8根据自治区人事厅的安排,现将我市公务员培训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十年来,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19xx年我市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到位,公务员管理的各项法规有效运作。十年来公务员培训工作按照自治区人事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朝着有序化、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积极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为核心的培训体系。

  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推行,使我市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以适应入世需要,提高工作技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培训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按照围

  绕一个主题,完善两个机制,实现三个突破,抓好六项培训的思路,使培训工作有序的开展。围绕公务员能力建设这个主题,完善了计划调训和培训考核机制,实现了培训内容,教育形式和管理方式上的新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抓分类培训,注重层次性。以县级干部重点培训科级干部优先培训一般干部强化培训为主线,每年都把县处级干部和优秀中青年科级干部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紧抓不舍。

  近5年来,每年举办县级干部培训班2期,每期23个月。目前已有600多名县级干部参加了培训,县级干部已全部参加轮训。举办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期,有300多人参加培训;举办科级和一般公务员培训班十几期,有1000多人参加培训。培训中我们还始终坚持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举办不同类别的短训班。几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妇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党外公务员、乡镇(街道)公务员和团干部培训班40多期,有近2500人参加了培训。

  2、抓按需培训,注重针对性。形成了以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岗位技能为主的培训。坚持

  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针对性培训。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培训内容上基本形成了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和业务技能三个固定板块,并有重点的开展公务员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依法行政等培训。

  3、抓重点培训,注重实用性。形成了以主体班一一专题讲座在职自学为主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坚持三位并举,对重点对象通过主体班进行培训,对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专题讲座,请知名专家学者辅导,对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公务员,采取在职自学、系统掌握能力建设中的应知应会,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在职自学为基础,以主体班为重点,以专题讲座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先后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依法行政》、《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公务员世贸组织读本》等。并组织相关部门公务员参加了宁大网络中心举办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培训。

  4、抓多样培训,注重实效性。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调研集中讨论为主的培训方法。培训中把握公务员的认知规律,体现成人教育的特

  点,在讲课本的同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座谈讨论或进行社会调查,使学员在学习中思考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调研,在调研中寻找对策,从而真正提高公务员在行政管理中的驾驭能力。

  5、抓规范培训,注重科学性。形成以约束考评激励为主的培训管理体系。市委根据我市干部队伍实际,先后制订下发了《20xx年银川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银川市20xx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我们制定了

  《国家公务员20xx年培训规划》,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坚持公务员培训与考核任用相结合,推进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银川市国家公务员证书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每个公务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并建立培训登记考核制度,培训学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五年为一个周期,不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的不合格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称职等次。同时今年初又起草上报了《银川市国家公务员培训规定》,近期将以银川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6、抓系统培训,注重开放性。形成了以行政学院高等院校部门为主的培训体系。19xx年市委提出了加强党校建设,建立行政学院,把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以及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结合起来,建设好一个基地,培养三种人才的工作思路,我市把行政学院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划拨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扩教学楼,初步形成了一个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培训基地,从而使培训的整体功能进一步辐射。在抓行政培训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千方百计拓展市外培训,先后与区行政学院,唐山市行政学院,深圳行政学院,西北农大等合作开展培训。同时各部门又以部门为中心开展了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使我市培训工作形成了以市行政学院为主要阵地,市外培训为拓展,基层为主要补充的开放格局。

  过去的十年里我市干部培训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提高了全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市委和政府在抓好干部教育,公务员培训的同时,还注重抓好在职干部党校业余班的本科和专科学历教育。因此十年来我们的工作经验是:

  一是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是推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的有力保证;二是培训求实,方法求活,思路求新,是保证培训工作在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键;三是结合实际,注重效能,适应需要是推进培训工作跟进时代特点的重要依据;四是健全制度,强化机制,加强管理是保证培训工作紧而不散的有力措施。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

  加入wto后给国家公务员带来了明显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们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是:1、经费紧缺。培训教育经费在

  财政中缺乏相应的保障。尽管人事部和中办对公务员培训经费有明确规定,但落实到基层难度比较大,缺乏财政的投入。公务员培训管理部门也没有集中使用的经费,因此有些公务员培训项目难以落实。

