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4篇

时间:2023-04-30 19:30:1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篇二: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论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2019-01-22摘要:劳动在本质上是指?为了满?需要?在意识导引下,在交往中以脑?和体?改造物质或服务于?的活动,劳动者是中国社会的主体,?素质技能是劳动者?体、技能和?化精神等??的综合素养和能?的反映。本?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梳理了劳动者?体素质、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区别联系,就提?劳动者素质技能提出了?点思考,以期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不断提?,能够在“?三五”时期全?实现?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更?的作?。关键词: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问题的提出“??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从?速转?中?速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红利渐失、简单依靠对原材料加?转?式的?产难以为继、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明显、服务业兴起、科技创新与制度红利必须强调并落实的经济发展阶段。①???,“?三五”时期提出了全?建成?康社会新的?标要求,包括到??年国内?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均收?翻?番,国民素质和社会?明程度显著提?等等。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统计,从“?四五”期初开始,劳动年龄??将以较快速度减少,预计10年间均减少870万?,尽管?前开放了?胎?育政策,但是?胎?育意愿不?且?育要在多年内逐渐实现,实际上引起?育?平?幅反弹的可能性很?。②因此,?对“?三五”时期的新要求、新变化和新特点,必须以劳动者??为突破?,提?和发挥劳动者素质技能,妥善应对??结构变化和劳动?市场转折所引发的挑战,这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全?实现“?三五”?康社会宏伟?标的坚实保障。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素质技能是劳动者?体、技能和?化精神等??的综合素养和能?的反映,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决定着发展?平的?低。因此深?研究劳动者素质技能,正确梳理劳动者?体素质、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区别联系,有利于明确劳动者素质技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劳动者对素质技能的?泛重视,通过不断提?并充分发挥劳动者素质技能,解决劳动者素质技能短板问题,培养?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才,为“?三五”时期全?实现?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研究劳动者素质技能也能够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从劳动者?度研究?体素质、技能素质以及?化精神素质也可对以上学科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劳动者?体素质、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有机统?(?)劳动者?体素质劳动者?体素质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基础,它包括?的?理构成的各项指标、健康状况、寿命、体能等等。没有劳动者?体素质的保证,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也就?从谈起,但是?前我国劳动者?体素质仍在存在?定问题,影响了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提?。2014年我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数平均?平百分?为89.6%。3~6岁幼?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为93.6%,20~39岁成年?为89.0%,40~59岁成年?为88.1%,60~69岁?年?为87.1%,男性为88.2%,?性为91.1%,城镇?群为91.1%,乡村为87.2%。2014年我国“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达标为100.54。3~6岁幼?为102.65,20~39岁成年?为101.45,40~59成年?为99.77,60~69岁?年?为99.00,男性为99.28,?性为101.42,城镇?群为100.60,乡村?群为99.71。由此可知,我国20~59岁成年?、男性以及乡村?群体质不仅低于全国平均?平,并且在综合测量指数中也未达标。由图4-3可知,与?本成年?相?,不管是男性还是?性,我国成年?体质均处于落后?平。成年?作为我国劳动者的主?军,其?体素质?平的落后势必影响到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提?。(?)劳动者技能素质劳动者技术素质是主体,包括?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各??的技能,技术素质是提?劳动?产率,发展?产?,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关键。?前我国劳动者技能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以职?群体为例,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职?群体受教育程度?幅提?,?重情况?学本科以上占19%,初中以下仅占1.6%,初中为22.6%,?中为34.6%,?专占22.2%,但是与美国、?本等发达国家相?仍然有较?的发展空间,相???,难以更好的适应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三)劳动者?化精神素质劳动者?化素质是主导,包括价值观、思想和道德,还包括?的精神状态和意志。?个?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对于?体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形成和使?是主导性的。?化精神素质看似不在?产中起作?,但却主导着?体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发挥,主导着劳动者的发展。?前我国的劳动者?化精神素质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不仅难以树?劳动者正确的价值取向,难以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也难以使劳动者意识到??的利益和权利,联合起来维护??的利益和权利。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便是希望在社会上倡导?种积极向上、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来促进?们?化精神素质的提升,进?推动全?建成?康社

  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四)劳动者要确保?体素质、技能素质与?化精神素质的有机统?劳动者?体素质、技能素质、?化精神素质是有机统?的,共同在劳动者发展中起作?。劳动者的?体素质是基础,由多项?体指标构成,良好的?体素质是提?技能素质和?化精神素质的基本保证。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是主体,对劳动?产率的提?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关重要。劳动者的?化精神素质是主导,没有?化精神素质,就体现不出?发展的本质,体现不出?性升华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是以?体素质为基本条件,在?化精神素质的主导下运?并发挥劳动者的技能开展的。三、劳动者实现?体素质、技能素质与?化精神素质的全?提升以下笔者就“?三五”规划纲要所引发的?点思考,提出??的看法和建议。1.就劳动者?体素质??,???要继续通过国家层?宣传和落实“科学健?,全民健康”活动,号召劳动者及时进??体体质测评,引起劳动者对?体素质的重视,从幼?及青少年阶段强调?体素质意识,完善社会福利,提供劳动者科学健?的条件与平台。另???,完善社会保障,全?实施城乡居民养?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符合条件的适当降低养??领取标准,提?医疗报销?例,确保劳动者?有所养,病有所医。2.就劳动者技能素质??,促使劳动者由内?外的、积极主动的、与时俱进的提???技术?平,在政府、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前提下,充分利?培训条件,注重新技术的推?和普及,熟练掌握和运?普通技术,加强对核?技术的研究,努?培养??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才。3.就劳动者?化精神素质??,提?劳动者?化精神素质绝??朝??,?是要伴随社会发展、劳动者?体素质和技能素质不断提?的长期过程。政府层?上要积极推动物质?明和精神?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尤其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采取劳动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泛宣传,增强劳动者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层?上要努?培育积极向上、??主义的企业?化,为劳动者提供内化于?的??关怀。劳动者也要?觉形成主?翁意识、积极进取和艰苦奋?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树?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每?个劳动者都要以??的劳动托起中国梦。注解:①参见:董武全,《经济“新常态”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点思考》,《理论导刊》,2015年第9期。②参见:《??与劳动绿?书:中国??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15年版。参考?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2]王劲松,《提?劳动者素质与精神?明建设》[J],《重庆?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3]刘永佶,《辩证法:?性升华的主导因素和社会变?的?法论》[J],《河北?学成?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4]刘永佶,《提?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根本》[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5]庞丽霞,《提?劳动者素质和地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1期。[6]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4、375页。[7]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法论教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页。[8]王淑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提?劳动者素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董武全,《经济“新常态”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5年第9期。[10]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与劳动绿?书:中国??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R],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15年版。[1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0年?本国民体?及运动能?调查报告》[R]。[12]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http://。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被举报?档标题:论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被举报?档地址:

篇三: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提高劳动者素质考试题目

  一、劳动素养测验

  (1)遵章守纪的意义

  A.遵章守纪是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B.遵章守纪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

  C.遵章守纪是获得成果的前提条件。

  (2)遵章守纪的内涵

  A.是指在从事各自的职业活动中,始终按照明文规定的各种行为规则,一丝不苟地完成生产作业的行为。

  B.是一个人对社会规则的认同,是对他人的尊重,可以让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和谐,便社会发展更加有序。

  C.遵章守纪是个人素质的高标准体现。

  (3)多选题

  在大学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A.在军训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B.在学习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篇四: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第一章

  劳动概述

  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1、识记:

  ①劳动的含义。P4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劳动的特征。P5⑴劳动的人类专属性。

  ⑵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⑶劳动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分类。P6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⑵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

  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领会:

  ①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P4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

  第四,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P不论什么社会,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只要是劳动,总要支出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但就这方面而看,似乎抽象劳动是各永恒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

  但是,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绝不单纯是个生理概念,而是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当人们的经济联系通过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时候,耗费在这些劳动产品上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才能当作形成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被社会“抽象”出来。

  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

  ③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P7-人们在运用技术标准时,还习惯上将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

  人们通常将物质技术手段,即劳动资料,称为硬技术;而将与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操作、控制和运用的方法、技巧和技术管理组合形式称为“软技术”。

  从硬技术来看,物质技术手段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工具、机器(包括劳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自动机等,于此对应的劳动为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

  从软技术来看,手工劳动只是一种朴素意义上的技术,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只有近现代的复杂的劳动才能称得上软技术。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硬技术”和“软技术”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其发展越来越相互依靠。因此硬技术和软技术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④其它分类标准。P依据其他分类标准,还可以将劳动分为:

  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⑵生产性劳动和劳务性劳动;

  ⑶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

  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

  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1、识记:

  ①劳动方式的含义。P9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主要的劳动行为。P11⑴劳动分工

  ⑵劳动协作

  ⑶劳动竞争

  ③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P142⑴社会传统文化因素

  ⑵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⑶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⑷社会大众心理氛围

  ⑸社会人际关系

  2、领会:

  ①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P⑴首先,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

  ⑵其次,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工具)的属性相关。

  ⑶再次,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P12劳动分工一般具有三种分工形式:

  ⑴一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艺阶段或工种岗位,集中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同工种的劳动者来完成同一工艺阶段或同一岗位的生产任务。

  ⑵二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把同一劳动对象的加工全过程划分为若干先后相继的工序,安排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不同工序上的生产任务。(例:生产流水线)

  ⑶三是根据劳动者技术水平高低原则进行分工。

  即在同一工种内部,根据工种岗位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划分等级,分配给具有相应等级水平的劳动者去承担。

  ③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P13⑴根据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可分为自愿协作和非自愿协作。

  ⑵根据劳动协作所发生的空间,可以分为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

  ⑶根据协作行为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

  ④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P14根据不同标准,劳动竞争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⑴根据被竞争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精神竞争和物质竞争;

  ⑵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劳动群体之间的竞争;

  ⑶根据竞争的社会制度背景不同,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

  ⑤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P14影响劳动者行为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劳动者自身的因素,如生理、心理、年龄等;

  客观因素是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3、简单应用:

  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P13劳动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发生的行为方式。

  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1、识记:

  ①劳动制度的含义。P16劳动制度:是从属于经济制度之下的一个制度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劳动行为规范体系。

  ②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P1⑴存在的普遍性

  ⑵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⑶构成的系统性

  ⑷相对的稳定性。

  ③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P1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即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特征:⑴直接性

  ⑵普遍性

  ⑶具体性

  ⑷本质性

  ④劳动关系的类型。P21⑴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⑵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

  ⑶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2、领会:

  ①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P16⑴自发形成。劳动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和规定并不是出自哪个管理者的发明创造,而是来源于民俗、民风和民德,来自于民间的约定俗成。

  ⑵人为制定。管理者出于达到某种管理目的的需要或为了维系正常稳定的劳动秩序,依据一些法律法规,人为地制定了一些条例。

  ②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1积极作用:⑴首先,劳动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⑵其次,劳动制度也为用工单位获得适当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有规则的途径,加强了用工单位组织活动的秩序。

  ⑶再次,劳动制度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劳动环境。

  消极作用:⑴一是劳动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存在缺陷。

  ⑵二是劳动制度的模式化。

  ⑶三是劳动制度为利益集团所操纵。

  ③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P21所有制的性质

  (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直接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运用的形式和要求也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3、综合应用: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A、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1、识记:

  ①劳动力。P24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②劳动力资源。P3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标准。

  2、领会:

  ①开发的双重性特征和原因。P25劳动力的可教化性决定了它的可开发性。在开发上,劳动力表现为即是被开发对象、又是开发主体的双重性特征。

  首先,在劳动力作为被开发对象时,社会是开发主体,劳动力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条件好,劳动力开发水平就高,反之则低。而劳动力开发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就抑制劳动力开发,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对于劳动者来说,先天因素虽不能选择,但通过在后天的主观努力,可以改善和增强其劳动力素质,提高其劳动技能,这是劳动力自我开发。

  在劳动力的自我开发中,受教育程度和个人能动性、主动积极性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②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包括内容。P2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质量,实际上是全体劳动力人口的平均质量。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劳动者的身心素质

  ⑵劳动者专业技能水平

  ⑶劳动者智力结构状况

  3、综合应用:

  联系我国实际,由于低素质人口群体的出生率居高不下导致的“逆淘汰”现象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不利影响。

  B、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计算P261、识记:

  ①劳动力人口数计算公式:

  劳动力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非自立人口数+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数

  ②劳动力人口率计算公式:

  劳动力人口率=×100%2、领会:

  ①劳动力就业率=

  ×100%

  ②劳动力参与率=

  ×100%C、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1、识记:

  ①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P3⑴投资超前、效益滞后

  ⑵投资的产出特殊

  ⑶投资的表现形式特殊

  ⑷阶段性和连续性

  ②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P3⑴教育开发

  ①一体化开发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③国际化目标

  ⑵使用开发

  如公选制、交流制、竞争制、轮换制、聘用制、辞职制等

  ⑶管理开发

  ①加强立法②建立机构③制定计划④筹措经费

  ⑷政策开发

  ①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政策②培训、能力与待遇挂钩的分配政策

  ③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优惠政策

  2、领会:

  ①对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P33“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向教育投资。我们可以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

  ⑴国民教育投资

  ⑵在职教育投资

  ⑶职业技术教育投资

  ⑷终身教育投资

  ②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

  ⑴文化教育

  ⑵职业培训

  ⑶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③劳动力资源投资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相同之处。P35劳动力资源投资与物质资料投资有着相同之处。

