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9篇)

时间:2023-05-05 13:05:0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药学论文(合集5篇)

  第一篇:中药学论文

  中药学论文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思考

  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以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药物本身有毒性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中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和独特的临床疗效,许多疑难杂病离不开它;另一方面临床又很难驾驭、使用它,稍不小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

  在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的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概括其原因大体如下。

  2.1误服伪品

  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中药的药材非常讲究产地、品种、采集季节及药用部位。同一种药材,若产地不同,安全性会有较大差别;同一种药材,若产地相同,采收季节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对其作用、安全性也有影响。

  2.2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

  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从相关报道来看,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此有较大关系。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临床医生采用大剂量处方,二是患者不按规定剂量服药。

  2.3药品炮制不当

  药品炮制不当也会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升;如果严格按照药物的炮制程序,是可以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这样就可使患者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的机会减小。

  2.4选用制剂不当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问题多在制剂的粗制滥造上。我国目前上市的中药注射剂中相当一部分是1985年以前批准的,安全性、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提高。中药制剂增多,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均浓集,疗效提高,毒性亦增强。

  2.5其他原因

  患者个体的差异,以及违反了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等因素也会引起中药的不良反应。3部分中药质控标准低

  中药老品种、由地标升部颁标准的品种中,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水平没有达到今天的新药水平,停留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平上,这些药在临床应用中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4同一个产品多家生产

  这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一个高危因素。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约批了六七千种中药“新药”,其中绝大部分是一个品种多家生产,比如鱼腥草注射剂被批准生产的药厂就有195家。一个制剂或者一个品种多家生产很难控制质量,很容易出问题,鱼腥草的问题和这有很大的关系。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药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缺乏科学、客观、规范地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中医药要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国际水平接轨,研究中药的安全性是严峻的事实,是当前形势赋予我国中医药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5解决办法

  5.1加强中药的药学研究,寻找产生不良反应的成分

  中成药多是复方,组成复方的每一味药中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中成药的疗效是药物多层次多靶点产生的综合作用,那么也就造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复杂性。只有加强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搞清有效成分、无效杂质、毒性成分,才能根据发生不良反应的成分,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引起不良反应的为无效成分,可在制剂过程中除去。

  5.2加强中药现代药理、毒理研究

  随着对中药深入的研究,在搞清有效成分、阐明药理机制的同时,应注重有毒成分、毒性机制的研究。对一些剧毒中草药不仅要测出单次给药的毒性剂量,还要了解长期连续给药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要利用现代药理、毒理学的方法对有毒中药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关系、急性中毒的剂量、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和靶器官、中毒机制和解救的方法,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监护和药物的毒性防治提供依据。

  5.3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材标准不仅被应用于中药材质量的检验,还是制定成方制剂的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内容包括: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材的药效成分;专属性的鉴别方法;有害物质的检测;多指标含量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建立完善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中药材炮制方法,依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确保炮制品质量,这也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之一。

  5.4完善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监督机制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督机制。必须以中药ADR监测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注重对中药ADR资料的全面搜集,并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弄清药物与ADR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开创我国中药ADR研究的新局面。

  5.5加强剂型、合理用药对中药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必须选择适宜的剂型,并确定安全有效的制剂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剂型,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可预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中药的联合应用过程中,尽量收集其配伍实验资料,如果资料

  不全,但是临床应用确有必要的,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如间隔用药等方案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而对于报道中明确不可以配伍应用的,要绝对避免联合应用。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是中药能否健康、持续、高速发展下去的关键之所在。面对着新的发展机遇,中药必须走出安全高效的路子,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加大发展力度。这也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正确理解、充分认识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既不盲目乐观、夸大中药的疗效和忽视中药的不良反应,也不盲目悲观、怀疑中药的疗效和否认中药的治疗作用,加强中药安全性的评价与研究工作,尽快建立起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第二篇:中药学简史论文

  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学会怎样发展

  ——史晓飒(20120222020)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药学专著,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所论365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神农本草经校点》(1981)等。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神农本草经》而发展起来的。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神农本草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甚至操纵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一分半毫。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者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今天,也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神农本草经》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是中国药学诞生的标志,假如没有了《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发展将会滞后几代人。

  同时《神农本草经》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神农本草经》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

  越。”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

  用时要适宜于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

  效果。

  《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七情和合”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药物配伍理论中“七情和合”的源头。“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中的特殊关系。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多,如其提出的“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等等。均可体现出《神农本草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诞生时间将会滞后几代人。但是并不能说中国药学将不会发展。

  《神农本草经》将我国东汉以前的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发展将会滞后一些,但是中国的药学还是会发展的,只是时间上相对滞后而已。因为在未出现《神农本草经》时中国的药学就已经有了一些的发展。

  至于将《神农本草经》做为中国药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神农本草经》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零散的药学知识,形成了系统型的药学。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仍会发展起来,只是会相对质滞后,没有系统的整理出中国的药学而已。

  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依然会向前发展,只是发展的速度没有存在《神农本草经》发展的快而已。中国的先人依然会整理出来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的著名的经典的药典,来替代《神农本草经》。

  所以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首先是简单的零散的发展,不具有系统性,不能完全算是一门学科。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有一位或者一些人将那些零散的药学知识总结起来,形成系统的药学。具备了系统型的才是一门学科。所以说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学的发展只是会滞后发展一段时间。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并不是药学不发展,而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的发展。直至出现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这样可以系统的总结零散的药学的知识。

  总之,假如没有《神农本草经》中国的药学的起步会晚,没有系统的总结,中国的药学只能是零散的发展。直至出现一部类似于《神农本草经》这样一部系统性的经典著作,然后中国的药学才能够系统性的发展。

  体会:通过本草史课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我国药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了我国的药学渊源的历史,对我以后学习中药方面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了本草史课,让我对我国灿烂的中国药学文化有了很深厚的了解,让我不禁生出自豪之情。

  建议:本草史课可以增加去西区博物馆的次数,这种去博物馆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只去了一次我感觉意犹未尽啊)

  第三篇:现代中药学进展课程论文

  现代中药学进展课程论文

  题

  目:综述中药GAP、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整体药理的主要研究进展、热点、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作者姓名:陈鹏

  学号:MZ11732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中药GAP、中药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整体药理学的现代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中药;GAP;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整体药理学;进展。

  1.中药GAPGAP全称GoodAgriculturalPractice,中文译作“良好的农业规范”,是欧洲零售商农产品工作组(EUREP)1997年提出来的,用以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就是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各种因子,规范各个生产环节乃至生产全过程,以达到中药材的“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1]1.1研究进展

  1998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海口市召开GAP第一次研讨会,会上学习了《欧共体GAP》及日本厚生省药务局《药用植物栽培及质量评价》并研究如何制定我国的GAP[2]。经过5年努力,于2002年3月1日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其内容有10章57条,并规定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2003年9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标准共有104项,其中关键项19项,一般项95项。同时公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GAP认证。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49家中药材企业、63个基地、47品种中药材通过中药材GAP认证。

  [4][3]1.2热点

  在中药材GAP认证中,具体包括以下8个方面:①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②种质和繁殖材料的要求;③栽培和饲养管理要求;④采收的要求;⑤包装、运输和贮藏要求;⑥质量管理要求;⑦人员及设备要求;⑧文件管理要求[5]。

  近年来,中药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高,大型中药企业纷纷建立GAP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品牌文化。如天士力集团的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连续保持4年领跑国内中药单品种市场销售记录,年均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累计资助了182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国家发改委、计委、经贸委、中医药管理局也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其相关研究,各省区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经委等部门也大力资助GAP研究。如四川省政府拨专款设立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基地办公室,专门组织引导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1.3存在问题

  GAP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处在试点阶段。中药种植的具体情况相当复杂,经过了近5年的试点认证之后发现,目前的认证办法和操作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1.3.1缺乏各类专业人员

  人员培训必须先行,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及雇佣工或签约农民的培训。培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对农民的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对不识字的农民派人在田间操作现场指导;

  针对员工的培训可以送到先进企业去参观,送到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进修,质检人员可以送到药检所学习等。培训必须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必须有培训记录,培训后必须有考核等。只有人员准备好了,才能真正将GAP启动并实施起来。1.3.2监管力度不足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非GAP基地的药材同样能步入制药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进入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医院、药店的仓库或摆上GPP(《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柜台,这与医药行业的强制标准GMP、GSP是自相矛盾的。加之GAP基地药材的包装外观没有统一专识标志,销售价格和税免上没有相应的保护性、支持性政策,导致基地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保证,企业、农户积极性深受打击,甚至近两年GAP研究也陷入低迷状态[6]。1.3.3企业实施GAP积极性不高