  2、公务员中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单位的学习也缺乏新意,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从公务员的能力建设上下功夫。集中培训过程中,每当调训任务下达后片面强调工作忙离不开。有的单位领导对下达的培训任务当成负担,在执行过程中常常有消极抵触情绪,致使有的人反复培训,有的人在培训周期内享受不到公务员培训的权利。

  3、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别是短训班讲座呆板,缺乏活力,有的教师长期用一个讲稿,举用一个案例,目前教材是自治区指定的几本书,教学形式采取老师讲,学生听,在时间紧,课程多的情况下,课堂灌输,一刀切,使学员产生厌学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对学员想学什么知识,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缺乏了解,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4、领导干部对公务员培训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内在动力不足,存在培训结果使用与晋升职务相脱离现象。部分干部虽然职务上去了,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有些单位领导意识不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身知识老化,能力转低,出现了结构性淘汰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对本单位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缺少支持。

  5、党校与行政学院管理体制不明确,职能不清。人事部门缺乏对行政学院的业务指导,国家人事部确定的五项指导原则难以落实。

  6、缺乏组合式的动态办学培训。目前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按市委要求统一在市党校进行,由市党校指定教学老师,设计教学方案,难于按公务员的需求组织教学点和培训班,与公务员培训工作要按需选择基地,选聘教师,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培训质量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

  三、关于如何认识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今后培训的思路和重点有何建议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的职能,行政管理方式和公务员队伍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认为。

  1、要强化措施,保证培训质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公务员培训的理念、形式、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培训的质量关系到干部整体素质是关系到能否承担入世后工作责任的问题。

  2、培训的行为要推向市场化,树立培训工作市场化的理念。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培训计划,采取进修考察,举办论坛和高研班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

  3、适应新形势要求,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应成立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国家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培训教育工作,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公务员培训是一个基础性的需要不断提高的事业,经费不落实,搞培训只会成为空谈,所以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加以落实;三是筹划协调到位,国家公务员培训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定培训规划,对培训内容、教师聘请、教学管理等进行安排,避免虚拟培训带来的虚拟培训效果。

  4、培训范围推向全员和内容的国际化。对每一个在职的公务员都要保证其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目前状况看公务员对世贸知识和世贸规则知之较少,甚至不知,懂得,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的复合型公务员数量太少,因此要采取措施强化培训。

  5、培训与使用,利益挂钩对接。实行培训登记和公务员理论培训准入制度,对没有参加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在提拔、晋级、增资等方面给予一票限制权。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1)制定各级各类公务员的能力标准。根据公务员职业发展和政府工作需要,确定培训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统一制定培训规划,调训教学,考试考核等工作规范。

  (2)拓宽公务员区外和境外培训的渠道。学习和借鉴外省和国外现代行政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培养造就管理科学的业务骨干,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出区出国(境)进行培训。

  (3)加大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力度。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第三是建立制度,进一步认识培训教育工作与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学习的各项制度。从量化责任、硬化考核、强化激励等环节上把培训与任职有机的结合。

  (4)开展公务员的理论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我区高等院校等优势,结合培训的实践研究培训的难点、热点问题,把握培训规律,定期制定国家公务员专业知识培训方案和更新知识培训中的专业课培训方案。使每一个时期的培训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深入地开展培训工作。

  (5)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的相关规范和制度,推进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同时建议自治区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组织各地公务员培训管理者进行学习考察,实现培训管理者先行接受培训,系统地学习培训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培训工作的应变能力。

  四、对公务员培训创新包括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创新分别有何意见和建议

  1、适应时代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培训观念上的创新。一是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不断提高质量和效能;二是树立终身培训观念,解决知识与年龄同步老化问题;三是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培训中实现由简单知识技能培养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四是树立培训促进生产力观念,培训出人才,培训出效益。正确评价和认识培训工作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