  首先,劳动力资源投资是一种经济性的投资,也要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投资的范围就可以越广,投资数量就可以越大,同时,投资的效益一般也就越高。

  其次,物质资料投资的方式和劳动力资源投资的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

  ④人们在从事劳动力资源投资时须注意的问题。P36(效益滞后)

  首先,要注意衔接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其次,要注意劳动力资源投资中的知识技能跟新问题。

  再次,要注意劳动力资源投资的层次。

  ⑤世界上教育开发的趋势。P40①一体化开发

  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③国际化目标

  ⑥管理开发和政策开发的途径。

  管理开发

  ①加强立法

  ②建立机构

  ③制定计划

  ④筹措经费

  政策开发

  ①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政策

  ②培训、能力与待遇挂钩的分配政策

  ③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优惠政策

  3、简单应用:

  联系身边事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D、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识记:

  ①内容分析。P42内容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一要选对人;二要育好人;三要用准人;四要留住人。这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

  ②工作绩效评估。P52工作绩效评估:就是指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

  ③晕轮效应误差。P61评估人在对被评估人作绩效评估时,把绩效中的某一次要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从而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估。

  ④近因误差。P61一般来说,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

  2、领会:

  ①企业组织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P4⑴案例研究

  ⑵研讨会

  ⑶授课

  ⑷游戏

  ⑸电影

  ⑹计划性指导

  ⑺角色扮演

  ⑻T小组

  ②劳动力配备的主要原则。P4⑴因事择人原则

  ⑵因材用人原则

  ⑶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③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P52⑴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⑵为职员提供信息反馈

  ⑶有利于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④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主要方法。P53标准:⑴绝对标准

  ⑵相对标准

  ⑶客观标准

  主要方法:

  ⑴常规方法

  ①排序法

  ②两两比较法

  ③等级分配法

  ⑵行为评价法

  ①量表评等法

  ②关键事件法

  ③行为评等法

  ④混合标准评等法

  ⑤行为观察评等法

  ⑶工作成果评价法

  ①绩效目标评估法

  ②指数评估法

  ⑤减小误差的措施。P63⑴对工作中的每一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作笼统评价;

  ⑵评估人的观察重点应放在被评估人的工作上,而不要太注重其他方面;

  ⑶在评估表上不要使用概念界定不清的措辞,以防不同的评估者对这些词有不同的理解;

  ⑷一个评估人不要一次评估太多员工,以免评估先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⑸对评估人和被评估人都要进行必要的培训。

  3、简单应用:

  ①制作工作说明书。P45工作说明书是对所从事某项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作出的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要求

  主要指应聘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的要求。

  生理要求

  主要指应聘者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能状况、运动能力、感官灵敏度等方面的要求。

  心里要求

  主要指从事该职务所需要的各种心理素质要求,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

  知识技能要求

  主要是指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层次等。

  ②T小组。P51(又叫敏感性小组)11构成:T小组组成人员一般在12人以下,每个组配备一位积极观察组员行为的培训师。培训没有固定的议程安排,讨论的问题往往涉及小组形成的“现实、现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何参与者的行为会如此?人们是怎样察觉他人的情感的?人们的情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类问题上。

  优点:T小组可以明显提高人际关系技能,并能促进受训者的成长和发展。

  缺点:T小组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培训师的水平,否则难把培训效果转移到工作情境中去。

  针对新员工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新进员工的“磨合期”,给新进员工以精神抚慰,减少因陌生带来的焦虑与困惑。

  针对新员工培训的方法: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应围绕熟悉企业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明确企业目标而进行。

  在形式上则多采取授课、研讨会、电影等方式。

  针对管理人员培训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心态,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级。

  针对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应围绕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能而进行,包括追求卓越的心态、人际关系技能、聆听技能、团队建设、时间管理、解决问题技能、决策技能、开会技能、信息沟通、授权、管理变化、员工指导、员工激励、公共演讲技能、目标管理、多元化管理、谈判技巧、计划、战略管理、憧憬策划、组织发展、企业再造等等。

  在形式上也可以选择难度较为复杂的培训形式,如研讨会、案例研究、角色扮演、T小组和游戏。

  ③两两比较法。P56两两比较法:指在某一绩效标准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员工都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

  优点:考虑了每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绩效的比较,更加客观。

  缺点:⑴如果需要评价的人数很多,则需作的比较次数将会非常多,工作量很大(若需评价的人数为N,则需作的比较的次数为N(N-1)/2)

  ⑵若评价出甲比乙表现好,乙比丙表现好,丙比甲表现好,则无法自圆其说。

  ⑶(排序法和两两比较法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排序中每个人的位置都是惟一的。这意味着任何两个员工的表现必须能分出先后,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通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些员工的表现嘻哈不多,难分伯仲。

  12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A、劳动力市场概述

  1、识记:

  ①劳动力市场含义。P65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力双方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以及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

  ②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P65⑴自由劳动者

  ⑵使用劳动力的部门与雇主

  ⑶供求关系

  ⑷交换方式与规则

  ⑸劳动力价格

  ③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P6劳动市场的二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⑴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

  ⑵中心劳动力市场与外围劳动力市场

  ⑶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

  ⑷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与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

  ⑸公共部门就业市场与私营部门就业市场

  ④劳动力市场结构。P7劳动力市场结构:就是指劳动力市场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

  (它一方面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能限制劳动力的流动)

  2、领会:

  13①劳动力市场含义的理解。P65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力双方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以及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

  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含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⑴第一,它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自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形式;

  ⑵第二,它是一个交易场所。

  ⑶第三,它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⑷第四,它是一个生产要素市场。

  ⑸第五,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

  ②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

  类目

  工资待遇、福利情况、流动性

  主要劳动力市场

  工资福利高,工作条件良好,晋升机会多,劳动力流动性差

  在职培训

  市场特征

  广泛

  受市场竞争影响小,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流动方向

  可以向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动

  很难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

  次要劳动力市场

  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晋升机会少,劳动力流动性强

  少,甚至没有

  受供求影响大

  ③最低劳动标准主要是指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④人才市场的功能。

  ⑴信息传递

  ⑵评价推荐

  ⑶余缺调剂

  ⑷优化配置

  ⑸社会服务等功能

  B、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1、识记:

  ①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P77⑴“行政配置”型模式

  ⑵“市场配置”型模式

  ⑶“混合配置”型模式

  ②劳动力流动。P7914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职业、就职岗位和就职地区的变动,是劳动者就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过程。

  2、领会:

  ①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P73⑴新古典学派

  时间:20世纪30年代直至50年代期间,新古典学派曾一度失宠。

  自5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东山再起之势。

  起源:源自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19世纪早期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奠基人:马歇尔

  其他代表

  希克斯——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理论的新概念。

  道格拉斯——运用实际统计数据使这些理论概念得到验证。

  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史蒂格勒、舒尔茨、贝克尔等

  经纪人假设:即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人类总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满足,总是寻求最优或

