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2022年)

时间:2022-07-10 19:5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2022年)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地域性,设计方案,生态,建筑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摘要: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为人类这个单独的物种,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建筑学中,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让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形成生态健康的绿色建筑。随着自然科学和建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建筑的生态性成为其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建筑设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摘要: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为人类这个单独的物种,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建筑学中,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让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形成生态健康的绿色建筑。随着自然科学和建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建筑的生态性成为其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生态环保,整体的规划做到地域、生态的和谐把控,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
生态;
地域性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集中流动,使现代建筑的需求在近年来达到了顶峰。而如今现代建筑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缺少地域性特色,每个城市的建筑都大同小异;
建筑缺少生命力和生活气息;
设计细节不够人性化等问题。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建筑学的发展,建筑的地域性生态性又成为了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在建筑学领域中,地域性是能够突出建筑特色的一个最大的属性,能够综合反映当地的气候、人文、经济等多方面的信息。而在地域的人文、经济、技术环境和生态环境、自然材料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建筑就是地域性生态建筑。

1理论概述——建筑地域性及生态性

1.1建筑的地域性

综合相关学者及专家对建筑地域性的研究,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体现了其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建筑通常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某个地区的建筑设计水平和建造技术、经济文化等重要因素都能从当地的建筑上得到反映。而地域性中,自然条件也是地域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建筑要适应当地的气候、适应当地人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需求[1]。

1.2建筑的生态性

在建筑的地域性中,根据地域的不同生态状况,将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然后对不同的生态区从生态区系统中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综合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研究地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特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据得出的地域生态性指导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不破坏建造地的地域生态环境。并且结合建设设计技术、审美、科技等手段,将建筑环境与地域环境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既满足人类使用需求又更符合地域、生态良性发展的生态性特色。建筑的生态性是建筑往更科学、理性、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重要特色,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条件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影响因素

2.1地理因素

建筑的地域性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到是建筑的地域性,是受到当地的地理因素影响形成的,要形成地域性建筑,其实现的载体就是地理。一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通常决定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方案。通常在建筑设计环节,地理环境中的某个特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方案的设定。在实际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地理因素往往给设计者带来一些需要在设计方案中规避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就是需要扬长避短[2]。既要解决由地理因素导致的问题,又要兼顾到建筑的生态性与科学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发展,并且选择地理因素中最突出的良性特征作为主要因素凸显,从而在凸显特色又保持科学性生态性的前提下完成建筑设计方案。

2.2微观气候因素在建筑的地域性中,对建筑设计方案影响最大的还有微观环境。因此,在一个大的地域范围内,局部不同的微观环境对建筑的要求有差别。而在微观环境中,对于建筑设计方案影响因素最大的就是气候条件。建筑是为人服务的,而人生存的舒适感大多数来源于气候条件。所以,建筑师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域性条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建筑能够在符合地域情况和气候条件的前提下更好的为人服务。比如潮湿的气候条件对通风的考虑更多,寒冷的气候条件更侧重于保暖。结合人的居住需求与气候条件,设计出更加科学而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案,并合理规划空间,完善整个建筑环境。

2.3局部场地因素

在进行地域性生态建筑方案设计时,地域性是建筑设计师考虑的宏观条件,地域性是一个大区域内的共同地域特征。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尤其是现代建筑还需要考虑到场地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场地类型的选择更为局限。尤其是在城市中,一些场地的先天场地条件可能没那么优越,因此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场地因素。场地因素主要决定了建筑设计方案的细节,要让建筑与整个城市建筑环境和谐统一,人类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中生活能够更加舒适,并且在细节上还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高度统一,与建筑周边的整体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能体现出建筑的地域和空间特性,又能与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3]。

2.4自然因素

地域性生态建筑的一个侧重点就是能实现建筑和生态的双重发展,不是为了人类发展而强行在某个地域改变其自然形态建造建筑。而生态环境是需要保护的,决定了在进行生态性建筑的设计时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性建筑设计应该在保护建筑设计的自然环境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上不对某个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同时,在设计细节上[4]利用周边环境和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生态性的有机循环,让建筑不再是这一生态环节中的“外来户”,而是参与到这一自然环境中和谐发展。

3案例分析——甘肃省毛寺村土坯生态实验小学

甘肃省毛寺村土培生态实验小学是一所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建筑的现代夯土建筑,是一个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这所建筑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的气候特征是冬天气温低,夏天气温较为温和。结合当地窑洞建筑的特点,以夯土建筑为设计的第一选择,可以在最大程度保暖的前提下降低取暖的能耗,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其次,建筑场所。因为毛寺村地理位置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运输和人工成本较高,同时混凝土等还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设计为夯土建筑,取材于当地的生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太大破坏,并且也减少了施工后的建筑垃圾,从而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最后,经济条件。毛寺村小学是一个慈善项目,当地经济条件较差,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最大程度上考虑成本。在建筑材料上就地取材,取用当地生土,在材料上降低了成本;
另外,由于修建小学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工人均为当地村民,且积极性较高,工人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同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结语

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追赶。但是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建筑的多样性给地域性生态建筑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从地域性来看,我国具有地方特色并且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如何把这样的建筑风格和其内在的科学性应用到现代建筑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在考虑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下才能完成地域性生态建筑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先仪.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102-103.

[2]成稀田.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方式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20.

[3]黄丽娟.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1):105-106.

[4]朱文莉.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

作者:李国勤 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推荐访问:地域性 设计方案 生态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生态建筑设计案例