  2、转变工作职能,实现培训模式上的创新。逐步建立一套

  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模式。一是培训思路上做好从

  要我学的点名调训向我要学的按需培训转化,从应急培训向系统教育转化;二是在培训方法上不断增加如东西部对流,社会调研,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等方法;三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应是当代经济、科技、法律的学习,突出参与国际竞争,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技能培训;四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五是在组织形式上,变组织领导型为组织服务型。主要工作措施上:(1)确定一个标准。标准要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目标性。标准分两类,一是公共知识,如计算机、电子政务、外语等;另一类是专业知识,包括应具备的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2)建立两个库。一是培训需求库,包括在岗干部的知识达标情况,需要培训干部的分布;二是教学师资库,按专业建立客串教授库,按教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培训基地库,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3)组织多个教学点,实现组合式动态办学,根据干部对学习的需求,组织教学点和学习班,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严格宏观管理,实现培训机制的创新。

  (1)调控机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宏观管理制度。各级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定期对公务员培训工作作出长远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以调控培训对象、内容、质量以及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等,重要是对公务员所要达到知识标准的确定,对公务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认定,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培训服务等。

  (2)约束机制。实行干部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职级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强制性要求干部在任期内必须达到,对达不到的实行待岗,下岗或降级使用,后备干部达不到的不得提拔。

  (3)监督机制。实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培训质量评估主要通过对公务员培训的计划环节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要及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出培训质量的优劣。培训基地资源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适合的培训基地。

  (4)竞争机制。实行择优使用和奖惩制度,通过一定程序的评选,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优先使用;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继续聘用的主要依据。

  五、关于对提高培训质量,自觉接受学历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的基地、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问题

  1、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对公务员进行全员培训,已具备较强办班实力和经验的,要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

  公务员培训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举办一些短期的理论讲座班,演讲会等,可聘请国内外著名教授和研究人员,就最新理论和动态进行讲座,给公务员输入新观念,新思维,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举办中长期培训班,时限为12年,设定考试科目,选拔优秀公务员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系统理论教育。

  2、进一步调动公务员培训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公务员自觉接受学历教育,对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公务员,按年龄界定提职并采取措施鼓励和要求其提升学历,并对学费给予适当补助。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务员,激励其再提升学历,财政部门应予适当保障。同时对西部地区公务员学历教育考试降低英语分数。

  3、采取措施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做好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针对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建立一系列制度,如建立教师的竞聘上岗制度,增强教师队伍的竞争意识;建立教学水平整体评估制度,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学激励制度,将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挂钩,激励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工资待遇应视科研成果,学生选课人数确定,对讲课内容陈旧、质量不高、没人选课的应不予聘用或下岗,每期培训要通过测评和评估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打分,或网上公开评论,增加教师压力,迫使其爱岗敬业。

  针对培训人员的在职特性,建立相应制度,从根本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如建立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严格执行考试考核制度等,对

  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培训情况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将每年的培训成绩与培训的出勤情况纳入全年考核,在干部的提拔、任用、定级等方面建立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真正落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

  公务员调研报告9国家《公务员法》自元月1日施行以来,作为公务员管理的“基本法”,为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及队伍的公正廉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公务员以及参公人员中,素质差,能力低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要以《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公务员队伍的现状

  自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我市公务员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历经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勤政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截止底,全市在职公务员共有1137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28人,科级职务的602人(其中领导职务的有432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8﹪),分别占公务员总数的2.5%、52.9%;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482人,大学专科学历的519人,分别占公务员总数的42.4%、45.6%;35岁以下284人,36-45岁464人,46岁以上389人,分别占公务员总数的25%、40.8%、34.2%。

  二、公务员队伍和管理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人员结构、管理机制、综合素质和行政效能等方面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部分机关存在“现有的人不顶用,想用的人进不来”的现象。