  各中药制药企业和新兴企业紧跟国家政策,从期盼中药材GAP的光明前景着眼,纷纷上马实施中药材GAP,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GAP基地生产出高质量的、符合GAP要求的、但也是高成本的中药材,但在市场上与同品种中药材在市场售价上没有什么区别,用它生产出的中成药与用非GAP药材生产的中成药市场价位也一样。这时,实施中药材GAP的企业,只感受到成本的升高和竞争力的减弱,这必然要挫伤企业实施和认证中药材GAP的积极性[7]。

  1.3.4相关法规、政策不到位

  按照现行《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中药材GAP认证一次5年有效。但中药材生产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较大,同一品种不同区域、同一地域不同生产周期,其产量、质量均收到不同程度影响,不肯能更在5年内都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均一。部分品种的一个生产周期就超过5年,无法减毒其影响质量的每个该关键环节[8]。

  1.4展望

  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性、均一性的唯一选择就是实施GAP,按SOP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说没有中药材的GAP,就没有中成药的GMP,就没有新药研制开发的GLP和GCP,当然也就没有药品经营的GSP。所以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发展,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中药材

  种植,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药材GAP的实施就是遵循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建设优质、无公害的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这既符合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的需求,还可恢复和建设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药材GAP有广阔的。

  2.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2.1进展

  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近年来有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法,半仿生提取法,酶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树脂吸附法,分子蒸馏法,双水相萃取技术。许多研究报道表明,这些新的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方面主要是针对中药材中的有效部位或某些有效成份提取效率高、成分损失少、周期短等优点,这些优点显示出它们在中药有效成分工艺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查阅近10年的文献,中药中化合物的鉴别方法有显微鉴别法、色谱法(T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裂解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鉴别法、一阶导数光谱法、X-射线图谱法、热分析法)、质谱法(ESI-MS)、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构鉴定方法有UV、IR、MS、NMR等。

  2.2热点

  近几年,中药化学成分中化合物的鉴别一般采用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

  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它可以同时分离多个样品,分析成本低,对样品预处理要求低,对固相、展开剂的选择自由度大,适用于含有不易从分离介质脱附或含有悬浮微粒或需要色谱后衍生化处理的样品分析。TLC法是一种快速、灵敏、高效地分离微量物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色谱技术之一,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专属性好,分析速度快,色谱参数易调整等特点,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9]。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一般采用NMR。化合物分子中同种核由于与其相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不同,所处的化学环境就不同,也就是说被测核的核外电子

  的状态与电子云的密度是不同的。因此导致对外加磁场产生的屏蔽作用也不同,也就是说这些核实际所受的磁场强度是不同的,分裂的磁能级间隔不同。由于这个原因它们将在稍微不同的频率处出现共振吸收。这种共振吸收频率相对于人为规定的基准核共振频率之差与基准核频率基准之比,即这个吸收峰的相对位移,称为化学位移。根据不同基团中核的化学位移在各自特定的区域内出现的特点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邻近基团之间有相互作用会导致谱峰有更精细的裂分,利用这种裂分裂距的大小与形状可进一步确定分子内部相邻的基团的连接关系,最后便可推断分子的化学结构。

  2.3存在问题

  中药作用的多样性给活性成分的研究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中医特别强调中药及方剂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身体功能的多项平衡调节作用来实现,即作用于多个靶点。因此在追踪分离活性成分过程中,像西方那样,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很难合理说明中药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中药,特别是复方研究,提倡采用多指标活性筛选体系进行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但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功能基因芯片的出现及应用有可能为此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初筛方法。

  2.4展望

  ①以阐明药用生物有效成分,获得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为目的,进行提取分离条件、结构鉴定、一般活性研究;②以解决自然资源有限的活性化合物或其前体的来源为目的,进行半合成及生物转化研究;③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为目的,以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结构类似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由此可见,天然药物研究已经从最初对天然来源活性化合物被动全盘地接受到积极主动地改进,研究在不断深入。

  3.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依据一系列质量标准规范,对中药形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测、评价与控制,质量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基于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包括2方面内容:提供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

  提供中药质量控制的指标,其目的是确保中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保证中药质量均一性和疗效稳定性[10]。

  3.1研究进展

  早期的中药质量控制自中药鉴别开始,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阶段

  [11]。(1)从中药形成至19世纪前、后为古代中药质量控制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药质量控制的特点是以药材的图形、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等特征鉴别药材的真伪。(2)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为近代中药质量控制发展阶段。吗啡从阿片中的提出标志着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开始。显微镜的发明为中药鉴别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并出现了4大鉴别法:基原鉴别、显微鉴别、性状鉴别及初期的理化鉴别[12]。(3)20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各种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13]、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14]、X衍射、各种电泳技术、差热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15]、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均被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中。同时,人们也不断尝试利用数学方法挖掘大量化学测试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增加对化学成分整体系统的认识。

  3.2热点

  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是借助于色谱和波谱等技术获得的中药化学成分的色谱(或光谱)图,是一种综合的鉴别手

  段。指纹图谱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地反应了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体现了中医用药理论,并在药物配合、君臣佐使用药、药物性味等方面均有所反映。GC指纹图谱是研究含挥发性组分的药材和制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对具有挥发成分的中药的鉴定尤为适宜。HPLC指纹图谱目前已成为开展指纹图谱应用较多的方法,也是定量指纹图谱中较常用的方法。徐柏颐

  [16]

  等建立体现黄蜀葵花特征及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具有17个共有峰的具有能区别黄蜀葵花花冠和花萼

  特征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深入研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定量评价功能及中药谱效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CE指纹图谱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药生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别和含量测定,成为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之一。对中药注射液或水提取物而言,其CE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远超过HPLC指纹图谱。

  3.3存在问题与展望

  中药质量的不可确定性一直是其走向世界的瓶颈,因此,中药走向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是解决中药的质量可控。中药为多成分的复杂体系,测定少数几种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不足以保证其质量。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特征性及可量化等特点,可用于鉴别中药真伪、评价药材的道地性以及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模式。目前,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已从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转向“谱效关系”研究,但中药谱效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众多问题急需解决,如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的整体性评价方法及化学成分表征,药效模型的选择,以及能准确反映中药谱效间规律的数学模型等问题都是今后“谱效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指纹图谱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将解决中药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成熟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

  4.中药的整体药理学研究

  药理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在体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两者互相补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研究中药新药药效。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体外试验包括离体器官、组织、细胞、酶、受体、细胞内信息及基因等实验。其可以按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具有重复性好,用药量少、节省动物等优点,且可排出体内神经体液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可进行直接观察,获得准确结果,所得结果较易分析。例如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常常在体内不一定表现出强大的抗菌作用;某些中药含有大量钾离子、钙离子,其粗制剂在麦氏浴槽中表现出对离体平滑肌、心肌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口服后不一定产生相应作用。

  体内试验也称在体试验,其比较接近于临床状态,适于综合性研究,所得结果较为可信,可以直接反映临床疗效。中医药学以整体思想体系为基础,重视宏观调控。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整体试验能较全面的反映药物的作用。特别是中药新药2类药材、6类复方制剂大多属粗制剂,更应强调以体内试验为主。要证实新药具有某种药理作用必须通过体内

  试验证明有效。体外试验仅起辅助作用。

  4.1研究进展

  研究药物的作用仅仅在正常动物身上进行还不够,还需要制备各种动物病理模型,因为病理模型模拟疾病状态,比正常机体更接近病人的机能状态,有些药理作用在正常动物身上观察不到。因此,病理模型在新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模型的选择应首选符合中医临床证或病的动物模型。应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对其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态、饲养条件及动物来源,合格证号,均应按试验要求严格选择,宜选用2—3种动物进行药效试验,动物模型与临床有区别,特别是中医证的模型与临床差异更大,因此“动物点头”临床不一定疗效就好。人与动物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如在不同种属动物身上均作出与临床疗效相似的结果,可信度就大。故在进行药效研究时不要只选用一种动物,用2—3种动物的实验结果可信度更大。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

  因为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有效成份含量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不易作出量效关系。根据技术要求各类新药主要药效试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犬与猴等大动物可设2个剂量组,但每组动物数不少于6只,纯度比较高的1、5、7类中药新药应尽量作出量—效和时—效关系。剂量设计:合理的剂量设计在药效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材料合格,模型和方法可靠的前提下,试验结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剂量设计是否合理。

