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7篇

时间:2022-05-20 10:20:1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7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1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尊重群众,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共产党员。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43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22〕18号)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X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xx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3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搭平台、建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大力开展科技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活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现将实践活动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吃透文件精神。一是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活动计划、工作规章等相关文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宣传报道等工作。二是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针对性地选定内容、设置主题,把党的重要理论、上级重要讲话精神和政策转化为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理念,真正让群众产生共鸣、增进认同。

  二、注重实际实效,开展多项活动

  (一)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安排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县电视台《绿洲科技》电视讲座栏目,根据时令,采取现场教授和电视讲座等方式向全县广大群众讲授了《春季温室栽培蔬菜水肥管理要点》等相关农业实用技术16讲32期。

  (二)开展科技赶大集活动。3月8日,在镇开展了以“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主题的科技赶大集活动,县农业科技推广分队人员进入农业园区日光温室,根据现场群众咨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现场咨询60多人次现场咨询60多人次务,面对面解决农民在日光温室种植中遇到的难题,发放温室病虫害防治等宣传单和宣传手册2000多份,现场咨询30多人次。

  (三)开展“科普之春”活动。3月10日,在县文化广场开展了以“弘扬科学精神,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全民素质”为主题的“科普之春”活动,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现场咨询60多人次,展出科技展板20多块,发放《县科技扶贫手册》《县科技服务手册》500多册,其他科技资料1500多份。

  (四)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活动。3月28日在镇政府礼堂举办了《市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培训班(乡村旅游经营)》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组织科技特派员、技术人员和贫困农牧民120多人先后到镇旅游村、县农发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产业园观摩学习,发放相关科技资料400多份,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科技特派员服务脱贫攻坚能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技能。

  三、科技活动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5月17日在县文化广场成功举办了以“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的2019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参与人员有800多人(次),接受宣传的群众达到28000多人(次),现场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种、3万多份,举办科技培训班3期,电视讲座1期,培训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农民500多人次,展出科技展板60多块,展出新产品、新品种20多样,发行《新农村资讯》科普专刊1期5。9万份册。

  四、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扶贫帮困

  把党的温暖送给人民群众,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活动中,特别突出精准扶贫,关爱帮扶,以志愿服务队和党员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志愿队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帮老、帮困、帮病、帮教、帮事、帮心等活动。6月30日,县科技局牵头,县供销社、县电信局、县城 管局配合,在南湖镇甘草井村、麻莲井村等四个村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行动助力脱贫攻坚”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积极深入各自联系村贫困户、田间地头、群众中间,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科技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甘草井村和麻莲井村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南湖千亩桃树示范基地、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现场开展桃树、甘草等栽培技术培训;电信公司结合业务宣传中国电信惠农政策;县供销社、县城 管局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对困难户和特困对象开展庭院环境卫生清洁、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慰问关爱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协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医疗教育、住房饮水、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参加本次活动的单位干部职工38人,发放有关资料共计1200多份(册),深入农户124家,培训群众151人,慰问关爱孤寡老人7人,庭院环境整治29户。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参与志愿者人员较少、活动主题单一、时间仓促等不足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工作优势,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充实活动实践内容、建立有效运行机制、逐步压实压紧工作责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活动,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出科技部门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4

  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X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43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22〕18号)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xx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5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河南省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观摩会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持续加快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积极推进以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机构建设,目前,我市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通过市委编委会正式批复,正科级规格,核定编制数11个;全市26个乡镇(街道)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个,实现数量过半(覆盖率达到69.2%);657个村(社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2个(覆盖率达到39.88%),均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建设。

  二是加快建设。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六有”标准,市、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目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在老城体育公园文化馆内部同步建立,设立了戏曲活动室、摄影室、书画室、音乐教室、合唱教室、多功能厅、舞蹈厅、小琴房、创作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文化剧场共16个功能室;各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依托综合文化所、站,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功能活动室。我市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经具备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实现了“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的效果。

  三是活动丰富。为加强市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我市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进行提升整合,打造了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通过文明实践“讲、评、帮、乐、庆、创”六种途径,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从9月份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以来,每天至少有2个以上的文化团队在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广场舞、模特、戏曲、剪纸等培训活动,重阳节“爱在重阳”志愿者展演、“童绘中国梦”首届少儿书画展、“美丽禹州”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四是建强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爱心人士等群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整合调动志愿者、单位、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成立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健康、助学支教、科技科普、法律服务、生态环保、孝善敬老、移风易俗、扶贫帮困等12支志愿服务分队,各地各单位也根据本地特色和优势成立若干志愿服务小队,形成了“1+12+N”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支坚强队伍。目前,我市已成立县级志愿服务队12支,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274支,各类社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213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68次,受益群众达42万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观摩会精神,按照省、许昌市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严扣标准,加快推进,确保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如期建成,发挥作用。

  一是扛稳政治责任。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实施“一把手”工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纳入年度考评体系,强力推动工作落实。认真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研判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跟进、全面覆盖”的原则,紧扣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六有”标准,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确保12月底前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

  三是丰富活动内容。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大力开展文明实践阵地优化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提质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孵化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志愿服务乡村(社区)行活动、学校与文明实践所站结对服务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共建行动等“七大行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与各领域、各行业以及群众工作生活的有机结合,帮助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督导考核力度,全面激发乡、村两级工作新动力,重点督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认真查找、整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强化年终检查考核评选工作,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满意度,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6

  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结篇7

  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年全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推荐访问:新时代 实践 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总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总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年度总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汇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报告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报材料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总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总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