  (一)结构性矛盾显现

  从数量和年龄结构上看,我市公务员总数占总编制数的95.6%,空编约50人,但分布明显不均,表现为镇级机关空编多,市级机关人员多;年龄结构上,近几年,由于市级机关想进人但因满编不好招人,而镇机关有空编却因过于考虑负担重又不愿意招人,全市公开招录年轻公务员等补充缓慢,而退休等自然减员本身缓慢,造成“青黄不接、活力缺失”,老、中、青年龄结构失衡,渐趋老化。从级别和层次上看,领导职数相对较多,一般干部人手太少,很多机关部门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以上结构性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公务员法的实施,更加规范了用人制度,人员进出有了明确的条件和规定,对此,很多机关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既没有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又不注重动态分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优秀的年轻干部被选拔使用,而另一方面到龄领导转任非领导职务几乎不用,他们中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则外出发展,将关系挂在机关,而无职责分工的则呆在机关熬年头,机关虽然人数不少,但具体办事人员不多,只能变法借调使用,造成一定的人员积压;同时,中层干部竞岗交流运行不畅,操作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几乎没有交流,致使他们中很多人滋生惰性,缺乏朝气,甚至产生怨气,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考核奖惩定性为主定量不足

  公务员管理的成效主要通过考核奖惩来体现。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对德、能、勤、绩、廉五方面以定性为主、定量不足,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没有与单位的业绩紧密结合起来,致使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考核差距不明显。在年度考核上,有的单位采取“大概不错,总体还好”,搞人人过关;有的单位采取民主测评,一测了之;有的单位采取照顾平衡,轮流座桩。如此,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等级”的现象,给人以“考核年年搞、总是老一套、没有新道道”的感觉。而考核的结果在提拔使用、培训学习和辞职辞退上挂钩并不十分紧密,形成奖惩不到位,缺乏影响力,使得考核不能很好地发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

  (三)综合素质不平衡

  公务员队伍中,有的行政能力偏强,专业知识较弱;有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偏低;有的作风扎实严谨,有的作风飘浮马虎,有的迟到、早退、溜岗时有发生。由于能力的差别、责任心的强弱、工

  作态度的好坏,往往使得“干得多的累死,不干事的闲死”,甚至不干事的有时间到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冷嘲热讽,诬告诽谤。相对学历而言,我市公务员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占了一定比例,但大部分是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函授的进修学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内容不够系统,对经济政策和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以及依法行政的能力还不很强,甚至有的领导干部遇事不敢大胆地管理和决策,怕得罪人,当“和事佬”,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成效。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年轻公务员队伍建设,改善公务员队伍梯次结构。

  首先要规划先行,动态实施。要研究制定和有效实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规划,做到既与时俱进又未雨绸缪,定期分析公务员队伍的动态,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相应的规划措施。其次要控制进口,疏堵并举。一方面在严格执行凡进必考的同时,根据

  全市总编制余缺情况,着眼全局,统筹全市一盘棋,及时合理使用空缺编制,采取调剂性招录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公开招录年轻公务员;另一方面采取调入任职、协议聘用、兼职顾问等办法,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优秀人才的选拔使用。再次要畅通出口,管放结合。制定并实施优惠的鼓励政策,鼓励提前退休和辞职。对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人员,提前退休年限给予享受在职年限几乎同等的待遇,鼓励提前退休;对能经商或创业的人员,同样给予相应的在职人员一定比例的待遇,鼓励辞职,让更多的“挂关系、熬年头”的人走出机关,腾出编制,解放自己。

  (二)加强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不断激发广大公务员的朝气和活力。

  要制定实施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通过推进干部配置性交流,优化班子结构,通过推进培养性交流,锻炼年轻干部,通过推进调整性交流,做到人尽其才。一是扩大公推公选干部的比例。拿出更多的职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竞争,参加竞争必然促使人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素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和重要岗位。二

  是充分使用非领导职务,对表现优秀、任职年限较长的中层干部予以提拔使用,进一步激发中青年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三是全面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的换岗交流。以5年为聘任期,聘任期一到,各部门所有中层岗位全部重新竞岗,有计划交流,并且规定凡在同一岗位上工作5年的必须换岗交流,一般干部也应有计划适度换岗交流;换岗交流的比例根据需要确定,一般来说,部门内的换岗交流比例相对偏大,出部门的换岗交流比例逐步扩大;换岗交流的范围可以有所突破,不仅限于本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岗位,要扩大到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同时明确换岗交流的条件和措施,通过自我申请和组织决定,让更多的人实现换岗位、换工作、换思想,也让更多的单位换出朝气、换出效率。竞争上岗和换岗交流的方案须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并尽可能吸收有关专家、纪检监察等各界人士参与实施,以确保公正性和公平性,增强社会认同度。通过这些举措促进公务员队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整合的效用。