  4.2热点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技术,是为了研究中药复方药物离体实验而诞生的学科,具有直接、快速、敏感、准确等作用特点。它是一种离体实验方法,也是适合中药特点的、更为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不但能反映中药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能反映可能由药物诱导机体内源性成分所产生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排除中药制剂直接进行离体实验所特有的、难以确定因素的干扰,客观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效应的过程,实验条件更接近于药物在体内产生效应的内环境,使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为提高[17]。近年来,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如以神经元病变为主的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以急性脑出血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等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高,使得中药及其复方对于神经系统保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兴起,脑脊液药理学

  [18]这一概念随之被提出。

  4.3存在问题及展望

  中药药理学方法是在以前体外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即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它不仅具有体外实验的优点:如条件可控性强,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超微、生化、受体、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揭示药物作用机理较为深入,重复性好,使用材料少等,而且有其更适合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研究的独特之处:中药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经过体外的煎煮或其他制备过程,再经口服以后在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有的是药物本身物质发挥作用,有的是经过肝脏代谢的产物发挥作用,有的是肠道细菌代谢产物发挥作用,因此,以中药的粗提物的体外实验结果来评价药物的体内效应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确切的,而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实验更接近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效的真实过程[19]。

  参考文献

  [1]周荣汉.中药材GAP实施与SOP制定[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9(2):6.[2]郭吉刚.中药材GAP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新医药,2004,3(9):84.[3]魏建合,陈士林,郭巧生.中国实施GAP现状及发展探[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9):4.

  [4]王化东,黄俊勇,卫莹芳.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J].现

  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4).[5]王洪彪.中药材实施GAP认证工作的探讨[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09:59.[6]费曜,王刚,朱丹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现况及问题解析[J].中国药房,2009,20(36):2801.[7]张翼,郭红军,曾凤英.中药材GA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9(6):55.

  [8]肖江宜,王文全.我国中药材GAP实施分析与探讨[J].中药材,2009,32(12):1795.[9]冯雅斌.薄层色谱在药物应用中的应用及研究发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1):60[10]魏萍.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B):157-158.[11]张汉明,许铁峰,秦路平.中药鉴别研究的发展和现代鉴别技术介绍[J].中成药,2000,22(1):101—110.[12]乔传卓,张汉明,宓鹤鸣.生药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13]孙文基,沙振方,严智慧.荧光光谱法鉴别中药材[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6):326—328.

  [14]张淑华,李连怀,刘振通等.几种易混种子类中药的扫描电镜鉴别[J].中草药,1995,26(8):427—429.

  [15]黄璐琦.展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43.[16]徐柏颐,谈献和,朱华云,池玉梅.黄蜀葵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药材,2011,34(6):888.[17]牛国庆,武果桃.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1:73.[18]梅建勋,张伯礼,陆融.中药脑脊液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初建;对中药影响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作用的观察[J].中草药,2000,31:523-526.[19]徐祥,朱建华.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研究的概况[J].科教前沿,2011,1:462—463.第四篇:中药学归纳-整理

  中药学

  综合归整法

  虽然有些药考研不考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很好的综合归整法是将整本《中药学》的内容根据若干共性,前后连贯地进行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从其主治、功效、用量、用法、炮制、禁忌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是带有总结性的、完整性的、系统性的归纳方法。如常

  见病腹泻,其治疗药物的范围较广,清热药中的清热燥湿药如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等;清热解毒药如穿心莲、炒银花、凤尾草、马齿苋等;芳香化湿药中的苍术、草果;温里药中的干姜、肉桂、吴茱萸;利水渗湿药中的茯苓、车前子、滑石、泽泻等。这些药物单独使用也有止泻的作用,配伍应用更有止泻之功。止泻是一个主要的功效,腹泻为其主治证候,我们将这类药物归纳起来,就是主治归纳。这些药物虽均有治疗腹泻的共性,但由于病症的寒热虚实有别,因此它们治疗途径是不同的,正所谓殊途同归。如车前子、滑石等从“利小便实大便”的方法治泻;黄芩、黄连、银花等从清热燥湿角度治泻,干姜、肉桂、吴茱萸从温中健脾的角度治泻等等。这实际上是辨证施治的用药原则。关于其他几方面的归纳,如功效归纳,实际上是每一章节的归纳;用法归纳主要是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捣汁、浸泡、粉吞、制丸等,这些内容将在下面作详细介绍,可供大家在学习《中药学》之后参考。

  ㈠主治归纳

  主治归纳系用其主治某一病症来归纳常用药物。

  (1)主治麻疹药:薄荷、蝉蜕、牛蒡子、胡荽、升麻、柽柳、葛根、樱桃核、淡竹叶。

  (2)主治暑病药:荷叶、藿香、佩兰、香薷、青蒿、扁豆、丝瓜皮。

  (3)主治鼻渊药:辛夷、藿香、猪胆、藁本、苍耳子。

  (4)主治咽喉肿痛药:山豆根、马勃、射干、青果、元参、胖大海、牛蒡子、蝉衣、桔梗、麦冬、牛黄、珍珠、凤凰衣、金荞麦。

  (5)主治失音药:蝉衣、胖大海、木蝴蝶、青果、猴枣。

  (6)主治视物昏花药:菊花、杞子、青葙子、决明子、石决明、谷精草、夜明砂、密蒙花。

  (7)主治夜盲药:夜明砂、杞子、鸡肝、羊肝、谷精草、菊花、苍术。

  (8)主治各种痛证药:川乌、祖师麻、羊踯蹋、天仙子、曼陀罗、夏天无、八角枫、两面针、徐长卿、雪胆

  (9)主治痹症药:威灵仙、独活、秦艽、千年健、稀莶草、木瓜、海桐皮、蜈蚣、寻骨风、苡仁、僵蚕、全蝎、地龙、白芥子、虎杖、肿节风。

  (10)主治腰痛药:杜仲、川断、狗脊、桑寄生、怀牛膝、胡桃肉、补骨脂。

  (11)主治头痛药:白芷、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决明子、桑叶、菊花、吴茱萸。

  (12)主治高血压药:黄芩、青木香、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罗布麻、地龙、珍珠母。

  (13)主治失眠药: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秫米、琥珀、朱砂、珍珠

  母、龙齿、丹参、远志、磁石。

  (14)主治牙痛药:细辛、石膏、白芷、螟蚣、荆芥。

  (15)主治胃痛药:高良姜、延胡索、白芍、海螵蛸、象贝、胡椒、荜拨、丁香、肉桂、荜澄茄、制川乌、制草乌。

  (16)主治食积药:鸡内金、麦芽、谷芽、神曲、山楂、莱菔子、刘寄奴。

  (17)主治呕吐药:姜半夏、姜汁、苏梗、砂仁、代赭石、佛手片、代代花、玫瑰花、灶心土、川连、生姜。

  (18)主治呃逆药:丁香、柿蒂、竹茹、沉香、刀豆子、韭菜子。

  (19)主治腹泻药:赤石脂、禹余粮、肉豆蔻、诃子、石榴皮、罂粟壳、乌梅、五倍子、明矾、臭椿皮。

  (20)主治痢疾药: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白头翁、鸦胆子、苦参、马齿苋、槟榔、翻白草、凤尾草、地锦草、仙鹤草、穿心莲、炒银花、龙胆草。

  (21)主治脱肛药:黄芪、枳壳、槐米、五倍子、升麻。

  (22)主治各种出血药:紫珠草、仙鹤草、白及、血余炭、棕榈炭、花生衣,藕节,墓头回、鸡冠花、三

  七、景天三

  七、花蕊石。

  (23)主治便血药:槐米、仙鹤草、地榆、侧柏叶、灶心土、藕节。

  (24)主治尿血药:白茅根、大蓟、小蓟、藕节、仙鹤草、茜草。

  (25)主治肺痨药:百部、律草、天葵子、獭肝、鱼腥草、夏枯草、猫爪草、地骨皮、羊胆。

  (26)主治自汗、盗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龙骨、牡蛎、防风。

  (27)主治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鳖甲、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28)主治贫血药:阿胶、当归、何首乌、龙眼肉、黄芪、旱莲草、女贞子、黑枣、杞子、桑葚。