  比较理想的后果。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市场要素

  使用方法:推理法、归纳法

  ⑵制度学派

  时间:产生于20世纪初

  代表人物:维伯伦、科芒斯、密特塞尔、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

  ——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制度性的要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许多社会性的要素(如社会地位、歧视、市场细划等)决定的,这些因素会组织劳动力在各个劳动力市场间的自由转移。

  ⑶制度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相比,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特别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弱化供求要素方面的作用;

  ②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资缺乏弹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普遍的现象,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障碍,信息的传播极不均匀;

  15③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④在方法上,制度学派乐于使用案例研究,乐于运用归纳法,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人们揭开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的面纱。

  ②按照劳动力流动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P79劳动力流动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⑴按照空间、区域范围标准可分为

  ①岗位间流动

  ②企业间流动

  ③地区间流动

  ④城乡流动

  ⑤国际间流动

  ⑵按照方向标准可分为

  ①水平流动

  ②垂直流动

  ⑶按照职业变动标准可分为

  ①结构性流动

  ②个别性流动

  ③影响流动的因素。P82影响流动的因素

  ⑴经济因素

  ⑵社会因素

  ⑶个体因素

  ①个体年龄因素

  ②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③职业的性质和职业能力对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

  ⑷科技因素

  ⑸政策因素

  ⑹媒介因素

  ④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P86◆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积极意义如下:

  16⑴首先,劳动力流动是实行经济结构变动的必要条件。

  劳动力通过流动从衰若的产部地区向发展的产业、地区、部门迅速转移。

  ⑵其次,劳动力流动能够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地区、单位等。流动能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才能。

  同样,企业和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岗位设技术技能要求选择劳动力,并能根据劳动岗位的变化,增减或调整劳动力,从而避免了冗员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⑶再次,劳动力流动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提高了效率。

  没有流动的市场只能是一潭死水。劳动力流动使劳动力市场增加了活力,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功能。

  另外

  劳动力流动也使重要的工作岗位具有竞争性,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流动的缺点:

  由于在个人利益取向的驱使下的劳动力流动,常常带有一定的非理性和盲目性,因为劳动力流动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P81在我国,人才的社会流动历来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人才为单位所有,他们在择业、分配、职称、待遇上都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打破了所有制的樊篱,人才流动逐渐汇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较之过去的“一潭死水”,现在重要的人才流动起来了,这无疑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

  实际上流动的合理不合理,并不能简单地用流向农村还是城市、流向内地还是沿海、流向企业还是事业、流向国内还是国外来衡量,衡量的标准只能是“人畅其流”、“人尽其才”的原则。只要人才流向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合理流动。

  C、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识记:

  ①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P94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每额外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

  1②劳动边际产量。P94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③边际收益产量。P96编辑收益产量(MRPL):是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并售出由此增加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增量,等于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的乘积。

  (这里的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并售出后所能增加的受益。)

  ④等产量曲线。P101前提条件:企业生产函数Q=f(L*K),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间接地包含于企业既定的生产函数之中。

  如果产出量Q保持一定,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等产量曲线;

  如果产出量提高或降低,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等产量曲线。

  (K)Q:企业在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产出量

  资本投入量

  K3CK2BK4DQ3K1AEQ2Q10L1L2L3(L)劳动投入量

  (图3-2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等产量曲线)

  当资本投入量为K1、劳动投入量是L1时,企业在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产出量是曲线Q1上的A点;

  当资本投入量为K2、劳动投入量是L2时,企业的产出量上升到曲线Q2的B点,当资本和劳动投入量分别增加

  到K3和L3时,企业的产出量上升到Q3的C点——这就是生产函数所表达的投入——产出关系。

  1Q1、Q2、Q3分别代表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不同投入要素组合的等产量曲线

  表示某一既定产量两种投入要素间各种可能的组合。

  在等产量曲线上,产出量是相等的,而投入要素可以变化。

  也就是说为了一定的产出数量,既可多投入劳动,少投入资本;也可多投入资本,少投入劳动。

  2、领会:

  ①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均衡用工水平的确定

  当企业用工正处在理想水平,必有下列被满足:W=MR×MPL或W=MRPL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也可改为:W=P×MRL(其中P代表产品单价)或WP=MPL

  上述公式便是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条件。

  换言之,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高于其边际成本(货币工资水平),增加用工数量会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如果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W=MRPL),企业用工规模正处于理想状态;如若继续增加用工量,则企业利润会下降。

  ②边际技术替代率在微观经济学中可用下列公式替代:

  边际技术替代率==

  =

  MP:边际产量L:劳动投入K:资本投入

  前提:对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之间是可相互替代的。

  例如:上图3-2等产量曲线Q2上B点为例,在产出水平Q2上资本投入量为K2,劳动投入量为L2。如果将劳动投入量增加到L3,那么在Q2上的D点处,资本投入量就从K2减少到K4。

  劳动代替资本的比率就等于(-1)(K4-K2)

  (L3-L2)(加负号是要使计算结果为正值)1当劳动的增量ΔL很小时,则劳动替代资本的比率就等于负1乘以等产量曲线上过B点切线的斜率,等产量曲线上切线的斜率叫做边际技术替代率。

  劳动边际产量:

  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随着劳动对资本替代的增加,劳动替代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总是呈下降趋势。这使得产量曲线一定是凸向原点一侧的(图3-2的左下方)

  D、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1、识记:

  ①劳动力供给。P88劳动力供给:是指在既定的人口规模中,人们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劳动力市场上、某一价格(工资)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组成部分:劳动力数量、工作时间、劳动效率)

  ②劳动力需求。P93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或社会愿意雇佣而且能够支付其工资的劳动力数量。

  ③劳动力参与率。P9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的数量指标,是指正在从业或积极谋求从业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或人口总体的比重。

  2、领会:

  ①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P89⑴个人因素

  ①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②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⑵从事工作的选择:与每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态度有关,有学者将其称为爱好。

  ⑶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的数量指标,是指正在从业或积极谋求从业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或人口总体的比重。

  ⑷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长短影响劳动力供给

  ⑸个人财富总量: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非物质财富

  2⑹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

  工资率=),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即)的比率。

  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即②人口成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条件。P89人口和劳动里是有区别的,人口成为劳动力供给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⑴第一,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⑵第二,有劳动能力;

  ⑶第三,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

  三者兼备,才能称为有效劳动力供给。

  ③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供给的最重要的指标。

  ④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P103⑴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⑵科技进步

  ⑶产业结构与资本有机构成——

  产业划分为

  ①资本密集型

  ②劳动密集型

  ③技术密集型

  E、劳动力市场歧视

  1、识记:

  ①劳动力市场歧视。P10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劳动能力等自身条件相同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没有相同的就业、晋升机会与报酬水平。

  ②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最主要表现。P10721⑴机会不均等

  ⑵分配不公平

  2、领会:

  ①产生歧视的原因。P113⑴个人偏见——①雇主的偏见

  ②雇员偏见

  ③顾客歧视

  ⑵利润最大化追求

  ⑶不完全信息

  ⑷传统习惯

  ②认知障碍的两大表现。P114⑴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习惯,是人们在雇佣决策中的认知障碍,这往往表现为对特殊就业群体的认知障碍。

  ⑵认知障碍的另一表现是城乡劳动力的差别。

  3、简单应用:

  举例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中的机会不均等。P10⑴首先,是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就拿我国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主义“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受教育差别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女性不如男性,乡村不如城市。特别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和就业分配方面,城市户籍较农村户口享有不少优先。

  ⑵其次,是就业机会不均等。

  女性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学历高的女性,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女性在就业方面的机会不平等,还表现在女性在较高岗位上任职的机会少,多数妇女集中在职位较低的职业中,干的也往往是比她们能力低的工作。

  (种族歧视渗入就业领域是西方国家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⑶再次,是晋升机会不均等。

  晋升机会包括职务、技术级别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

  晋升机会不均等表现为特定社会集团与阶层的成员比其他社会集团与阶层的成员晋升慢、晋升到较高位置的人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22第四章

  劳动者收入分配

  A、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1、识记:

  ①按劳分配。P116马克思所指的按劳分配是有特定涵义的,概括为如下五点:

  第一,按劳分配建立在整个社会是一个分配单位的基点上,分配过程不经过企业这样一个“中介”环节,而直接由社会(或国家)对劳动者进行分配。

  第二,在社会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时候,所实行的原则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三,上述“劳动”仅仅指活劳动,即仅仅指劳动者脑力与体力的支出,不包括由劳动者过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物化劳动,活劳动以外的任何客观因素都予以排除。

  第四,在分配过程中,衡量劳动的尺度是劳动时间。

  这里讲的劳动时间,不是指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即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消耗的平均劳动时间。

  第五,实行劳动券证书制度。

  劳动者所获得的仅仅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个人消费品,劳动券没有积累的职能。也就是说,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P1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参与收益分配,其分配收益率由市场来决定。

  2、领会:

  ①按劳分配的条件。P117(严格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前提的客观条件)

  ⑴第一,劳动者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才能清除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劳动的差别。

  ⑵第二,每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这就意味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商品经济已经消亡为前提条件的。

  23⑶第三,整个社会实行单一的计划调节,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由全社会统一决定,即通过社会在总产品中预先所作的六项扣除来实现。对此,企业没有任何调节权,劳动者个人更没有决定权。

  以上各点共同构成按劳分配的基本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都难以实现。

  ②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P1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⑴首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或基础。

  ⑵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⑶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劳动还有着很大差别,劳动还主要是个人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结合起来的的必要性。P122⑴首先,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是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⑵其次,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将进一步完善收益分配制度。

  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2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在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只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⑴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已成为我国经济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其次,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

  ⑷在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只要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就能保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B、劳动工资

  1、识记:

  ①劳动工资的构成。P124劳动工资的构成: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

  24②工资水平。P135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及地域内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工资水平=

  可见,工资水平与工资总额成正比,与在业的职工人数成反比。

  ③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P13货币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所得到的货币额。

  (反映的是劳动者名义上获得的工资,不能真正反映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

  实际工资:是指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品数量。

  (说明了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准确反映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2、领会:

  ①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适用条件。P126P128计时工资

  ⑴小时工资制

  ⑵日工资制

  ⑶周工资制

  ⑷月工资制

  在下列条件下实行计时工资,更有益发挥它的长处。

  ⑴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的工作。

  ⑵不便以件数计算的工作。

  ⑶产、供、销特殊部门。

  ⑷规模较小,上级对下级可实施直接管理的单位,实行计时工资而不实行计件工资(虽然有条件实行),有利于节省工资支出。

  ⑸任务完成的周期很长,不便于计件的工资。

  计件工资

  ⑴无限计件工资制

  25⑵有限计件工资制

  ⑶分段单位计件工资制

  ⑷计时计件混合工资制(超额计件工资制)

  ⑸包工工资制

  ⑹间接计件工资制(适用于辅助工人)

  ⑺提成工资制

  ⑻综合计件工资制

  ②西方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P132⑴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创始人:威廉·配第

  进一步发展:F.魁奈、A.杜尔格、A.斯密和D.李嘉图

  ⑵工资基金理论

  提出:J.穆勒

  ⑶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提出:约翰·贝茨·克拉克、A.马歇尔

  ⑷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阿弗里·马歇尔

  ⑸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又称为工会起作用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

  ⑹购置力工资理论

  ⑺人力资本理论

  提出:西奥多、舒尔茨、加理·贝贝尔

  ③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P135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状况。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⑴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⑵在职工人的人数

  ⑶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等等

  此外,工资水平还受到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就业规模、人口增长速度、工农收入差别等因素的影响。

  26④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不致下降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补、二稳、三挂钩。P13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不致下降具体措施

  ⑴一补,即物价补贴

  ⑵二稳,即稳定物价

  ⑶三挂钩,即工资与物价挂钩

  ①明挂

  ②暗挂

  ③半挂

  ④全挂

  ⑤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发展趋势。P14⑴建国初期及第一次全国性工资改革

  ◆在解放初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分配制度并用的做法。

  如

  部队及机关干部沿用老解放区实行的供给制;

  以及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货币工资制;

  在地区实行13等39级的工资制度;

  在新解放区实行保留原职原薪的过渡办法。

  ◆1950年8月对旧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废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工资制度,另一方面改革解放区的多形式的分配制度,制订了《工资条例(草案)》,初步建立了新型工资制度,实行了供给制向工资制(当时又称为薪给制)的转变。

  ◆1952年前后,我国又以大区为单位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资改革,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建立了新的等级工资制,打下了统一工资制的基础。

  ◆1953年,国营企业进行了工资调整,职工增加工资的面在80%以上,工资增长约15~20%⑵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

  ◆1956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主要内容是:

  ①取消工资分制度,实行货币工资制。

  ②调整和改进工资关系。

  ③改进企业职员和工人的等级制度。

  2④改进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

  ⑶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到1977年前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的停滞阶段)

  ◆在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后,直到1977年,在没有进行过大范围的工资调整,工资等级制度更没有很大的变动。这一期间如下:

  1958年搞大跃进,有些单位实行了半供给供给制,造成了经济不堪重负,大大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后来,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平均主义被当作共产主义而被大加颂扬。

  ◆纵观建国以后我国的劳动工资发展状况,不足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②工资水平偏低

  ③工资级差小,调资频度低

  ④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⑷第三次全国性工资改革

  ◆1985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拉开了我国工资改革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是:——这是我国工资改革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以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基础,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脱钩”。

  ◆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上,从1985年之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工资改革、调整脱钩。