  (三)加强公务员量化考核和奖惩力度,不断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首先,领导要重视考核工作,把考核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一把双刃剑使好用活,充分发挥奖惩作用。其次,要研究制定公务员量化考核实施办法,从定性到定量,变软要求为硬指标,加大公务员量化考核和奖惩力度。各单位应按照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全年工作目标,将本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内设机构,细化到每个公务员职位,并按难易程度明确每项工作的权重,确定考核指标和依据,将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设定为指标量化成百分制,对照打分,按分值评定等次。对那些不愿意干事、干不成事、甚至把事干坏造成恶劣影响的人,要严格对照要求,不能定为称职的,就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不要姑息迁就;公务员条例规定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就必须分流出公务员队伍。对机关中经常吃、拿、卡、要的人员,要加大检查和整治力度。一经查实,绝不手软,除属于职务犯罪法办以外,凡受行政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也应分流出机关。对工作业务素质差,经二次培训达不到所在职位标准要求的,应

  劝其辞职或予以辞退。对一些平时事情少甚至没事干的单位或个人,则下达招商指标或中心工作,让其有事干,能作为;对到龄领导转任非领导职务人员,同样分给应有的职责,一样进行考核,纳入正常管理或制订专门规定管理。再次,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使用,奖罚分明。

  (四)加强公务员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认真实施《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层分类的公务员教育培训模式,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公务员的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从理论到实践”的要求,开展公务员针对性培训。重点是加强公务员的理论业务和行政能力的培训。不但要从基层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从非专业到专业,而且要从课堂到社会,从机关到乡村,从理论分析到案例实践,由本单位、本系统、本专业到外单位、外系统、外专业,通过调查研究、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以行政执法、信访接待、开庭审判、拆迁安置、招商引资、警示教育、征文演讲以及拓展训练等为内容的实景实情的实践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程项目建设、金融、旅游、环保和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推进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只有“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性,才能不断促进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使本市“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公务员调研报告10按照《××县人事局关于就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开展调研工作的通知》(西人[2009]20号)要求,现将××县司法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队伍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编制情况

  ××县司法局核定编制55人(行政编制28人,参公管理事业编制27人),实有38人。局机关编制数有23个,实有19人。司法所编制32人,实有19人。

  (二)在职在编情况

  ××县司法局实有在职人员38人,其中:公务员35人(暂缓登记1人),工勤人员3人。局机关总人数19人,其中:公务员17人,工勤人员2人。司法所总人数19人,其中:公务员18人,工勤人员1人。

  (三)人员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35岁以下14人,36—45岁15人;46—55岁9人。各年龄段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7%、39%、24%。

  2.文化程度。高中(中专)以下6人,大专22人,本科9人,研究生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6%、58%、24%、3%。

  3.层级情况。核定领导职数1正2副,实有1正11副和1位纪检组长。非领导职务1正2副,实有3正(1位任纪检组长)5副。具体为:科级正职领导1人,非领导3人;科级副职领导11人,非领导5人;科员13人,办事员1人;撤销主任科员处分1人;工人3人。

  4.任职时间。科级正职5—10年1人,10—15年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和8%;科级副职5—10年6人,10—15年7人,15年以上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6%、18%、5%;科员5年以下1人,5—10年10人,10—15年1人,15年以上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26%、3%、3%。

  二、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注重加强队伍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司法行政队伍的文化水平。按照州司法局《20xx—2010年xx州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规划》关于“到2010年实现司法行政干部专科以上文化80%、本科以上文化60%、律师本科以上100%”的目标要求,认真鼓励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函授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并对取得专科、本科文凭的干部分别给予1000元和1200元的奖励,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加强学习的积极性。截至20xx年,共有18人取得法律专科毕业证、6人取得法律本科毕业证,全面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文化层次。