  (29)主治气喘药:麻黄、白果、桑白皮、葶苈子、地龙、闹羊花、冬虫夏草、胡桃肉、蛤蚧、别直参、紫河车、紫石英。

  (30)主治咳嗽药:杏仁、象贝、紫菀、款冬、马兜铃、枇杷叶、百部、百合、南天竺子。

  (31)主治水肿药:冬瓜皮、地骷髅、车前子、葫芦、扁蓄、瞿麦、冬葵子、益母草、琥珀、泽兰、玉米须、泽泻、大腹皮、浮萍。

  (32)主治黄疸药:茵陈、金钱草、地耳草、垂盆草、虎杖、马蹄金、天胡荽,郁金、大黄。

  (33)主治尿结石:金钱草、海金沙、芦根、大黄、益母草、郁金、玉米须、滑石、鸡内金。

  (34)主治便秘药:大黄、元明粉、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蜂蜜、黑白丑、乌柏树根皮、巴豆、苁蓉、生首乌、芫花、甘遂。

  (35)主治肠痈药:红藤、冬瓜仁、蒲公英、白毛夏枯草、连翘、白花蛇

  舌草。

  (36)主治乳痈药:蒲公英、橘叶、橘核、小茴香、穿山甲、王不留行、郁金、全瓜蒌、风尾草、腹水草。

  (37)主治肺痈药:金荞麦、冬瓜仁、四季青、鱼腥草、人中黄、花蕊石。

  (38)主治疮痈肿毒药: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四季青、银花、夏枯草、白毛夏枯草。

  (39)主治肿块药:山慈姑、猫人参、海藻、昆布、黄药子、干蟾

  皮、莪术、三棱、蜈蚣、僵蚕、阿魏、白胶香。

  (40)主治湿疹药:地肤子、白藓皮、车前子、川萆藓、野菊花、炉甘石、滑石、硫黄、木槿皮。(41)主治蛇伤药:半边莲、蚤休、天南星。

  (42)主治水火烫伤药:大黄、地榆、石灰水(一般外用)。

  (43)主治胎动不安药:苏梗、砂仁、白术、黄芩、桑寄生、续断、苎麻根、菟丝子、艾叶、杜仲。

  (44)主治白带药:臭椿皮、白槿花、鸡冠花、川萆藓、金樱子、白果。

  (45)主治遗精、遗尿药:金樱于、芡实、刺猬皮、鸡内金、龙骨、牡蛎、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山萸肉、五味子。

  (46)主治阳痿药:阳起石、锁阳、苁蓉、巴戟天、鹿茸、鹿角片、仙茅、仙灵脾、海狗肾、紫河车。

  (47)主治疟疾药:青蒿、常山、鸦胆子、绣球花、马鞭草、天名精。

  (48)主治肠虫症(蛔、蛲、绦虫等)药:使君子、苦楝皮、鹤虱、榧子、雷丸、仙鹤草芽、南瓜子、槟榔。

  (49)主治疳积药:神曲、山楂、雷丸、胡黄连、山药、莱菔子、蚕蛹。

  (50)主治小儿腹泻药:炒山楂、炒鸡金、神曲、炒苡仁、山药、炒白术。

  (51)主治疝气药:荔枝核、小茴香、枳壳、黄芪、橘核、升麻。

  (52)主治小儿口疮药:石菖蒲、冰片、淡竹叶、甘草、荸荠、吴茱萸。(53)主治小儿疰夏药:苡仁、红枣、银花露、青蒿露、谷麦芽、西瓜。

  第五篇:中药学

  中药学

  《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著者不明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我国中药学基础。载药365味,开创了“三品”分类法。所载药物确有实效。《新修本草》唐显庆时

  期苏敬等23位医药家。“世界第一部药典”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收药844种。采用图文对照形式。用“云石,草,木等”9类分类法。

  《证类本草》1098—1108唐慎微,载药1558种。是我国保存完整的综合本草之中年代最早的一部。《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

  收药1892种,绘图1109种,分为16部60类,“16世纪的百科全书”四性:每种中药分别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症寒热为基准。

  五味: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分为辛、甘、酸、苦、咸不同药味。

  作用:辛行散,甘补缓和,酸涩为收涩,苦池燥,咸能软下。淡为渗利。

  依据: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知:药物滋味—功效—药味。

  归经:药物作用对集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依据:以脏腑经络学说确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

  依据:以药物质地轻重,气味厚薄,性味及效用确定。(与病位相顺,与病势相反。)

  毒性:药物的偏性。依据: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目的为增强药效;去毒;改变性能功效;便于贮存、制剂、纯净药材;矫臭矫味。水飞: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的差一只去极细药末的炮制方法。

  目的为制取极细的粉末。

  “勿用相恶相反者”

  “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玄参、沙参、丹参、细辛、芍药。(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五脂。(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

  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相依.)

  “六陈”

  总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煎法:先煎、后煎、包煎、另煎。

  发散风寒药羌活:

  感冒:外感风寒肌表夹湿。

  风湿:风寒湿痹证用于肩臂痹痛,上半身风湿。

  弱与羌活。

  风湿:下半身风湿。

  藁本:感冒头疼入足太阳膀胱经。作用部位:头部。治头疼(风寒湿邪循经犯上头疼)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利尿消肿。

  主治:风寒表证,咳喘症,风水水肿,小便不利。

  桂枝: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止痛: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牙龈肿痛。治阳明头疼,头风疼,牙疼,关节疼。

  发散风热药

  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北柴胡佳)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表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用法:3—10g煎用。生用,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醋炙。升阳生用或酒炙。

  注意:阴虚阳气,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慎用。

  清热药(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

  清热泻火药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夏枯草:功效:清肝泻火,解毒散结。

  清热燥湿药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呕方面:胃热呕吐,清胃热止呕。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利尿,杀虫。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凉血药

  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养生津。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阴虚发热,无汗骨蒸。)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肝泻火。

  泻下药

  攻下导滞药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利尿。主治:便秘及胃肠积滞证,里热证,血证,瘀血证,湿热黄疸淋证。

  祛风湿药

  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祛风湿,发散风寒,止痛。应用:风寒湿痹证,风寒表证。

  川乌: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风湿寒痹证,寒凝诸痛证。

  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利湿退黄。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广藿香:功效: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证、呕吐、暑湿、湿温证。苍术:

  茅苍术(南苍术):性状:香气特异,味甘、苦、辛。无毛须。气芳香,切开后断

  面起白霜。

  北苍术:性状:香气特异,味辛苦,气芳香。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表,明目。

  白术:

  性状:气清香,香气浓,断面黄白,嚼之略带粘性,味甜微辛。

  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厚朴:功效:燥湿,消积,行气,平喘。

  利湿药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应用:水湿证(水肿,小便不利,痰饮),脾虚证,心神不宁证。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温里药

  附子:性能: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

  用法用量:先煎至口尝无麻辣味即可。3—5g。

  注意:热证,孕妇从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干姜:性味:辛,热。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

  功效:补火助阳,散热止痛,温通经脉。

  行气药:以舒畅气积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材。

  陈皮:归脾,肺经。

  枳实:破其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行气之总司,妇科之总帅。——李时珍)应用:肝郁气滞诸痛者,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川楝子:应用: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睾丸偏坠痛,虫积腹痛,头癣。

  薤白:应用:胸痹疼痛,脘腹胀痛,泻痢后重。

  消食药

  山楂: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应用:血热出血,热毒疮疡。(利水降压)

  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应用:血热出血证,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槐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应用:血热出血证,目赤头痛。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化瘀止血药

  茜草:药性:寒性。功效:凉血止血,化瘀,通经。

  温经止血药

  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止痛药

  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药对:乳香,没药。

  活血调经药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妇科活血要药)

  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坤草):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鸡血藤: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破血消癓药

  莪术: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化痰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旋覆花:主治病症:咳嗽痰多,嗳气呕吐。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主治病症:肺虚久咳,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痈。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应用: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音哑失音,肺痈吐脓。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应用:多种咳喘证,肠燥便秘。

  桑白皮:功效:清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息风止痉药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开窍药

  石菖蒲:功效: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

  补虚药(补气药代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主治病症:元气欲脱证,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津两伤口渴,心神不宁。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积水消肿,脱毒生肌。

  主治病症: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虚亏虚,疮疡难溃或久溃难敛。

  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主治病症: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证,胎动不安。

  甘草:功效:补心脾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病症: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证,药食中毒,调和药性。补阳药

  杜仲: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补血药

  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散寒。

  熟地黄:功效:补精血。

  何首乌: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血虚证,虚汗,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补阴药

  麦冬: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收涩药

  乌梅: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生津。

篇二: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校:重庆师范大学

  姓名:文艾

  学号:2009051299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

  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

  .