  1993年又结合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改革。

  ◆总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工资制度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一时期,企业、事业、机关工资改革的力度都在逐渐加大,进一步完善了工效挂钩,建立了最低保障制度,推行了公务员制度,近来又实行经营者的年薪制,这一切都使我国的工资制度越来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C、收入分配差别

  1、领会:

  ①职业工资差别。P143由于不同的职业在地位、声望以及要求从业者的技能上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职业在收入方面的差别,这种现象就是职业工资差别。

  2②脑体工资差别。P144体力劳动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脑力劳动是倍加的复杂劳动。由于脑体劳动两者之间存在着劳动质的区别,必须合理地体现两者之间的工资差别,以实现按劳分配的要求。

  ③工龄工资差别。P144由于工龄长短而引起的工资差别就是工龄工资差别。

  ④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P14⑴财产原因

  ⑵劳动者自身原因

  ①人们在先天能力方面的差别。

  ②人们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别

  ③人们在工作兴趣方面的差别

  ④人们在年龄方面的差别

  ⑶劳动力市场因素

  ⑷国家政策原因

  2、简单应用:(自己分析的)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现状。

  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非常关键的一个趋势。

  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这种趋势在过去10年间显得尤为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益发展的“国家主义”的经济结构,它所导致的权力和垄断成为收入差距的一个根本结构性来源。

  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后果已经远远超越分配领域,对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2除去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当今中国城市家庭的收入差距和经济结构,尤其是国家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垄断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过程,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

  2、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且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都曾出现过缩小的趋势。

  但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而随后的差距扩大过程则持续时间更长。

  总体而言,城乡内部以及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几乎一直处于扩大的过程中。

  3、行业差距扩大

  我们发现,垄断性行业的就业者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确对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其行业垄断获得的收益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一直在不断扩大,并成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4、再次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5、区域收入差距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近年来,东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在不断上升。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居民自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另外,在外资流入量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也会相对较大。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3第一,侧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社会发展。其结果是经济发展快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而出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实局面。

  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公,使老百姓普遍感觉到上学难和上学贵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文化事业不繁荣,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增长需求;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弱化,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社

  会救助发展不足;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而且水平很低;社会治安状况日趋恶化等等。

  第二,侧重发展速度而轻视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三高一低”的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

  第三,侧重经济总量的扩大而轻视经济结构的优化。虽然我国经济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在稳步增长,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使得当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就业等等,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

  第四,侧重财富获取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第五,侧重物的积累而轻视人的发展。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片面发展观的作用下,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却逐渐下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抬头,社会成员道德诚信缺失,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权力寻租、腐化堕落等等。以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层出不穷、腐败案件屡见不鲜。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这些,在我国还存在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问题,集中体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的不断扩大。可见,我们党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矛盾和焦点问题,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够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最终实现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使命。

  D、欧希玛指数、洛仑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1、识记:

  ①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②基尼系数为1时,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③实际测得的G值一般均在0.1~0.6之间。合理界限在0.2~0.4之间

  312、领会:

  ①五等分欧希玛指数=十等分欧希玛指数=

  对于十等分欧西玛指数,其值小于3时,居民收入差距表较小,其值接近5时,居民收入差距就明显呈现出来

  五等分欧西玛指数又称大级指数,大体可以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但是,如果要做阶层分化分析,还得采用十等分欧西玛指数

  ②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

  基尼根据洛仑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用G表示:

  A代表绝对平均线和洛仑兹曲线所围成的面积

  B代表洛仑兹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围成的面积

  A+B代表绝对平均线之下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显然有:0≤G≤1如果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基尼系数为1,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3、简单应用:

  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

  G=-其中:Pi是横轴上的累计百分数;Ii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

  32第五章

  就业概述

  A、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1、识记:

  ①就业。P154就业:是指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满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

  ②就业的基本特征。P155⑴社会性

  ⑵经济性

  ⑶流动性

  ⑷变动性

  ⑸计划性

  2、领会:

  ①就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P154⑴第一,劳动主体必须从事社会劳动。

  ⑵第二,这种劳动必须要有报酬和经营收入。

  ⑶第三,所从事的社会劳动必须是合法的。

  ⑷第四,劳动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②引起岗位变动性的原因。P156⑴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使得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作适应性变动;

  ⑵二是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部分劳动者按照素质要求作变动

  B、影响就业的因素

  1、识记:

  ①经济增长方式。P15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

  ②结构性失业。P1533“结构性失业”是失业现象中的特殊现象。对于结构性失业,不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而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胜任新职业岗位而造成的失业。

  2、领会:

  ①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P15①第一,供过于求。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劳动力资源供大于

  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率增高和就业者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现象。

  ②第二,供不应求。从理论上讲,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出现供不应求时,就业率就能达到100%,这当然是十分理想的状况。现在西方某些国家,由于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工业却十分发达,出现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的供不应求的情况。总体的来讲,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是很少的。

  ③第三,供求基本平衡。当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相适应,与此同时如果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能满足需要,则不但可以实现充分就业,而且就业者的收入也可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较快的提高。

  ②影响就业的因素。P15⑴劳动力资源因素(直接因素)

  ⑵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⑶就业观念

  ⑷社会保障因素

  ③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P15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来实现的。

  ①其一,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去向和就业的区域分布。

  ②其二,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需求总量。

  ③其三,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结构。

  ④其四,经济结构影响就业结构。

  ④就业观念影响主要表现。P16劳动者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影响着人们在劳动力流动、就业竞争、择业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进而会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实现带来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34就业观念影响就业主要表现在就业流向上。

  ⑤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P161①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去向。

  ②其次,失业保险标准过高导致自愿不就业。

  C、就业结构

  1、识记:

  ①狭义的就业结构。P162就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即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

  ②全球范围内就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P16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下降;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稳中趋降之势;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呈普遍上升之势。

  2、领会:

  ①就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的规律。P163⑴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逐步减少、呈快速下降趋势

  ⑵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增减相抵、但有稳中趋降之势

  ⑶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提高,都呈上升的趋势

  ②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的阶段。P16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要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第一阶段从建国时期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

  ◆⑴建国初期至80年代初我国的就业结构

  1949年以后,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以下两个突出的变化。

  35①首先,表现在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上是个体劳动就业渠道不断萎缩,而国有和集体就业逐步成为主要渠道,以国有单位为主体的就业结构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其次,表现在就业的产业结构上,其基本特征是就业人数集中于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长缓慢。

  ◆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等领域相继进行了改革,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①首先,就业城乡结构出现非农化特征。

  ②其次,低级就业结构特征仍然明显。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D、就业制度

  1、识记:

  就业制度。P172就业制度:是国家关于劳动者就业的各项政策法规,是直接和间接约束劳动者就业的制度总称,包括用工制度、就业服务制度、辞职退休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是构成劳动制度的基本内容。

  2、领会:

  ①就业制度的重要作用。P172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就业制度,对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有效激活劳动力市场、合理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⑴第一,就业制度影响劳动力供求。

  ⑵第二,就业制度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⑶第三,就业制度决定劳动力流动程度。

  ⑷第四,就业制度关系到劳动力的素质高低。

  36②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P173我国的就业制度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建国初期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就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单一的计划性。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就业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就业领域。

  ⑴单一计划性的就业制度

  统一编制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因此,就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带有强烈的计划性特点。

  建国初期,我国对劳动力采取计划管理的做法。

  ⑵市场化就业机制

  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源于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突破。

  31980年,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政策。

  这标志着由过去单纯依靠计划调配手段组织管理就业转变为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就业,从而迈出了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第一步。

  1986年开始的第二步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固定工制度为合同工制度,初步确定了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双向选择机制,继而于1988年开始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使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开始了根本的变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营企业制度改革深化,“下岗、待业”已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与此同时,与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我国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与20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全民单位安排就业转化为国有、集体、个体及外资企业多渠道扩大就业。

  ③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四种模式的演变。P176建国以来我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大致经过了“统分统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就业”、“不包分配、竞争上岗”四种模式的演变。

  第一,“统分统配”模式。

  第二,“供需见面”模式。

  第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

  第四,“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模式。

  第六章

  就业政策

  A、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1、识记:

  ①凯恩斯就业理论是西方解决劳动力需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P18基本概念:“充分就业”

  核心命题:“低于充分就业”

  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②供给学派理论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P182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

  3他们认为,生产是起点,分配是生产的结果,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

  2、领会:

  ①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P181②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响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P181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有:⑴社会生产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⑵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提高的速度、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等等。

  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业增量的大小取决于⑴国内投资率、⑵边际劳动生产率、⑶资本、⑷产生系数、⑸外资投资利用率及国民生产总值,其中又主要取决于投资规模和投资率。

  B、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1、识记:

  ①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题。P18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市场适应性,从而避免技术结构性失业的发生。

  ②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惯例性的基本就业形式。P1952、领会:

  ①美国的就业政策。P186针对就业进行立法;采取积极的劳动力政策,充分发挥和最佳利用人力资源;完善职业保障制度,变消极保

  障为积极保障;促进劳动力流动,扩大就业门路,把衰退部门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发展中的部门和地区;

  加强职业培训和市场适应性训练;将就业纳入城市建设和复兴计划,以经济发展直接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容

  量;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就业服务。

  ⑴就业立法

  美国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给与全面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5年国会通过《1945年就业法案》

  ⑵积极的充分就业政策

  集中体现在利用各种手段直接扩大劳动力需求和增加就业机会。

  31992年克林顿宣布了振兴美国计划,其中一个要点是“增加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⑶无形的人力计划

  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合作实施了一项“从学校到工作”项目。

  哪些项目基本上确立了美国现有人力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精神:(1967年总统人力报告指出:)

  1.教育为工作服务,教育为工作开辟通道;

  2.集中力量帮助最低级劳动力;

  3.把军事性服务变成通向生产性职业的渠道;

  4.提高人力措施效率,建立更全面的人力计划,从总体上克服劳动者在全面参与劳动市场进程中碰到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制度上的障碍。

  ⑷就业服务(始于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前后逐渐形成体系)

  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空前严重的失业是美国组织公共服务体系的直接原因。

  公共就业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并以此改善就业状况;

  2.提供求职服务信息,沟通供需双方;

  3.为特殊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通过立法等方式对退伍军人、青年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就业服务;

  4.收集、研究和发布劳动市场信息。

  ⑸失业补偿和保险

  背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

  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由此很快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失业保障制度:

  即失业保险由州政府举办,联邦法律对失业保险的范围、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保险津贴的发放、申请津贴的条件等加以规定、指导。

  多数州所执行的规定的共同之处。

  1.首次申请失业津贴者,在此之前的52周内,必须曾经就业并得到一定数量的工资。申请这必须能工作,而且已在公共就业机构登记。

  2.因自愿离职,或因行为不端而被解雇,或因劳资纠纷而失业以及拒绝接受合适工作的人,在某些州将被推迟发给津贴,在另一些州将取消申请津贴资格。

  43.一些州在发给津贴之前都规定有一周的等候期。

  4.失业津贴标准根据失业者失业以前的工资确定,有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

  ②瑞典的就业政策。P190(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最早、最典型的国家)

  ⑴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推行充分就业政策

  1.一种形式是通过政府投资来调节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

  2.另一种形式是由政府提供庇护性的就业岗位。

  ⑵提供流动补贴,促进劳动力流动

  ⑶职业培训政策

  政府采取不培训、不就业,不培训、不享受失业救济,免费培训、并发给全工资及生活补助的培训政策。

  ⑷现金资助失业者

  失业救济金

  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

  (1974年开始)

  获得失业救济金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1.必须参加失业救济协会达12个月以上者。

  2.在失业前的一年内至少已经工作了5个月。

  3.不是自愿离职或因为行为不端而被开除者。

  4.无充分理由拒绝接受劳动管理部门介绍合适工作的失业者、因罢工或其他劳资纠纷失去工作的失业者,也不能领取失业救济金。

  失业救济金的来源

  1.参加失业保险者缴纳的失业保险金

  2.企业主按年工资总额的0.8%提供的费用

  3.失业救济协会自有基金的受益

  4.政府津贴

  能够获得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的人员必须符合下面条件

  1.未参加失业救济协会的失业者

  2.虽已参加但未满一年的失业者

  413.那些参加失业保险计划的失业者在不再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时

  4.某些新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员

  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的来源

  1.大约有55%来自企业主按年工资总额的0.8%提供的基金

  2.其余45%来自政府津贴

  ⑸“协商”一致的团结工资

  瑞典劳动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

  1.一个特征是公会化程度极高,80%以上的雇员都参加了各类工会组织

  2.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雇主组织亦十分强大。

  瑞典严格禁止设立任何私人的就业安置机构

  劳动市场管理局是瑞典主管劳动就业事务和执行劳动就业政策的专门机构,负责对劳动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交换等直接进行调节,直接对内阁和劳动部负责。

  ③日本的就业政策。P194采取以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综合就业政策,将“失业保险”改为“就业保障”,从就业失业变为促进再就业,确保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42⑴加强就业立法

  ⑵“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弊端?