  二是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利用每个星期一上午干部职工例会和每月23日下午司法所所长会议,重点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省、州、县政法和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及《文选》,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三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县上和州司法局组织的书法、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文体、纪念活动。促进了干部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举办了“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和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演讲比赛活动,所选派的选手参加全州司法行政系统比赛取得二等奖的优越成绩。

  四是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在自行抓好业务培训的同时,认真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公文写作、新闻写作、基层工作、普法依法治理、计算机知识、法律援助、公证等业务培训。累计共参加省级培训8期11人,州级12期4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司法行政队伍良好形象。认真组织学习《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公务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培训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道德及规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原则、程序、方法等知识,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围绕“自信、自律、自励”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队伍建设朝着“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讲团结”的方向迈进。

  三、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非领导职务人数超编,符合晋升条件的不能晋升,严重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一)在计算非领导职务人数时将司法所所长纳入计算总数,适当提高非领导职数比例;(二)从科员晋升到副主任科员的,只要条件符合,一律晋升,使干部职工看到希望。

  (三)改革非领导职务设置政策,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解决职工福利。

  公务员调研报告11平时考核是对公务员日常表现和工作状况进行的一项经常性考核,是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是目标管理、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开展平时考核,在遵循因地制宜、民主公开、简便易行等原则的基础上,要着重解决以下难点问题。

  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基础。很多地方和部门抓平时考核往往就事论事,思想认识问题常常被忽视。扭转不利的思想认识必须认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管理的新形势新特点。必须认清开展平时考核是符合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干部人事部门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的基础平台。

  科学设置内容指标。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核心,也是平时考核导向、管理、落实作用发挥的具体体现。要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特点。既有反映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情况的共性指标,又有反映工作成果、成效和业务能力等情况的个性指标。既有能够反映一般性、整体性情况,省时省力的定性指标;又有内容具体、标准明确、较为客观准确的定量指标。要通过选取有限的关键业绩指标来反映最有意义的工作成果和过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指标标准要适度,要根据中心工作、考核情况、相关人员等方面变化动态调整内容指标。

  合理设置考核周期。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难点。考核周期过长,往往时过境迁,印象模糊,评价奖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考核周期过短,会占用过多时间,任务过重,总结评价可能琐碎繁杂,淹没重点。考核周期应根据单位情况、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任务以及内容指标的特点等进行设置,较为合理可行的周期为个人记实按周进行,领导评鉴按月进行。对一般公务员,周期较短为宜,领导干部应适当延长。流程性、常规性工作适于固定周期考评,项目性、专门性工作适于阶段性考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平台。随着平时考核工作的推动进展,要逐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不同层面的作用。一是进行基础信息记录、收集、汇总、。二是对基础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分析、比较。三是实现跨系统跨领域信息共享,整合业务数据、社会评议、综合部门考评等信息。四是实时监控,随时了解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督导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配置资源,实现全面管理。

  切实把考核结果用起来。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保障。坚持统筹协调,强化考核结果的效力。注重沟通帮助,及时谈心谈话反馈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体现奖优罚劣,制定明确的奖惩标准和措施,对平时考核表现优异的公务员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平时考核表现不佳的公务员及时督促改进乃至告诫惩处。发挥基础作用,将平时考核累积情况作为定期考核奖励、单位人员调配和工作管理、个人职务晋升、干部培养选拔的基础。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做好平时考核的关键。要建章立制,形成稳定长期根本的制度机制;要有独立的机构、专业的人员;要进行顶层设计,把平时考核纳入全局性工作,避免就事论事,割裂平时考核与公务员管理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大局,使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大力宣传成功经验、工作成效,坚定信念信心。

  公务员调研报告12乡镇公务员是处在我国最基层政权的公务员,切实重视和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对提高乡镇基层执行力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的通知》精神,全面了解公务员队伍现状,找出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对我镇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镇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镇有公务员编制39人,现有公务员22名,其中组织待安排工作人员1名,被借用2名。从知识结构上看:大学本科学历有11人,占公务员总数的50%,大专学历的有11人,占公务总数的50%,;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的有10人,占45%;31岁至40岁的有4人,占18%;41岁至50岁的有8人,占37%;平均年龄为35.7岁。从职务结构上看:科级以上有13人,占59%;科员有及以下9人,占41%。