  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

  .

  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升降浮沉,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

  学习中药知识就必须了解中药的炮制,它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劳动生产,必须猎取食物。由于人类的增值,鸟兽鱼之类不敷食用,则尝试草木之类充饥,人们常误食某些有毒植物或动物,以致发生呕吐、泄泻、昏迷,甚至于死亡,有时吃了之后使自己疾病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便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为了服用方便,就有洗净、将整枝整块的擘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这种利用火来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

  在古文献中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和简单的炮制原则。到了汉代,中药炮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有关药物炮制的方法更多的是散见于处方药物的脚注,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对制药火候上提出“烧、炼、熬”三者不同。并出现了大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但方法比较简单。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目的也多样化了,开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的炮制而同时重视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金元时期,名医各有专长,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均特别重视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开始对各类炮制作用进行了总结,明代又进一步系统整理,便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明代对医药比较重视,在中药炮制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显著的建树。

  清代多在明代的理论基础上增加炮制品,此时的医药文献多有专项记载炮制的方法和作用,但也有某些炮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也不甚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继承方面,各地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版可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同时,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一)

  降低或消除药

  .

  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二)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三)增强药物疗效,(四)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五)便于调剂和制剂,(六)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七)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八)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那么人们是怎样去鉴定中药的呢?首先就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效不同。以假充真,品种混淆,也是对中药进行鉴定原因。例如,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另外,品种是变化的,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鉴定方法有四种,各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如全草、根、粉末;有时需几种方法配合运用。第一、来源鉴别,观察植物形态观察特征,采集有花果标本。单纯靠营养器官是不够的,有时易得出错误结论。重点采集完整繁殖器官。核对植物学文献,植物态、图鉴、植物分类学报、补编,必要时查对原始文献。核对标本,最好到植物所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必要时请专家协助鉴定。第二、性状鉴别,宏观观察方法,观察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第三、显微鉴定,先制片和封藏试剂,再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

  检查,最后扫描电镜。第四、理化鉴定,通过对物理常数测定、膨胀度

  、色度、溶血指数以及荧光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指纹定性分析、有害物检查来实现的。

  中药鉴定也是有难点和空白的。同一药材的同属不同品种、性状、结构相似如党参属、沙参属、铁线莲属、钩屯属、石斛属、黄精属,同种药材不同地区产品,动物药的鉴别阿胶、龟板、蛇胆,未知药材鉴别及检索已知形状:结构、粉末、它的药名或范围,未知粉末鉴别等方面都是存在难点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鉴定有了新技术、新方法。例如:色谱法,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电分析法以及等电点法。

  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了中药化学的出现,中药化学是一门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的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它随着化学分离、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色谱分离技术和各种波谱分析技术的开发使用和逐步普及,使中药中成分复杂、含量甚微、分离难和鉴别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同时药理活性成分筛选技术的进步,对促进中药化学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草药有上万种,来源复杂,加上生态环境各异,进行过现代研究的只是少数,而经过相对系统研究的则更少。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苷类、甾体、萜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有机酸、微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类成分,而每一类的数目又非常庞杂,这

  .

  些化学物质并非机械的堆集在一块,而是共存于同一生命有机体中,之间还可能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联。如果几种甚至十几种中草药混合在一起,其成分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提取分离技术是开展天然药物研究的必要条件。采收之后如何加工能确保有效成分不损失?我们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为了使人们学习之前对所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所认识,人们对化学物质进行研究,同时还将系统地总结了常用提取分离方法。我们知道炮炙是传统中药材入药前的一种特殊加工过程,有炒、炙、煅、蒸、煮、燀等十多种加工处理方法。其他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天然药物种类繁多,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十分复杂,又因各种成分的结构及性质不同,所采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也各异。近年来一些先进技术在提取分离中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对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的周期。无论何种方法,首要的是熟悉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提取一般是指用适宜的溶媒和适当的方法,将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提出的一个过程;得到的提取物中仍含多种化合物,再将提取物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一一分开的过程,称为分离;将分离所得单体化合物加以纯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精制。提取、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很多。

  .

  我们常用的是溶剂提取法,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此法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所提取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溶剂通常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常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氯仿、苯、石油醚等。选择溶剂时,溶剂的亲水性和亲脂性要与所需提取成分性质相适应,而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之分。化合物亲水性基团越多(如:羧基、羟基、含氧基团等极性基团),其极性就越大,表明为亲水性;而亲水性基团少者,则表现为亲脂性。这种亲水性和亲脂性的程度和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及极性基团的极性大小和多少。一般来说,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分子中的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数量越多,则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而亲脂性就弱;反之,则亲脂性越强,亲水性就弱。极性小的成分在亲脂性溶剂中溶解度大,而极性大者在亲水性溶剂中溶解度大,这就是所谓“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这常作为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选择溶剂时的主要依据。

  溶剂的种类有多种,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进行选择,并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虑:①溶剂

  .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天然药物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价廉、易得、使用安全等。

  中药化学成分经过提取浓缩后,得到的仍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需要进一步分离与精制才能得到所需的成分。两相溶剂萃取法简称萃取法,是在提取液中加入一种与其不相混溶的溶剂,通过振摇使原提取液中的某些成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而其他成分仍留在原提取液中。如此反复多次,将所需成分萃取出来的分离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溶剂的选择,常根据被分离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来决定。如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是偏亲脂性的物质,一般多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乙醚、苯、氯仿进行萃取;如果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物质,就选用弱亲脂性的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溶剂萃取,也可采用在氯仿或乙醚中加入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溶剂,以适当增加萃取溶剂的亲水性。例如分离亲水性强的皂苷时,多选用正丁醇或异戊醇与水进行萃取;分离黄酮类成分时,则往往采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但要注意的是:有机溶剂亲水性越大,与水作两相萃取的效果就越差,因为能使较多的亲水性杂质伴随而出,对有效成分进一步精制影响很大。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

  .

  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的任务,1、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2、研究药剂学的基础理论。3、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4、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理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随着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药物制剂也发展了四代产品,第一代制剂特点是:给药次数多,血药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第二代制剂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药次数,血药浓度较平稳,克服了普通制剂“峰谷”现象。第三代制剂比缓释制剂更精确:定时、定位、定速。第四代制剂属于控释制剂范畴。针对靶器官或靶组织作用强如:癌细胞、肿瘤细胞。

  中药剂型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传统剂型:丸、膏、汤、散等。改进剂型(现代剂型):口服液、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新剂型:微丸、脂质体、气雾剂、靶向制剂等。中药制剂的发展思路,必须符合中药制剂的特点应坚持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保持中药固有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的传统优势,努力在复方配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应重视对中药的二次开发,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制新药的时间。

  药物剂型的分类,按形态分类: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型。按制备方法分类: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说明各类剂型

  .

  的特点。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意比较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二、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三、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四、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时至今日,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中医药学却仍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卓越的临床疗效、副毒作用较少的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总之,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一些中医中药的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的知识,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我将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我所学习的知识来保障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

篇三: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最新资料推荐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1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2摘

  要:

  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

  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

  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

  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

  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

  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

  中医药

  发展

  现状

  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

  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

  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

  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

  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1.

  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

  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

  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

  到世人的瞩目。

  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

  成药,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

  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

  中医的一支

  1/6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

  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

  科大学。

  他们的古籍

  Data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

  [6]。

  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

  .韩国医疗分类

  RB及现况与新动向

  .[7]张恒鸿

  .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

  .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

  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

  1.中医

  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

  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

  沟。

  2.

  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

  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

  调整

  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

  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

  长。

  32.在科研方面,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

  同,用研究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标准而不是按照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去

  研究中医,脱离了中医学的本质,阻碍了中医学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导致了中医特色丧失。

  最新资料推荐

  3.