  1.首先,终身雇佣制缺乏弹性,不能适应经济周期的变化有效调节劳动力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不能适时解雇人员。

  2.其次,不利于广纳优秀人才、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务晋升和工资增加有论资排辈的现象

  ⑶积极推进终身技能开发

  日本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突出特点

  1.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一直重视职业技能教育。

  2.发达的企业内部教育与训练系统

  日本在劳动力终身技能教育方面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变现为:

  1.以提高劳动力实际业务技能为目的的职能教育;

  2.通过工作过程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在职教育;

  3.利用企业外部的社会教育机关进行职工教育的函授教育等等。

  ⑷因时、因地制宜的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

  1.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劳动力归农”政策,极大缓解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2.1947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通过各基础部门相互促进,然后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生产的萎缩状态很快得到治理,国民经济步入扩大再生产的正常发展轨道。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采取了“发展第三产业和大力扩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来解决劳动力的过剩。调整经济结构、维持和扩大就业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开始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以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外需主导型经济转换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

  ⑸劳动保险和福利

  日本劳动力失业保险和福利主要的依据是

  《雇佣保险法》

  《劳动者灾害补偿保险法》

  43④英国的就业政策。P199⑴政府干预就业

  ①新兴产业扶持政策

  ②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③鼓励发展小企业

  ④鼓励吸引外资

  ⑤调整就业方式

  ⑵“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

  英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1.第一是职工缴纳,约占总数的25%;

  2.第二是雇主缴纳,雇主必须为每一个受雇职工缴一笔相当于受雇职工本人工资收入10%的保险金和3.5%的国民保险附加费,约占总数的25%;

  3.第三是政府财政拨款,约占总数的50%.社会保险基金的适用范围

  1.免费教育2.失业保险3.工伤保险

  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与劳动就业有关的内容还有医疗保险、退休养老保险、死亡保险等。

  3、综合应用:

  综合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的就业政策,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美国的就业政策。

  ⑴就业立法

  ⑵积极的充分就业政策

  ⑶无形的人力计划

  ⑷就业服务

  ⑸失业补偿和保险

  ◆瑞典的就业政策。(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最早、最典型的国家)

  ⑴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推行充分就业政策

  ⑵提供流动补贴,促进劳动力流动

  ⑶职业培训政策

  44⑷现金资助失业者

  失业救济金

  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

  ⑸“协商”一致的团结工资

  ◆日本的就业政策。

  ⑴加强就业立法

  ⑵“终身雇佣”制

  ⑶积极推进终身技能开发

  ⑷因时、因地制宜的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

  ⑸劳动保险和福利

  ◆英国的就业政策。

  ⑴政府干预就业

  ①新兴产业扶持政策

  ②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③鼓励发展小企业

  ④鼓励吸引外资

  ⑤调整就业方式

  ⑵“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

  C、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1、识记:

  ①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两种类型。P203⑴一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政策;

  ⑵二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P204⑴派遣政策

  ⑵接收政策

  ⑶档案及毕业生户口

  2、领会:

  ①特殊的就业政策。P205⑷粮油关系迁移政策及改派政策等组成

  45特殊的就业政策是指针对特殊的毕业生群体规定的具体的就业措施。

  ⑴结业生就业政策

  ⑵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⑶对来源于边远省区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⑷对报考研究生的毕业生的有关政策

  ⑸对应届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

  ②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P20鼓励就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施人才调剂而采取的阶段性的就业政策。

  ⑴鼓励大学毕业生自愿支边的政策

  ⑵鼓励毕业生完成国家的重点计划

  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

  ⑷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政策

  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展望。P20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还将继续调整,我们可以作以下几点展望。

  ⑴第一,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

  ⑵第二,高校毕业生的国家计划派遣就业方式将进一步弱化,主要转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通过多种方式就业。

  ⑶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⑷加强就业法规建设

  第七章

  失业

  A、失业概述

  1、识记:

  46①失业。P211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劳动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②待业。P214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为待业人员。

  ③下岗。P215(准失业)

  下岗是我国转型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④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P216P21磨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市场运行由于劳动力不完全流动、信息掌握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使就业机会与有条件的找工作者不能即时匹配从而产生的一种难以避免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

  是指在国民经济衰退期由于总需求乏力、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所引起的间歇性的失业。

  ⑤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P22显性失业:是指处于公开状态的、可以有效地进行统计的失业,它是失业的正常状态。

  隐性失业也叫非公开失业: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时的就业。

  2、领会:

  ①失业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P213即作为失业者,一般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⑴在统计调查时没有工作;

  ⑵属于劳动力范畴,能参加工作;

  ⑶在前四周曾专门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但没有找到。

  ②摩擦性失业的特点。P21摩擦性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所涉及的行业和人员较多,且难以避免。

  4⑵失业期限较短。

  ⑶有利有弊。

  ③结构性失业的特点。P21结构性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⑴其一,失业持续的时间较长。

  ⑵其二,失业集中于特定的一些劳动力群体。

  ⑶其三,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

  ④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P22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有二:

  ⑴一是受经济周期作用力度大小的影响,各个周期的失业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⑵二是周期性失业一经发生,将会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普遍蔓延开来。

  B、失业的衡量

  1、识记:

  ①充分就业。P221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有工作意向的人与空职的工作岗位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②自然失业率。P221正常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体的比重,称为自然失业率(正常失业率)

  ③失业警戒线。P225失业警戒线是基于对失业率的研究,以失业率为参照系提出的社会对失业的最大容忍度。

  2、领会:

  ①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P221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⑴首先,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⑵其次,是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⑶再次,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失业率被高估的原因。P225⑴一是失业救济金制度使人们耐失业的能力大大提高,失业的期限也发发延长。

  ⑵二是获取享受某些社会福利的资格,如贫困家庭救助、多子女补贴、发放食品券等,常以登记申请就业为先决条件。

  ⑶三是劳动力总体构成发生的变化,如果青少年就业比例升高,失业者队伍会变大。另外,妇女就业比重提高,改善了家庭的收入状况,使家庭其他成员的劳动力供给量呈减少的趋势,这无疑也会增加失业人员的数量。

  C、失业率的计算

  1、识记:

  ①失业率。P222失业率和GNP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一样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备受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关注。

  ②确定失业率的重要性。P222⑴首先,失业率是反映国民经济变动周期的晴雨表。

  ⑵其次,失业率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

  ⑶再次,失业率与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具有紧密联系。

  2、领会:

  ①失业率=*100%

  或

  失业率=*100%4②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D、我国的失业问题

  1、识记:

  ①失业治理。P233失业治理:就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和政策措施,以实现适度就业。

  ②二元劳动力配置模式。P234二元劳动力配置模式:是指存在于我国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后的两种用工方式。

  2、领会:

  ①我国失业的特点。P22由我国国情所决定,我国失业的特点如下:

  ⑴总量性失业问题明显

  ⑵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

  ⑶制度性失业状况严重

  ⑷低显性失业,高隐性失业

  ②我国失业的原因。P22造成我国目前失业和职工下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劳动力人口速度增长过快,使劳动力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⑵城镇人口机械性增长速度过快

  ⑶传统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了大量隐性失业

  ⑷就业的制度偏好

  ⑸教育落后,人口速度较低

  ③教育影响就业的途径。P232教育影响就业通过两条途径:

  50

推荐访问:劳动者主要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劳动者 素质 技能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