  二、近年来我镇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水边镇作为城关镇,县城“两区”建设征地、社会维稳、招商引资等难点、重点工作多,党委、政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千斤重担人人挑,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每个科级领导干部负责分管一定工作、负责部分站所、挂点一至两个村、居,明确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同时,注重制度激励措施,如今年针对招商引资和社会维稳两项重点工作,分别制定出台了文件对该两项工作贡献较突出的干部,在评优评先推荐后备干部上优先考虑和给予资金奖励。如对引进符合县产业政策且实际完成固投200万元以上的个人,按实际固投千分之一进行奖励。二是后备干部勇挑重担,一线锻炼。对推荐为后备的干部,放在重点工作一线,促其砥砺成才。比如,正科级后备干部主动承担了县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工作,安排在征地任务较重、情况较复杂的村驻点。一些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负责驻村工作,安排在综治办工作,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能够独当一面。三是规范管理,务实工作作风。为加强干部日常管理,我镇先后制定出台了机关干部日常管理、解决“走读”工作日夜宿机关院内、周一工作例会和干部驻村联系服务等制度,同时,由镇机关效能办和办加强对干部日常监督,狠抓制度落实。尤其是今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一改历年来干部“走读”的习惯,主要领导带头执行,机关干部工作日夜晚全部住宿在镇机关院内,且目前执行比较到位。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得到改善。

  三、当前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上级培训少,干部能力提升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矛盾。镇科级干部中绝大多数是长期在乡镇摸排滚打,自身起点低,近年来新录用的公务员又多是离开校门直接走进政府部门,经验缺乏,每年上级安排进修培训的机会不多,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不快,导致政策水平不高,对理论问题被动学习的多,调查研究少,依法行政、解决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

  2、乡镇公务员来源渠道较单一。近几年我镇每年都会新考进几个公务员,补充了新鲜血液,但是公务员队伍凡进必考,考进的都是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优秀村干部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定向招录的次数少,每次招录的名额也少,导致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了解农村的优秀村干部和事业编制人员无出路,不利于调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一些科级领导干部往往分管工作多,分管的难点工作也多,难出成就不容易被提拔重用。同时,乡镇正科级职位少副科级干部多,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位更少,一些在乡镇工作16—20年,担任副科级10多年的干部,提拔空间小,希望能进城又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受挫。

  4、年轻公务员在交流流动上存在两极化矛盾,不利于干部培养成长。一方面,对部分优秀年轻公务的选调借用频繁,流动性大。近年来县直机关单位不直接招录公务员,造成县直单位要人都直接从乡镇借用或调走,一些新录用乡镇的公务员往往试用期刚满一年就被县直单位借用或调走,如近几年我镇先后有6位公务员被借用或调走,而这部分人员大多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频繁的选调和借用,既对年轻公务员个人积累基层经验、全面成长不利,又容易导致乡镇优秀人才流失,造成干部断层。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干部除被提拔使用外,则极少甚至没交流,导致一些在乡镇工作6年以上的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性有所减退。

  四、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几点意见和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要对乡镇公务员每年开展一次轮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要着眼于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教

  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会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2、拓宽乡镇公务员队伍来源渠道。要加大专门从优秀村干部、优秀事业编制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工作力度,要形成常态化,每两年或一定时间组织一次考试,采取笔试、面试和考察等程序,更加突出实绩。

  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上,总体上要向乡镇公务员倾斜,结合当前热议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依据级别和任职年限等条件晋升职级的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增强职级在公务员薪酬、福利等方面的作用,让长期在乡镇工作政治晋升又有限的公务员在待遇上得到提高。在政治待遇上,要按照单位公务员人数,一定比例地增加乡镇主任科员和副主任职位数。

  4、切实规范上级机关借用乡镇公务员行为。要明确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必须在乡镇工作两年以上才能借用,并认真贯彻执行。同时,上级借用干部要与乡镇党委充分沟通。

推荐访问: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考核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