  在教育方面,用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使得真正能够按照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中

  医人员越来越少,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的形势已经显露。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数量比例悬殊,而且中医院校的课程是一半中医、一半西医,或是

  6:4,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只

  有几十个学时。

  学院为了使学生适应工作需要,满足医疗需求,系统学习和掌

  握现代医学知识也无可非议。

  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医院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适应

  病人的临床需要,还要再学习西医,以适应急诊救护和抢救危重病

  人的需要,使本来掌握的很少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又不断丢失。

  三、对中医药的偏见影响中医发展

  1.传统文化传承的弱化和

  现代医学的冲击

  中医药数千年来生存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由于传承

  的弱化而逐渐消失,影响了对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理解,而中医药

  理论与现代科技又结合得不够,在历史上曾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手

  段远远落后于时代,无法保证中医理论的有效运用。

  而现代医学由于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临床诊疗手段日新月

  异,显得如鱼得水。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受到现代医学的巨大冲击。

  2.偏见之害

  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每年因西药毒副作用受到伤

  害的有几百万人,但人们熟视无睹;

  而由于诸如龙胆泻肝丸等中成

  3/6药的不正确使用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却宣传得沸沸扬扬。

  事实是像龙胆泻肝丸之类的中药的滥用大多出于没有掌握中医

  学术的医生之手,他们违反中医基本理论,不进行辨证论治,错

  误地使用龙胆泻肝汤

  (丸),造成了不良后果,却将其归于药物的不

  良反应,强行安置在中医头上,认为中医不科学,中药有药害,其

  实是中药之害在人不在药。

  不是中医不行,而是使用中医药的人不行

  对中医药发展的几点认识

  一、改变思想认识,普及中医药知识,消除对中医的偏

  见

  对于中医学,应本着不勉强下结论,也不轻易否定,只要是客

  观存在,就给予承认的态度,不能因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就轻易否定

  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

  中医药如果运用得当,很多疾病的诊疗水平能大幅度甚至成倍

  提高,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用中医疗法能够解决。

  尤其是在目前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束手

  4无策的情况下,中医

  药的优势更不应忽视。

  因此当前应重视并下大力气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消除对中医

  的偏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扬

  中医的继承和发扬既要重视运用现

  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中医药的标准化,但也不能单纯用现代医学

  标准和研究方法套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病证,不能完全用西医、西

  药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中药,不能完全用西医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中

  医。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应按照自身规律去发展,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坚持中医中药

  的密切结合,研究和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诊疗手段;

  在人才培

  养上必须重视师承教育,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结合方式。

  三、中医药的现代化

  1.实现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建立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原有的科技平台已经老化,不能完

  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中医学需要在继承和发扬古典中医思想

  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从古代的科技平台转移到现代的科技平台上去,建立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现代中医学需要结合多学科的力量打造一个科技平台,要包含

  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念等运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表述,从而更容

  易被现代人所理解和掌握,利用现代科技研究和发展中医的现代诊

  疗手段,将传统中医学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船坚炮利的现代中医

  学,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真正地福泽苍生。

  2.中西医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

  各种现代医学诊疗手

  段、实验技术和各种研究成果,中医都可以大胆采用。

  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拓展了中医的视野,给中医的望、闻、问、切更大的空间,中医在检查人体疾病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

  科技手段检查收集各种病情资料;

  中医在给病人实施具体治疗的环节

  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

  其中的关键是:

  对收集到的所有检查资料,要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运用

  5/6现代治疗手段时也必须用中医理论来指导,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和辨

  证论治。

  四、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政策可以决定一个产业的存亡,一

  个学科的存亡,甚至一个文化的存亡。

  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宪法这部国家根本大法的保护,并且在

  200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医

  药鲜明的支持态度,这是中国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

  的精粹之一,她的继承与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

  迎来了新的春天。

  当前的当务之急是,修正现行政策中不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

  律的部分,在教育、临床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中药及制剂、科

  研等方面按照中医药自

  5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政策,使中医药的发展

  摆脱违背中医发展规律的阴影,走上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匡调元

  .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

  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学杂志

篇四: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方法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

  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

  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报告。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

  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案,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

  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3.4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2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

  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篇五: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医药论文3000字

  篇一:中医论文范文

  针灸学入门感言

  --关于中医方法调养身体

  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是以气色红润,身体健康。简析针灸,拔罐之类中医调养身体的方法。

  关键词:中医

  针灸

  艾灸

  拔罐

  一、对中医学的体会

  (一)中医学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14(二)感受的中医学

  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身体不适。论文封面单独一页,为首页;目录单独一页,为第二页;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导语、正文、参考文献,连续编写,不用单独分页;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

  (五)图表

  /14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表格用三线表,要有表题,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误差分析。

  图表居中,表题放在表前,图题放在图后,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数字和后面文字间隔两个空格,居中,宋体五号。如:

  表1Wistar大鼠血清TNF-α含量的四季变化(pg/ml,x±s)

  春

  分7106.02±21.21夏

  至766.03±14.85##▲

  秋

  分

  750.32±9.01##▲

  冬

  至

  7137.27±27.95注:与冬至比较,##P0.01;与春分比较,▲P0.05。

  (六)文内标题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间用小点号相隔,末层数字后不加点号。

  如“1”,“1.1”,“1.1.1”,“1.1.1.1”

  各层次的序号均顶格排写。与后面标题文字空两格。

  各标题的内容部分另起一段书写,不和标题同行(如只有数字编号没有标题,则数字后面空两格直接写内容)。

  二

  论文格式

  (一)论文字数

  论文字数在2500-3000字左右为宜。

  (二)撰写顺序

  11/14目录;正文: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导语、分层论述、参考文献,致谢。

  具体格式要求分述如下:

  1目录格式要求

  目录在封面之后,“目录”二字宋体三号,中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加粗。

  “目录”二字下空一行写目录内容,目录内容用宋体四号,加粗,按论文编写顺序编写,所有项目均顶格写,目录中所列标题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后面页码对齐,中间用“??”连接。

  2标题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要简短、明了,能概括全文内容,并引人注目。一般在25字范围内,尽量不用副标题。题名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应尽可能包括关键词。用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3署名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下一行居中写:作者

  姓名,指导老师

  姓名,四号宋体。再下一行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21级06XXXXXX),小四仿宋体。均加粗。

  4摘要格式要求

  摘要,要求可以概述论文主要内容和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摘要”二字顶格,置于[]内,四号宋体,加粗;后空两格写摘要正文,小四宋体,不加粗。字数200字左右。

  5关键词格式要求

  12/14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语。可选2-4个,“关键词”三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各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无标点符号,小四宋体,不加粗。

  6正文格式要求

  先写导语,然后分层论述。

  导语,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导语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编写导语不要与“摘要”雷同,主要写研究的起因、目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动态,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等。要意思明确,语言简练。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具体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

  7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序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标号,“[]”标于引文后标点符号的右上角(用“上标”格式),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明,置于方括号内,序号与后面参考文献的序号一致。

  在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12、13],也可用起止序号,中间加“~或一”,如:[9~11]。数次引用同一文献,按首次出现序号标明。

  引用外文文献,外国人名写法: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

  不受文献条数限制。

  格式:“参考文献”四字顶格,四号宋体加粗,所引文献按序号排列,小四宋体,不加粗。

  13/14(l)期刊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杂志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码或起止页码

  最后不加标点。如:

  [1]李松林,任延军,崔熙等.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管养成分的比较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l994,29(9):521-523[2]BrownJJ,MirowskiM.Theautomatic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ro:anoverview[J].JAmCollCardiol,1985,6(Suppl2):461(2)书籍书写格式:

  序号

  作者名

  主编.书名[M].出版地

  出版社

  版次

  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

  如:

  [3]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448致谢格式要求

  致谢单独一页,为末页。致谢是作者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过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一种方式。致谢的14/14

篇六: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医药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1-

  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2-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3-

  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4-

  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5-

  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XX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6-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7-

  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8-

  作用。

  【

  -9-

篇七: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医药领域知识发现的运用思考论文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医学领域发生重大的飞跃。与此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取归纳大量病例、建立医学案例库的建立,通过知识发现技术提取其中蕴含的规律为其成为临床知识的来源和决策依据奠定基础,是医学信息学和循证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必经之路[3]。历代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量的医案数据远远超出了人的理解能力。从信息科学角度来看,中医医案数据是相当混乱而又复杂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经验数据。这将导致医案研究的困难,亟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进,知识发现技术方法可能就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4]。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病例数据库知识发现研究开展的较晚,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为了从那些中医临床的案例库中抽取出具有临床决策意义的知识,应重点针对研究知识中所包含的量化关联规则和离群模式这两种发现算法的研究,比如差异分析、模式聚类等算法。而对研究中医学的病例来说,病例结构的复杂性和难易程度,通过降低难度来提高算法的效率,难易程度是很难把握一个标准的,所以说对病例的信息处理而言这将需要进一步解决。

  知识发现在总结名老中医专家经验中的应用

  许多中医名老专家在对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特征、临床检验、辨证诊断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合并证与并发证、主证与兼证、典型与非典型的证型、诊断用药、疾病的愈后转归等一些重要信息,具备多维时空、非线性、多因素的复杂特征。名老中医的经验是将中医学术思想和中医临证思维密切结合的传统医学产物。总结名老中医的经验不但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将推动中医学的学术进步飞跃发展。传统中医学在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了仅仅利用一般的数据库技术很难把名老中医那些“活”的临床经验继承下来,必须不断借助于一些信息化、智能新技术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一个综合性、规范性统一的诊疗信息采集与分析个性化平台,最大化的将那些名老中医临证资料的实时和开放式录入、存储,并采用知识发现技术提炼出临证经验中蕴含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

  知识发现在中医证候学的应用

  自1950年代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热潮兴起后,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在临床诊断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目前仍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辨证论治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治疗体系为重要支撑,贯穿于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康复等的全过程。“证候”乃是从整体性出发,对疾病外在状态下特征的一种描述以及对疾病内在变化规律的总概括,是中医有别于现代临床医学诊疗体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如何从临床信息调查和分析中获取相对可靠的数据来支持中医证候学理论,以及如何能通过浅显易懂的科学语言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按现代主流医药界表达出来,是传统中医走向全世界的一个重要策略[6]。

  知识发现在探索中医诊疗规律中的应用

  目前,中医诊断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临床中如何科学的来辨证。其涉及临床诊断的量化研究、中医规范化研究,证与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等。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些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开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多数医学研究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设计一个实验,接着

  收集多项数据,然后统计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果。这些研究存在的一个弊端即数据获取的阶段是在假设的基础上开展的,收集的数据都有针对性,故可信度较差,且数据量不能达到统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库,从而反映的问题存在着数据的片面、数值的可信度低等一些问题。另外,在多种数据的筛选上,一般是通过人工方式从临床收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引入知识发现技术,建立挖掘中医诊疗数据信息研究的实验平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局面。这是由于数据挖掘的工作是建立在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基础上的,因此,为了采用知识技术一定会促使研究人员考虑科研数据的快捷收集和积累的方法,这势必将促进临床诊疗数据的规范研究。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研究人员既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类所需的数据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也将应用于开展各类挖掘工具,诸如:症状与症状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病与证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证素与证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证与西医临床检查数据的诊断指标量化研究、数字化中医诊断临床建模及对应分析等,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相关经验。

  小结

  研究显示,中医临床的积累的原始信息越多,那么所获得的数据类型和其中的相互关系就会更加的繁杂,如果只有分析技术而无相对应的外围技术的配合,则工作难度上就会加大,技术操作的过程也会延长,其结果往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7]。目前,数据库系统已经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录入、检索、查询及统计等多种高科技功能,但很难发现中医临床数据中存在的相关性和一些潜在的、隐藏的规则,也很难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之,知识发现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揭示知识本质的工具,对于中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发现技术将在中医药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篇八: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最新资料推荐------------------------------------------------------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1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2摘

  要:

  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

  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

  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

  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

  中医药

  发展

  现状

  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

  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

  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

  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

  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中医的一支。

  1/6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科大学。

  他们的古籍Data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6]。

  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韩国医疗分类RB及现况与新动向.[7]张恒鸿.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1.中医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2.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调整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32.在科研方面,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用研究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标准而不是按照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去研究中医,脱离了中医学的本质,阻碍了中医学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导致了中医特色丧失。

  ---------------------------------------------------------------最新资料推荐------------------------------------------------------

  3.在教育方面,用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使得真正能够按照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人员越来越少,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的形势已经显露。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数量比例悬殊,而且中医院校的课程是一半中医、一半西医,或是6:4,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

  学院为了使学生适应工作需要,满足医疗需求,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也无可非议。

  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医院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适应病人的临床需要,还要再学习西医,以适应急诊救护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需要,使本来掌握的很少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又不断丢失。

  三、对中医药的偏见影响中医发展1.传统文化传承的弱化和现代医学的冲击

  中医药数千年来生存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由于传承的弱化而逐渐消失,影响了对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理解,而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又结合得不够,在历史上曾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手段远远落后于时代,无法保证中医理论的有效运用。

  而现代医学由于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临床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显得如鱼得水。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受到现代医学的巨大冲击。

  2.偏见之害

  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每年因西药毒副作用受到伤害的有几百万人,但人们熟视无睹;

  而由于诸如龙胆泻肝丸等中成

  3/6药的不正确使用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却宣传得沸沸扬扬。

  事实是像龙胆泻肝丸之类的中药的滥用大多出于没有掌握中医学术的医生之手,他们违反中医基本理论,不进行辨证论治,错误地使用龙胆泻肝汤(丸),造成了不良后果,却将其归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强行安置在中医头上,认为中医不科学,中药有药害,其实是中药之害在人不在药。

  不是中医不行,而是使用中医药的人不行.对中医药发展的几点认识

  一、改变思想认识,普及中医药知识,消除对中医的偏见

  对于中医学,应本着不勉强下结论,也不轻易否定,只要是客观存在,就给予承认的态度,不能因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就轻易否定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

  中医药如果运用得当,很多疾病的诊疗水平能大幅度甚至成倍提高,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疾病用中医疗法能够解决。

  尤其是在目前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束手4无策的情况下,中医药的优势更不应忽视。

  因此当前应重视并下大力气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消除对中医的偏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扬

  中医的继承和发扬既要重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中医药的标准化,但也不能单纯用现代医学标准和研究方法套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病证,不能完全用西医、西药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中药,不能完全用西医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中医。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应按照自身规律去发展,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坚持中医中药的密切结合,研究和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诊疗手段;

  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重视师承教育,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结合方式。

  三、中医药的现代化1.实现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建立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原有的科技平台已经老化,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中医学需要在继承和发扬古典中医思想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从古代的科技平台转移到现代的科技平台上去,建立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

  现代中医学需要结合多学科的力量打造一个科技平台,要包含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念等运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表述,从而更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和掌握,利用现代科技研究和发展中医的现代诊疗手段,将传统中医学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船坚炮利的现代中医学,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真正地福泽苍生。

  2.中西医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

  各种现代医学诊疗手段、实验技术和各种研究成果,中医都可以大胆采用。

  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拓展了中医的视野,给中医的望、闻、问、切更大的空间,中医在检查人体疾病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科技手段检查收集各种病情资料;中医在给病人实施具体治疗的环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

  5/6其中的关键是:

  对收集到的所有检查资料,要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运用现代治疗手段时也必须用中医理论来指导,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四、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政策可以决定一个产业的存亡,一个学科的存亡,甚至一个文化的存亡。

  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宪法这部国家根本大法的保护,并且在200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鲜明的支持态度,这是中国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她的继承与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当前的当务之急是,修正现行政策中不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部分,在教育、临床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中药及制剂、科研等方面按照中医药自5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政策,使中医药的发展摆脱违背中医发展规律的阴影,走上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匡调元.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上海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学杂志

篇九: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复兴中医药学思考-中医药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倾向

  中医药学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本来是一个实践中的客观效果问题,应该由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去判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医药学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无数次地证明了它的真理性、有效性。当今国际上好些著名研究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脏病研究中心、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专家等,对中医药学的确切疗效、专利申请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广泛认可和热忱参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说得好:“中国对世界是有很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可是,近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中,传统的优秀的文明古国被西方坚船厉炮的强攻下打败后,一些学习西方、主张

  的先进,出于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却对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也丧失了信心,产生了疑问。连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倡导者、也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提出了疑问。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能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胡适说:“西医能说1复兴中医药要克服对中医药学无科学价值的错误

  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诊断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而且可以看得见—显微镜下可以看得见。中医能治好病,但就是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正是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提出的这些误判的影响,中医药学无科学价值的认识一直危害着中医药学事业的繁荣和昌盛。为什么时至今天,仍有人会将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视为无科学价值的呢?依笔者看来,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一错误倾向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和认识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拨乱反正。笔者认为,这些复杂认识根源中最为主要的是4个方面:一是落后挨打,被打懵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学地位作用的认识出现了误判。这种认识上的误判,是一些人认识上片面化、走极端的体现,不仅未能真正找到中华民族求亡图存之道,反而导致丧失民族自信和自尊,贻害无穷。二是西学东渐的异化现象。西学东渐本来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东方国家,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自由、等先进思想和技术,与愚昧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作

  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求得人民群众自身的思想解放,本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促使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但由于西方

  入侵东方的目的,不是让东方的人民站起来与西方人平起平坐,而是要东方人作西方人的附庸和奴仆,故而先进的东方人不断地学习西方,不仅未能改善国家民族的状况,反而不断地遭遇先生的打击,引起人民群众的和反抗,出现西学东渐的异化现象。在这种异化心态下,中国人老觉得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一切旧的东西都应该被打倒、被丢弃,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园。三是科学主义盛行

  而带来的恶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笛东升说得好:“如果以400年来盛行的还原论科学为标准去衡量,中医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五四先贤早己把问题说清了。”“但是,如果你以正在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标准衡量,不难看出,中医在许多方面具有西医所缺少的科学性。”科学主义推行的还原法标准曾盛行一时,但却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就已经被系统论、耗散论、自组织论等复杂科学理论所,说明科学主义推行的还原法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可是当初科学主义的盛行,却使得科学“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类宗教,在近现代失落的中国迖到“几乎全国一致的崇拜”。在这样的气氛和环境下,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也就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了。四是一些不懂中医药学的人们对中医药的缺陷和不足作了片面的夸大。中医药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与西医药学相比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再加上农耕社会的手工工艺包括中医药的特效配方和独特经验,常常具有保密性,一般只传给嫡系子孙,不许外传,这就更加增强了中医的神秘性,使得一些不懂中医药学的人们不能透过现象把握其科学的价值。

  2复兴中医药要科学认识和对待中西医的差异

  彻底克服中医药无科学价值的错误倾向,尤其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的差异。中医和西医,是亚洲和欧洲两个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不同文明体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各有其特长、优势和不足。两者的关系不是科学和非科学、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关系,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共存、共容、互补的关系。近代170多年来,西医在中国的传入和推广,己经成体系地存在于全国各地。中医对西医一直采取了客观、包容、开放的实事求是态度,做到了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各美其美。但也有一些人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有的褒西医贬中医,有的褒中医贬西医,也有较多的人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去“改造”中医,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去“修正”中医,违背中医与西医各自不同的科学原理,不能科学认识两者的差异,不能

  自主地去发展和丰富中医与西医。这就要求我们对两者作正确的对比。这种对比

  青年时期就提出过精当见解:“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类似青年

  这样的科学对比还可从多种不同角度去作分析。

  2.1从形成时代背景看

  西医是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资产阶级兴起、产业

  盛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文化教育条件。西医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推广,是西方发迖国家经济、、文化侵略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海洋贸易作通道,坚

  船利炮作后盾,先进文化作先声,基督教的传入作手段,而逐步进行的。既有其先进性的优势,又有其强势的霸权特色。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经验结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人民性、民族性。简便快捷,价亷物美,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由于近代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落后,中医药没有经过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与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一个时代差。故而在西方势力入侵、西学东渐的强大压力下,抵挡不住西医的挑战,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上失去优势,致使人才短缺,民间传统医学优秀技艺被迫失传。

  2.2从研究的对象看

  西医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特别是人体的疾病,可以说是疾病医学。其哲学思想来源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西医对人体的研究是把人当成一部机器去作分析,分成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其中主要分为骨骼、肌肉、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与生殖等九个系统。19世纪的西医学还形成了以物为本的医学观。“用‘人体构造’的知识建立其病理学及其解剖定位,用‘菌素传染’的知识建构起病原学和毒理学,用‘药性分析’的化学成分知识建立起其药理学和愈病之理”。其治疗思想是针对疾病使用对抗性疗法。如,“消除病因”,用抗生物代谢的化学疗法;“纠正病理”,通过受体或阻滞剂的应用纠正病理亢进;“清除病灶”,使用

  针对靶点的化学药物;外源性的直接替代或补充等。其基本方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多数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易于为人接受,受人欢迎。但100多年的实践证明,西药物的广泛使用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一是药物服用过多对人体产生化学污染;二是出现“多元抗药”,加速药物淘汰和病原体变异;三是出现“受体超敏”,加重对药物的依赖;四是诊断用的医疗手段(医学仪噐、疾病化验等)价格昂高,增加病人负担,普遍感到看病贵、看病难。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当以人的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而这正是中医的优势。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运动、变化之道。重点是研究人的健康,研究“人在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的规律。”可以说是健康学,是健康之道。它涵盖奍生之道(上工治未病),保健之道(中工治将病),治病之道(下工治已病)。其哲学思想来源是中国原始朴素的辨证法经典《周易》。《周易》强调宇宙间万事万物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一体是一个大系统。宇宙万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变必有其相对不变的东西。视天地人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具有各自变化的规律,分别称之为天道、地通、人道。人居天地之中,应自觉地效法天地,择善而行。我国产生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受《周易》影响,“用‘道’字269次,多以本原、过程、相互作用的意义出现,并反复强调天道、地道、人道及医道、诊道、治道。”中医把人的生命运动放在自然、社会、历史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采取综合的、整体论的方法去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认为

  人的生命是形、气、神的统一。神不仅包括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包括自在的精神意志。气是物质的运动,特别是人的生命运动。形不仅指的是人的形体,还包括生命空间和生命场。用系统科学的术语,形是生命的容器,是人的形态结构系统。气充满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人的信息控制系统,它以经络为运行通道,控制人体的功能,具有“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神是生命的制约者、调节者,是人的指挥中心系统,它是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西医研究的重点是形,是人体结构、物质基础、功能形态,特别是疾病的病因、病理与治病上。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研究重点不像西医那样重在形,而在形与神气的关系及其作用。认为人体除了是物质能量系统即形态结构系统(“形”)外,更重要的是信息控制系统即功能活动系统(“气”)和心理精神系统(“神”)。这就要求治病时不仅要考察形,还要考察气和神,考察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

  2.3从研究方法论看

  十九世纪西医的基本观点是机械唯物论,其基本方法是用观察、实验和分折,把人体分解为各个器官、组织、部分,分门别类地进入实证的、系统的考察与研究,从而获得了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病因与预防、治疗与康复、生命与

  等方面细节和实证的知识,形成了近代西医学相对稳定完整的体系。中医学是在实践中数千年临床经验的荟萃

  和积累。其基本方法论是实践论、整体论、辨证论、系统论,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所谓整体观就是把人的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与人自身内部的平衡、外部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认为人的健康有赖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外部的天地人相应。一旦相对有序的稳定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病理变化而出现疾病。故而,中医强调人的自我健康、自我预防,自我调节。即使发生了疾病,也要通过整体调节功能来迖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把调动患者自我痊愈能力放在首位,而用药只是个辅助手段,要做到“三分治,七分奍”。所谓辨证论治就是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去指导治病。强调对症状体征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四诊合参,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如服药、针灸、按摩、气功、心理治疗等,随症施治。中医治疗的这些特色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3.4从发展方向和趋势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如分子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生命科学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问题;系统科学的发展,突破了机械论与还原论数百年的统治,促进了西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在这一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中,传统中医搞得好,可能比西医更易于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因为中医历来主张天道、地道、人道的统一。比之西医的重点只是局部,而不大强调整体与全局,更加处于优势地位。钱学森在《人体科学与现代科学发展纵横观》中说:“人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再加上人和环境的关系就变成一个超巨系统,在研究这样一个对象时,简单的还原方法怎么行呢?还原论是没有系统观点的,我们要坚持系统论的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看待外国人的工作,去评价它,要一分为二,好的吸取,不那么正确的不能跟着跑。”还说:“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而医学的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中医中的整体系统思维优势在未来世界科学发展中将起引领作用。“中医的优点,它的突出贡献,或者它的成绩,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从整体出发、从系统出发,所以,它的成就,它的正确就恰恰是西医的缺点和错误。”但“中医是一个自然哲学,而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它的许多东西是猜想的。”“应该用现代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跟中国的经典理论、经络理论和经络学说结合起来”,用系统观点与系统科学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问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借鉴阴阳五行学说,揭示中医脏腑、经络、病理、生理间的联系,应用五行生克理论,阐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平衡的机理,使之现代化。这就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3复兴中医药学当前要采取问题倒逼机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

  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究竟在那里呢?据我我看来,就在于我们相关部门单位有的领导干部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等等。

  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扶植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也是这样,应该采取问题倒逼机制,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勇于并善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八报告精神,2006年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球发布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和科技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2009年

  依照

  中央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表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是2013年,国家主席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提出的,“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精神,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做到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

  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加铁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要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民族医药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走问世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扶植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方针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一定能实现中医药的复兴,实现中国梦。

推荐访问:对中医药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对中 思考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